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制/平门 编辑/项娇 校对/小雯
这是奈普格公众号的第617篇健康推文
前列腺癌一向被称为「男士杀手」,近年癌症检测愈来愈普遍,前列腺癌个案数字急速上升,情况不容忽视。由于前列腺恶性肿瘤生长缓慢,早期症状不明显,因此不少患者都采取「拖字诀」,错失治疗黄金机会。现时有新一代药物可治疗前列腺癌,成效理想,副作用亦可控制,患者应及早求医,以免病情恶化。
前列腺癌个案急增
据统计,香港在2000年,只有683例前列腺癌新症,到2020年升至2315例,短短20年间升幅高达238%。临床肿瘤科专科医生及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临床肿瘤科专业应用教授(礼任)郑志坚医生指,前列腺癌一向被视为「老人病」,因为前列腺癌的患者大多以长者为主,由于早期肿瘤并没有明显临床症状,有超过一半的患者在确诊前列腺癌的时候,已属第三或四期,出现癌细胞转移,扩散至淋巴结、骨骼或其他器官。
晚期前列腺癌分两大类
郑医生解释,晚期转移性前列腺癌可分为「激素敏感性」和「激素抵抗性」。「激素敏感性」即激素治疗对患者仍然有效,但大部份只接受激素治疗的高风险型患者,病情会在治疗后约一年,恶化成「激素抵抗性」,即是对激素治疗出现「抵抗性」,癌细胞可在男性激素处于极低的水平下,仍继续生长。
郑医生指,一旦前列腺癌恶化成「激素抵抗性」,患者会对激素治疗没有反应,甚至逐渐出现各种症状,骨痛亦会变得严重。他说:「患者的整体存活期中位数将降至3年或以下,并出现骨痛、骨折、泌尿问题、肠道问题、贫血和脊髓压迫症等并发症,令生活质素大大下降。」 因此,治疗转移性前列腺癌的主要目标,是要延缓癌症由荷尔蒙敏感性恶化成荷尔蒙抵抗性。
新药有效延缓恶化 增加存活率
香港医院药剂师学会会董徐凯彤药剂师指,以往传统治疗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的方案,包括激素治疗、化学治疗、睪丸切除手术及一些纾缓性治疗,这些治疗方案有机会引致不同的副作用。她说:「患者在治疗期间要时刻注意自己有否有贫血、出血、感染等征状,例如发烧摄氏38度或以上、发冷、盗汗(尤其是晚间)、喉咙痛、严重便秘及小便刺痛等。」
随着医学进步,新的治疗选择应运而生。新一代的口服药雄激素受体抑制剂,能阻断雄激素与雄激素受体结合,抑制雄激素受体的讯息传递,延缓及抑制肿瘤复发,即使激素治疗失效,仍能抑制肿瘤生长。目前,美国NCCN肿瘤临床实践指南及欧洲泌尿科医学会指引,均建议可使用新一代雄激素受体抑制剂,合并激素治疗,作为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的一线治疗。新疗法除了可延缓激素敏感性前列腺癌恶化的时间,亦可延长患者整体存活期及无恶化存活期,降低患者整体死亡风险,并维持患者的生活质素。
新药副作用可控
不少患者都会担心治疗所带来的副作用,徐凯彤药剂师提到,新一代药物的常见副作用包括疲倦、皮疹、潮热及影响食欲等,但这些副作用可透过改变生活习惯及一些简单药物而得到纾缓。因此患者应积极面对及治疗前列腺癌,把握治疗黄金机会。
版权声明:本文为奈普格整理编辑,欢迎转发朋友圈,任何公众号或其他媒体转载须提前联系小编并注明“本文来源于【奈普格】(ID:NPG_China)。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只为客户提供疾病资讯服务和健康咨询(非诊疗服务),任何关于疾病的咨询建议均为参考意见,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专业医学诊治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医疗机构,本公众号和咨询医师不承担由咨询行为引起的法律责任。
来都来了,用您的金手指在下边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