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制/平门 编辑/项娇 校对/小雯
这是奈普格公众号的第895篇健康推文
糖尿病属于慢性疾病,当身体的胰腺分泌的胰岛素不足,或胰岛素不能发挥功能时,便会导致血糖不正常地升高。至203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人数将增至5.52亿人。
尿道炎经常复发 或因尿液含糖量高
对于糖尿病的成因众说纷纭,目前医学界未有确实的定论,但一般可从生活习惯和身体状况,评估患糖尿病的风险,例如过重或肥胖、缺乏运动、年龄增长(大多在45岁后),以及家族遗传,都是增加患上糖尿病风险的因素。当血液内的萄葡糖含量过高,便会出现小便频密、异常口渴、容易疲倦、体重下降等征状。
除了以上征状,由于糖尿病患者的尿液含糖量较高,容易滋生细菌,再加上抵抗力一般较差,故会较易感染尿道炎,所以若发现自己经常因不明原因患上尿道炎,就可能是糖尿病「作怪」。
血糖控制不当 影响小便控制能力
为了降低糖尿并发症的发生机会,患者需时刻监察血糖含量。根据统计,超过一半糖尿病患者同时有泌尿方面的并发症。这是由于糖尿病患者不妥善控制病情,任由身体长期处于血糖过高的状态,神经细胞可能因此受到影响,导致膀胱不正常收缩,继而产生尿频、夜尿、尿失禁等膀胱功能障碍。
一旦诱发膀胱病变,将进一步降低膀胱的敏感性和收缩能力,甚至完全失去控制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只能插尿喉、使用尿袋,帮助消除膀胱中的积尿,否则,当尿液滞留在膀胱太久,便容易造成反复性尿道感染,严重者更会破坏肾功能。
糖尿病可致糖尿足 严重需截肢保命
糖尿病有机会引发四大足部问题,包括足部感觉变弱,即使足部受伤亦不觉疼痛; 因血液循环差及高血糖导致感染风险增加,以致伤口较难愈合; 双脚容易疲倦,甚至出现间歇性跛行; 以及足部畸形。有足病诊疗师指出,由于糖尿足初期没有明显病征,容易被忽略,但一旦引发严重的下肢并发症,情况可大可小,最严重者更需要截肢保命,其中本港需要截肢的病人中,便有一半由糖尿病引致。
不过,即使截肢亦不代表糖尿病可因此「断尾」。因为溃疡的问题有机会延伸至被截肢腿部的余下部分,以及另一只脚,加上截肢将严重影响病人的活动能力,亦会影响身体及血糖控制,故五年内的死亡机会可达七成。
要预防糖尿足,最重要是严格控制血糖。其次是避免足部损伤,例如日常可穿着宽松及较软的鞋子,避免穿凉鞋或高跟鞋,每日也可用温水及中性肥皂洗脚,以及保持足部透气、干爽。
「糖尿上眼」可致盲
糖尿病还会引发视网膜病变,即俗称的「糖尿上眼」。在视网膜病变初期,视网膜会因为长时间血糖水平过高,导致微细血管受损,血管壁衰弱,并渗出蛋白沉淀物质及血液,当这些液体渗入眼球,便会影响视力。若病变长期持续,视网膜会增生脆弱的血管,这些血管很容易破裂出血,造成视网膜纤维化、继发性青光眼等问题,最终导致视网膜脱落,并永久失去视力。
引发视网膜病变的因素大致有三项,包括患病年期,年期越长出现病变的风险越高,其中患病15年以上者,有80%机会患上糖尿眼; 另外是血糖水平,血糖控制愈差,病变的风险亦会增加; 最后是其他风险因素的控制,例如胆固醇和血压的监察都对减慢视网膜病变十分重要。
患者亦需要留意,当出现视力模糊、影像变形、眼睛疼痛等明显征状时,代表病情已相当严重,即使接受治疗,也未必能完全恢复视力,故定期进行检查,及早发现病变并控制病情,才是上策。
版权声明:本文为奈普格整理编辑,欢迎转发朋友圈,任何公众号或其他媒体转载须提前联系小编并注明“本文来源于【奈普格】(ID:NPG_China)。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只为客户提供疾病资讯服务和健康咨询(非诊疗服务),任何关于疾病的咨询建议均为参考意见,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专业医学诊治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医疗机构,本公众号和咨询医师不承担由咨询行为引起的法律责任。
来都来了,用您的金手指在下边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