时序入秋,天气渐冷,尤其日夜温差大,不只是老人家要注意身体,年轻人也不能忽视。近来受气温骤降的影响,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有增加的趋势,慢性病及三高患者也需要别注意身体状况。
专家表示,近期天气转冷,有的患者突然出现气喘、胸痛、冒冷汗被家人紧急送医,原以为是心肌梗塞,经医师进一步的检查确认是冠状动脉血管痉挛。患者遇到气温骤降,容易使血管收缩变窄、血液流量减少造成缺血症状,若未及时治疗,恐怕会造成心肌梗塞有致命危险,呼吁大家天冷除了做好保暖外,出现症状就应立即就医。
血管痉挛跟心肌梗塞相似
专家说,造成血管痉挛的原因很多,如工作压力大、气温骤降、血压波动大、抽烟、喝酒、生活作息不规律等,由于血管平滑肌受到刺激,造成心脏血管突然收缩而导致。临床症状如胸口剧痛、喘不过气等和典型心肌梗塞症状相似。
此外,血管痉挛好发在夜间或清晨,往往患者被紧急送医,经心导管检查才发现血管并未阻塞,也没有血栓,原来是血管痉挛所造成,通常给予药物治疗便能缓解症状与不适。
专家提醒,减少胆固醇摄取、戒烟、保持规律运动、避免生活压力过大以及注意保暖等,都可以避免血管受到刺激而痉挛,年轻人千万不要仗著自己年纪轻就忽视,毕竟健康才是一切的基础。
好发族群注意八大征兆
冬季也是老年人心血管疾病如中风或心肌梗塞的好发期,尤其早晚温差大,很多患者疏於防护,血管易受刺激而产生剧烈的收缩或是血管斑块的破裂,进而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专家说,居民可透过几个现象自我检测,像是突然觉得「胸闷胸痛」、「呼吸困难」、「恶心头晕」等症状,很有可能是急性心脏病。如果发现「脸部表情不对称」、「双手无法顺利平举」、「口齿不清」就要提高警觉,因为这很可能是中风的征兆。另外,如「平躺睡觉时会喘」或是「脚背明显水肿」等状况,可能是其他心脏疾病的症状。
专家强调,若有以上八种征兆,建议到院检查以便提厘清问题及早治疗,心肌梗塞是供应心肌的血管受阻,心导管手术虽可救急,但预防还是要从根本做起。
尤其有三高患者更要按时服药与定期检查,也建议本身有慢性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或是流感高危险群都应施打流感疫苗增强抗体,同时呼吁心血管疾病患者不要泡温泉,并养成规律运动、健康饮食以及戒烟保护心血管。
版权声明:本文为奈普格原创内容,欢迎转发朋友圈,任何公众号或其他媒体转载须提前联系小编并注明“本文来源于【奈普格】(ID:NPG_China)。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只为客户提供疾病资讯服务和健康咨询(非诊疗服务),任何关于疾病的咨询建议均为参考意见,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专业医学诊治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医疗机构,本公众号和咨询医师不承担由咨询行为引起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