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制/平门 编辑/项娇 校对/小雯
这是奈普格公众号的第731篇健康推文
有些人习惯观察自己排便状况,了解自身健康状态,若发现「粪便出血」许多人都会直接联想是不是出现大肠癌,不管肉眼看见或是检验发现的,都代表着消化道或是肛门有出血的情形,其实最常见诱发出血的原因其实是『憩室出血 』。
从血便颜色推敲哪里出血
「血便」是一个常见的症状,可从大便「颜色」简单推估出血位置:
血便的颜色偏深像黑色:出血点在「上消化道」
血便的颜色偏红色:出血点在「下消化道」
血便的颜色鲜红色:出血点在肛门」
另外,有时是跟饮食有关,像是吃了甜菜、红肉的火龙果等,可能会出现红色的大便; 有些药物或是含动物血的食物,会让大便呈现偏黑色,在排除了药物、饮食的因素后,出现血便千万别轻忽。
肉眼可见的血便原因「憩室出血 」最常见
大多数的血便是由大肠直肠肛门的疾病所导致的,其中大肠的问题需要完整的大肠镜检查才能发现。若是以肉眼看到的血便,最常见的原因如下:
憩室出血
发炎溃疡出血
息肉肿瘤出血
血管异常增生
憩室出血占下消化出血原因的 30-50%,大部分的憩室出血都发生在右侧的大肠,通常跟患者年纪很大、长期便秘有关; 而发炎溃疡出血则占下消化出血 30%,通常跟感染、自体免疫、放射治疗、发炎出血有关。
血管异常增生是什么?易好发在肾病人群
下消化出血原因发生机率最低的其实是「血管异常增生」,发生率小于 10 %,通常是因为黏膜下小血管可能会扩张扭曲,形成微小的动静脉吻合,倘有『慢性肾病』会让血管异常增生提早发生。
现在粪便出血并非透过肉眼看到,而是利用粪便潜血才发现,通常粪便潜血的原因则是『息肉肿瘤出血』最常见,主要是息肉流的血较少,未必能从外观上看到。上述常见的四种粪便出血原因,除了肿瘤以外其余都有机会藉由大肠镜等方式立即治疗、减缓出血的问题。
若出血的原因是大肠的血管异常增生,最快的治疗方式便是内视镜止血,内视镜止血的工具包括氬气电浆凝固术、止血夹、止血针等等,内视镜治疗不成功可能会需要血管摄影栓塞甚至手术止血。
唯独要注意的是,高风险族群即使成功治疗血管异常增生后,仍有可能再复发,有可能会在大肠其他段出现出血点,同样需要得再试进行大肠镜检查。
近期一起血管异常增生个案,60 多岁许女士,有高血压及糖尿病,因为慢性肾病定期洗肾多年,最近一个月有间歇性的血便,大便颜色类似葡萄酒深红色,透过大肠镜检查时发现在下行结肠有一个持续流血的出血点,虽然伤口小,但是时间一长,出血的量也不少,抽血检验血红素剩下 7g/dL。
看不见的血便也要当心!除了明显可见的血便外,近来居民对粪便潜血检查接受度也有提高,可以每2年做一次粪便潜血检查,确认大便中是否有肉眼看不到的血液,有血便问题者如果能尽快接受大肠镜检查,大肠的问题便能越早发觉,治疗成功的机会越大。
版权声明:本文为奈普格整理编辑,欢迎转发朋友圈,任何公众号或其他媒体转载须提前联系小编并注明“本文来源于【奈普格】(ID:NPG_China)。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只为客户提供疾病资讯服务和健康咨询(非诊疗服务),任何关于疾病的咨询建议均为参考意见,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专业医学诊治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医疗机构,本公众号和咨询医师不承担由咨询行为引起的法律责任。
来都来了,用您的金手指在下边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