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制 / 杰富 编辑 / 毅然 校对 /怡森
这是奈普格公众号的第81篇原创文章
抗癌治疗一直都是一场辛苦的战斗,身体倾尽资源与癌细胞恶斗,期间大大小小的状况都可能磨损身心状態,让人身心俱疲。而那份「疲惫」如果逐渐不合理地严重化,甚至让人延缓疗程或停止疗程,那便是一个值得重视与好好处理的状况了。
什么是癌因性疲惫?「癌因性疲惫」是治疗癌症中最常遇到的副作用之一。「癌因性疲惫」是在与癌症和癌症治疗相关过程中,患者感受到远远超过一般活动与劳动自然产生的疲劳感受,而即使再怎样休息都还是疲惫不堪,没办法将活力补充回来。患者会有像是掉发、头晕目眩、感觉累、疲劳或精疲力尽的现象。目前仅1/2的病患,会主动向临床医护人员提及疲惫情形,更有1/4病患是需要有药物协助治疗之中重度疲惫症。因此,大家需要了解这只是治疗过程中才有的现象。
造成癌因性疲惫的原因
肿瘤引起:肿瘤会释放发炎细胞激素(TNF-a)或是消耗体内大量养分及能量
治疗引起:化疗使用的紫杉醇类药物或放射线治疗引起的贫血,发炎或白血球数目下降等都会造成疲惫。
营养不良:因为进食量减少,养份摄取变少并会造成体内低钾或低钠的电解质不平衡而引起疲劳。
其他:因手术开到造成体质虚弱,免疫力下降,或心理焦虑而产生失眠、忧郁、压力等。
如何缓解癌因性疲惫?
运动:美国运动医学会建议癌症病人,能运动时就要多活动,就算是每天多走路5~10分钟都好。许多病人认为自己无法应付运动的体力,但癌因性疲惫不会因休息而恢复,反而要靠持续运动、增强体力来缓解。
作静态休闲活动转移注意力:对于身体虚弱至无法下床的患者; 听音乐、阅读、看影片或玩游戏可帮助患者精神集中在喜好的静态休闲活动中,转移注意力,分散疲惫感。
瑜伽: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的研究数据,证实轻中强度瑜伽有助缓解癌因性疲惫,甚至被推荐用于乳腺癌以及非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中。
摄取充足营养:治疗过程中需要高热量和高营养单位的食物,以产生足够的能量和蛋白质修复人体、提升白血球并改善贫血和睡眠的问题。
适当用药:中重度以上的患者需要用药才能缓解不适感,例如,中枢神经兴奋剂或皮质醇类激素; 也有民众会选择中医师建议的黄耆萃取物或人参、茯苓等中药。
版权声明:本文为奈普格原创内容,欢迎转发朋友圈,任何公众号或其他媒体转载须提前联系小编并注明“本文来源于【奈普格】(ID:NPG_China)。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只为客户提供疾病资讯服务和健康咨询(非诊疗服务),任何关于疾病的咨询建议均为参考意见,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专业医学诊治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医疗机构,本公众号和咨询医师不承担由咨询行为引起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