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制/平门 编辑/项娇 校对/小雯
这是奈普格公众号的第716篇健康推文
端午佳节粽子是许多人在端午节会吃的应景美食,许多长者更会在佳节期间以粽子当每餐主食,连续几天下来,可能导致肠胃出问题而挂急诊,不得不多加留意。
端午节吃粽子是行之有年的习俗,但不管你偏爱南粽、北粽或是硷粽,它的主要食材是糯米,糯米本身纤维含量少,且烹煮后会产生胶质,吸水率强、黏性极高,对老年人而言肠胃负担大。
一位76 岁的陈大爷本身有糖尿病史,曾因前列腺癌接受放射治疗,因此造成陈大爷长期便秘,需要服用软便剂协助排便。端午节时陈大爷连续 3 天以粽子代替米饭而导致腹胀疼痛,甚至连续 6 天无法排便,吃了软便剂也不见改善,只好到医院急诊。
医生问诊后才知道陈大爷近日饮食情况和过去病史后,便将他转诊至肝胆胃肠科,医师透过腹部 X 光与电脑断层发现陈爷爷有肠阻塞的情况,因此给予內科药物治疗,5 天后陈爷爷肠蠕动恢复正常,顺利出院。
每年端午连假过后,门诊总会增加许多因肠胃不适而就诊的案例,其中以老年人居多,原因在于随着年纪慢慢增长,老人的肠胃机能会逐渐退化,包括肠胃道的蠕动变慢、消化液的分泌减少等,导致消化与吸收不良,进而导致肠阻塞。
肠阻塞指的是食物与水分无法通过小肠进到大肠,因而郁积于小肠,导致小肠胀大,出现疼痛、呕吐、腹胀与便祕四项临床症状,一般可透过內科药物治疗达到改善。但若是没有及早发现被治疗,小肠内累积的过多肠液会使肠黏膜屏障受损,肠道内的细菌会穿过屏障侵袭正常无菌组织和器官,此时便很有可能产生肠穿孔、腹膜炎与败血症等严重并发症。
建议老年人若是想应景吃粽子,在食材、份量及沾酱上需要特别注意:
食材:建议以五谷杂粮类的粽子取代糯米粽,多选择菇类、坚果类的內馅,以利肠胃消化。
份量:一般常见的粽子大小相当与一碗白饭,但热量却是两倍不等,因此建议每餐以半颗为限,取代白饭为当餐主食。
沾酱:甜辣酱、酱油膏每 10 克的钠含量高达 405 毫克,一餐下来可能会用到 30 克不等,很容易造成每日纳摄取过量,建议尽可能不要沾酱。
应维持高纤、低糖、低油、低盐的「一高三低」饮食原则,可搭配汆汤的深绿蔬菜,维持营养均衡。餐后也要记得进行适当运动,消耗热量的同时也有益于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特别是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以及慢性肾脏病的老人应少吃粽子甚至得忌口,若出现腹胀疼痛等无法缓解的情况时,应寻求专业医生协助,切莫贸然服用胃药,避免造成急性肌张力不全等副作用。
版权声明:本文为奈普格整理编辑,欢迎转发朋友圈,任何公众号或其他媒体转载须提前联系小编并注明“本文来源于【奈普格】(ID:NPG_China)。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只为客户提供疾病资讯服务和健康咨询(非诊疗服务),任何关于疾病的咨询建议均为参考意见,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专业医学诊治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医疗机构,本公众号和咨询医师不承担由咨询行为引起的法律责任。
来都来了,用您的金手指在下边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