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制/平门 编辑/项娇 校对/小雯
这是奈普格公众号的第794篇健康推文
心肌梗塞在许多人看来是属于冬天才会发作的疾病。不过现在虽然是炎夏,三高患者也不得轻忽,近年来夏天和冬天心肌梗塞发作的频率,几乎是持平。
有一名 50 多岁的男性患者,在天气炎热时,偶尔会呼吸喘不过气和胸闷,以为仅是因为自己过重问题,休息一会儿就会改善。但没想到他突然没办法呼吸、全身冒汗、几近晕厥,在急救人员到场前已经停止心肺功能。所幸经过二次电击恢复呼吸心跳,研判为心肌梗塞发作。
什么是心肌梗塞?
心肌梗塞,俗称心脏病。主因为心脏血管的粥状硬化,通往心肌的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堵塞状况,进而造成血液无法传导,心肌缺氧受损造成人体昏迷甚至猝死。
急性心肌梗塞的死亡率可高达 30 ~ 60% ,往往一发生就很严重。
心肌梗塞会导致心室颤动,代表心室肌肉迅速收缩但频率混乱,虽然心脏在跳动,却无法有效输送血液到全身器官。造成猝死过程仅需 30 秒。也有许多人无法把握抢救黄金六分钟,脑部缺氧太久,造成缺氧性脑病变,最后抢救回来,也难逃变成植物人的命运。
别以为仅冬天专属!心肌梗塞夏天也会发生
为何说心肌梗塞都容易在冬天发生?原因是天冷大家喜欢待在气温相对高的室内,一走出去,血管容易受到温差影响,剧烈收缩、血压飙升,使得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血管壁脆弱,有可能斑块剥裂。(斑块:血管内的胆固醇堆积),进而造成心肌梗塞。
近年来夏天越来越热,大家也喜欢待在低温冷气房,一走出户外,高温造成血管壁扩张,心脏必须打出更多血液填充变粗的血管,此举也会增高心肌梗塞机率。
同时在温度高的环境下,汗水流失得多、蒸发得快,如果又没补充水分,体内的电解质、胛和钠元素不足,会使血液变得黏稠,冠状动脉或脑血管就有更有堵塞风险,严重时不只导致心肌梗塞,还会有脑中风情形。另外,脱水现象也会加速心跳,可能引发心律不整或心脏衰竭。
不只老人需注意!心肌梗塞并非老年人专利
「想像血管原本是条干净的水沟,你一直倒垃圾进去,久没清理就变成心肌梗塞。」水沟里的垃圾就是血管壁的斑块,最根本原因,就是与长年累积的不良饮食习惯有关。
现代人饮食经常摄取高油脂、高精制糖,又因为工作或是娱乐熬夜,精神压力又大,种种劣质生活习惯,都让心脏变得更脆弱。近年来的心肌梗塞有越来越年轻的迹象,原本的好发年龄约为 50 到 60岁,但现在甚至降到 30 多岁。
心肌梗塞人人都要注意,不少青壮年自恃年轻,身体有些小问题不爱就医,或是就医了不遵循医嘱用药。而依照个体不同,心肌梗塞有时没有预兆。有三分之一的人,一发病就是心肌梗塞,根本来不及做事前准备。原以为健康的人怎么突然心肌梗塞?到院后检查才发现有三高问题、或是其他心血管疾病。
如何知道自己心肌梗塞机率高低?
心肌梗塞发作的过程非常快,往往令人措手不及,除了有三分之一的人本身毫无征兆,只能靠平时体检数据来追踪。没有疾病的健康人,超过 30 岁以上就要每 5 年追踪一次,而 40 岁以上每隔 3年就要定期检查,不过一般人还是能靠几项数据来检视:
高危险人群
三高患者
大于 40 岁男性
大于 50 岁女性
抽烟者
心肌梗塞前兆
血压、体重上升
呼吸不顺畅
胸闷
心绞痛(无法明确指出疼痛位置)
偶尔会胃痛、下巴痛
如果有上述情形,而且发作时间越来越频繁,建议就要前往医院救治,配合医嘱治疗,将心血管疾病医治好,才能大幅降低心肌梗塞机率。
版权声明:本文为奈普格整理编辑,欢迎转发朋友圈,任何公众号或其他媒体转载须提前联系小编并注明“本文来源于【奈普格】(ID:NPG_China)。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只为客户提供疾病资讯服务和健康咨询(非诊疗服务),任何关于疾病的咨询建议均为参考意见,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专业医学诊治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医疗机构,本公众号和咨询医师不承担由咨询行为引起的法律责任。
来都来了,用您的金手指在下边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