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制/依森 编辑/毅然 校对/吴江
这是奈普格公众号的第536篇健康推文
天气回暖正是隐翅虫活跃的季节,隐翅虫喜欢在天气湿热的环境出没,而且有趋光性,接触到隐翅虫的体液更可能会出现皮肤炎症状。
隐翅虫(Rove beetle)为一种小型昆虫,鞘翅极短,因其翅膀不明显而得名,形状如同白蚁,身体为橘黄色,头、胸及尾部为铁青色,腹部是黑黄色相间环纹,也被称作「青蚂蚁」。
隐翅虫是季节性的昆虫,每到夏天,农田、杂草间容易出现,隐翅虫成虫白天多栖息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包括湿地、湖边、池塘、水沟、杂草丛、石头下、果园、水稻、玉米等作物田与树林中等处,昼伏夜出,夜间喜群集绕灯飞翔,其中夏、秋两季最常见因隐翅虫体液刺激而引发的隐翅虫皮肤炎。
隐翅虫不会蛰咬人,不过隐翅虫危险的地方在于体内的毒液隐翅虫素(paederin),具有腐蚀性,只要碰触到隐翅虫的体液约10-15秒就可能会产生严重的灼伤,接触后 24 小时左右会产生线性特征的皮肤反应,称为隐翅虫皮炎,又称线状皮炎(dermatitis linearis)。接触到隐翅虫素(paederin)后,皮肤可能会感到灼热、刺痛、红肿,甚至产生水泡等等。
防治隐翅虫 勿拍打、弹开隐翅虫
要防治隐翅虫,在野外活动时,建议穿长袖衣物或使用驱虫液,若发现身上有隐翅虫或其他虫子,应将其吹开或弹开,切忌拍打。
但若不慎接触到隐翅虫毒液该怎么办?由于碰触到隐翅虫短时间内可能会造成肌肤灼伤,因此一旦接触到隐翅虫毒液,要快点用肥皂以及清水做清洗,将毒液清除。
清洗后,可以做简单的冰敷,减少皮肤的不适感,但若后续情况严重,或是拍打虫子后,皮肤若出现剧痛、溃烂等症状,建议立即就医,临床上医师可能会开立抗组织胺、以及外用类固醇药膏、抗生素药膏等等,减少伤口的发炎反应或是预防感染情形,通常照顾好伤口不要造成感染都不会留下深刻的疤痕。
版权声明:本文为奈普格整理编辑,欢迎转发朋友圈,任何公众号或其他媒体转载须提前联系小编并注明“本文来源于【奈普格】(ID:NPG_China)。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只为客户提供疾病资讯服务和健康咨询(非诊疗服务),任何关于疾病的咨询建议均为参考意见,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专业医学诊治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医疗机构,本公众号和咨询医师不承担由咨询行为引起的法律责任。
来都来了,用您的金手指在下边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