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制/平门 编辑/项娇 校对/小雯
这是奈普格公众号的第668篇健康推文
进入夏季蚊虫也跟着变多,被叮咬除了皮肤红肿痒外,更可能染上传染疾病,杜绝蚊虫需要「清除滋生源」、「个人防护」双管齐下,仿间有各种灭蚊工具,但使用捕蚊灯需小心眼球病变与晒老晒黑,像是蚊香或液体电蚊香均对呼吸道有刺激性,尽量别点着入睡。
蚊子叮咬过敏反应多变
因为每个人体质的差异,蚊虫叮咬后引起的过敏反应变化多端,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过敏反应,像是荨麻疹样的膨疹、红色丘疹、小红点、环形红斑、淋巴管炎、紫斑、似蜂窝组织炎的红肿、脓疱。婴幼儿如果被叮咬甚至会起很大的水泡,往往都会让爸爸妈妈吓了一大跳。
依据不同表现症状,采取的治疗方式也有差异,但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
蕁麻疹样疹子:「立即性过敏反应」属於快长快消,通常几分钟至多几个小时疾会消失,只要不理会,疹子即会自行消退,痒感也跟着不见。
其他疹子:「迟发性过敏反应」慢长慢消,需红色凸起的疹子需要擦强效的类固醇药膏才有效。
防蚊液使用也要注意!
想要避免被蚊子叮咬后所产生的不适感,尽量在叮咬前就先防范,防蚊不能只靠喷杀虫剂与防蚊液:综合防治很重要,清除积水容器可减少滋生幼虫, 降低下一轮成虫的危害,并减少杀虫剂的使用。
而防蚊液是大众最常使用的方式,尤其夏日到户外活动时几乎人手一罐防蚊液,但2个月以下幼童禁用防蚊液,建议儿童使用蚊帐或穿着薄长袖长裤遮蔽。居民如果需要同时使用防晒乳及防蚊液,建议则需先使用防晒乳,等干了后再喷洒防蚊液。
此外,使用完防蚊液如果要用餐请先洗手洗干净,用完餐有需要再补涂,尤其夏日容易流汗碰水时需定期补喷,避免失效。而仿间有其他防蚊方式,像是驱蚊中药包、维他命 B 群,这种防蚊效果较不佳,但有两类防蚊方式要特别留意避免身体危害。
两大防蚊方式小心产生危害
使用捕蚊灯需小心眼球病变
捕蚊灯通常使用紫外线 A(UVA)的蓝紫色灯管,波长在 355-370 奈米。长期曝露容易造成眼球发生病变、皮肤晒老与晒黑。应避免直视,并等人都离开时再使用,挑选上以灯管功率>8 瓦特效果较佳。
捕蚊灯有电击式、黏纸式及吸入式,其中后两者较安全,不会像电击式捕虫灯因电击火花引爆可燃性气体或粉尘,或是因诱集大量昆虫造成高压电网持续短路及灰尘久未清洁有火灾疑虑。
液体电蚊香用错等于慢性中毒
蚊香或液体电蚊香均对呼吸道有刺激性,千万别在睡觉时让挥发性除虫菊精入眠,长时间吸入挥发性除虫菊精,等于接受慢性呼吸中毒疗法。周宛仪建议施用时人要离开,喷完药关门关窗密闭 3小时,结束后开窗通风 1 小时才进屋内清洁。
蚊子不可能绝迹,但至少从生活中做些改变,像是容器内仔细清理乾净,做好防蚊准备,避免夏日的蚊虫困扰。
版权声明:本文为奈普格整理编辑,欢迎转发朋友圈,任何公众号或其他媒体转载须提前联系小编并注明“本文来源于【奈普格】(ID:NPG_China)。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只为客户提供疾病资讯服务和健康咨询(非诊疗服务),任何关于疾病的咨询建议均为参考意见,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专业医学诊治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医疗机构,本公众号和咨询医师不承担由咨询行为引起的法律责任。
来都来了,用您的金手指在下边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