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前兆|夏天吃冰镇水果喝奶茶易变脂肪肝?食疗调理改善推荐!



监制/平门  编辑/项娇 校对/小雯
这是奈普格公众号的第652篇健康推文
夏天到来,天气又闷又热,不少人爱吃冰镇水果消暑,还有各种各样的手摇饮品和含糖饮料,然而高糖的食物和饮料,即使是水果,多吃也会使身体摄取过量糖份而发胖,不单止摄取过量能量,还会对肝脏造成相当大的负担。不可不知的是肝脏是人体内脏最大的器官之一,也是十分重要的排毒器官,除了负责制造胆汁和脂肪代谢之外,还会排走身体各种毒素,但都市人的饮食习惯总是高糖高脂高盐,脂肪肝这个疾病因而变得相当普遍,即使非肥胖人士都会患上脂肪肝,想要护肝消脂就要从饮食着手,以及透过定期检查追踪身体的状况。

脂肪肝您“中”了吗?
香港中文大学曾进行一项研究,赫然发现香港约有100万人患上脂肪肝,更是亚洲地区中人数最高。而根据卫生防护中心的数据显示2015年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病率为27.3%, 男性达36.8% ,而女性则有22.7%。而患脂肪肝率随年龄增长而提高,由年龄少于30岁人士的14%上升至超过70岁人士的67%,而换句话说几乎每七个人之中就有一个人有脂肪肝,而年轻人口中更有近两成已有肝脏疾病,而当中的原因相信与饮食及生活习惯有关。

脂肪肝是怎样形成?
脂肪肝是指肝脏里有过量的脂肪堆积,一旦肝脏的脂肪量达5-10%就会形成脂肪肝,而太多脂肪在肝脏积聚的话会使肝脏的排毒功能有所减损,使毒素滞留在体内影响身体健康。脂肪肝的形成主要与饮酒以及肥胖、高血脂、糖尿病以及高血压有关,当身体制造过量脂肪不断将脂肪堆积在肝脏细胞,便会患上脂肪肝。
常见的脂肪肝类型
酒精型脂肪肝:饮酒过多使肝细胞合成脂肪所导致
肥胖型脂肪肝:因肥胖而使过多脂肪堆积在肝脏中
糖尿病型脂肪肝:糖尿病患者特别是2型糖尿病容易患上脂肪肝
营养缺乏型性脂肪肝:由于蛋白质吸收不够同时摄取过量糖类而导致肝脏蛋白质合成障碍
药物型脂肪肝:由于药物的服用阻碍肝脏蛋白质合成导致脂肪肝

解暑吃水果也会有脂肪肝?
有许多人以为水果是天然的食物,多吃对身体也没有负担,但其实任何食物不管是人工还是天然过量摄取还是对身体产生负面影响,而水果其实含丰富果糖,果糖是糖的一种,属于单糖类在身体容易被吸收,相比会刺激胰岛素分泌且会使血糖升高的葡萄糖来说相对更健康,然而要留意的是果糖的代谢方式是直接由肝脏转化并储存为脂肪, 而当摄取大量果糖来不及运出肝脏排解就会堆积在肝脏之中,长期容易引发脂肪肝。

而糖之所以在健康饮食金字塔中属于「吃最少」的种类,因为糖是没有任何营养素,而由于各种食物饮料本身都含有糖份,所以很容易摄取过量,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建议健康人士把糖份摄取量,限于每天总热量摄取量的10%或以下。如果每天消耗2000卡路里来的话,每天糖份总摄取量不应超过50克,包括含天然糖份及添加的糖份,而单是100克的葡萄已含有18.1克左右的糖份,还未计其他食物所含的糖量,所以水果吃过量也容易肥胖以及助长脂肪肝,更别提消暑的手摇饮品。
易引发脂肪肝高升糖指数、高热量食物:
❗ 油炸类食物例如炸鸡 ❗ 各类中西式甜品 ❗ 高糖量的饮品如汽水、果汁 ❗ 精致碳水化合物如白饭、面包、面食
谁是脂肪肝高危人士?
.高胆固醇.高血脂.饮酒习惯.基因遗传.肥胖.糖尿病.三酸甘油脂过高

脂肪肝症状
轻度的脂肪肝一般难以察觉,大多数的患者只有在进行体检才会发现肝脏出现问题,或是脂肪肝的病情进入中度甚至重度严重才会有疲倦、食欲下降、腹胀等症状,然而这些症状亦难以被表面确认为脂肪肝。
.上腹疼痛.异常疲倦.食欲下降.腹胀

脂肪肝与肝癌
中度的脂肪肝有机会合并肝脏发炎,已经有机会出现肝硬化,至重度脂肪肝时已出现严重的肝脏纤维化,而脂肪肝是否有机会演变成肝癌,就视乎肝脏发炎的程度,有医师指出肝硬化的病患高达三成有机会演变成肝癌。
轻度脂肪肝:肝脏脂肪含量大约5-10%
中度脂肪肝:肝脏脂肪含量大约10-15%
重度脂肪肝:肝脏脂肪含量超过30%

消脂护肝食疗
如果要改善脂肪肝的问题,饮食上就会避免高糖油高会导致身体积聚脂肪,除此之外也可以适量摄取以下营养素以协助消脂护肝:
.胆碱可以协助身体强化肝细胞膜,当胆碱在体内转变成卵磷脂的时候可协助清除过多的脂肪,鸡蛋、十字花科蔬菜、蘑菇、藜麦等含丰富胆碱。
.维生素b2可以帮助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代谢,纳豆、鳗鱼、奶酪等可以获取维生素b2。
.维生素b12会参与脂肪酸氧化,一旦缺乏维生素b12就会使三酸甘油脂堆积在肝细胞,鸡蛋黄、三文鱼、生蚝等有丰富维生素b12。
.甜菜碱有助身体为肝脏排走毒素并避免化学毒素入侵人体损害肝脏,可以从菠菜、甜菜根、章鱼等摄取甜菜碱。
.蛋胺酸又称为甲硫胺酸,可以帮助身体分解脂肪以及预防肝脏的脂肪堆积,豆类如黄豆、黑豆,肉类如鱼肉、番茄等均含蛋胺酸。

版权声明:本文为奈普格整理编辑,欢迎转发朋友圈,任何公众号或其他媒体转载须提前联系小编并注明“本文来源于【奈普格】(ID:NPG_China)。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只为客户提供疾病资讯服务和健康咨询(非诊疗服务),任何关于疾病的咨询建议均为参考意见,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专业医学诊治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医疗机构,本公众号和咨询医师不承担由咨询行为引起的法律责任。
来都来了,用您的金手指在下边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嘛~~~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