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操作前请注册或者登录。

新版高血压诊断界值下调! 建议居家量测取代门诊量测,专家解析注意事项



监制 /依森   编辑 /毅然   校对 /杰富
这是奈普格公众号的第99篇健康推文

从11月13日起,一大批曾被界定为“高血压前期”的亚健康人群,将被诊断为高血压患者。当日,首部《中国高血压临床实践指南》(下称:《指南》)发布。这部新《指南》将我国成人高血压的诊断界值由140/90 mmHg下调至130/80 mmHg。
血压控制在 130 毫米汞柱以下 减少 33% 中风机率
专家表示,2015 年至今,发现有 2 个大型高血压研究证明血压降低能够减少患者死亡率,根据《SPRINT》针对 9 千名高血压患者针对研究,追踪 3 年发现若血压收缩压控制在 120 毫米汞柱左右时,可降低 27% 的死亡率。
另外,《STEP》2021 年发表的两岸地区针对老年人的大型研究,结果显示若能将血压控制在 130 毫米汞柱以下,会减少 33% 的中风机率且心脏原因死亡机率也降低 28%。

居家测量代替门诊检测 避免「白大褂综合征」准确度更高
由于不少患者有「白大褂综合征」造成就医时心情紧张,加上前往医院途中匆忙,导致休息时间不足,进而影响到血压的准确度。此外,通常一大早测量的血压会偏高,晚上时则会变低,因此血压值也会随着时间有所不同,这也是门诊测量准确度有限的原因。
居家测量应注意 722 原则
至于居家量测有哪些需注意的事项?专家表示,居家测量除了可以排除门诊测量准确度有限的问题,还能透过多次检测进行判断,而居家测量可根据 722 原则进行:
7:一周连续 7 天测量血压(希望至少 4 天以上)。
2:起床后 1 小內及睡前 1 小时內测量血压。
2:每次测量 2 次血压,中间间隔 1 分钟,再将数值平均。
对比於门诊测量,居家测量方便性较高,专家建议,若起床 1 小时內要量测血压,起床后先不要进食、不要吃降压药,另外可先解小便,而若已经喝咖啡、酒精或是去运动,建议休息间隔 30 分钟后再进行测量。居家测量时,把血压计放置桌上后需注意「手需与心脏等高」,此外,测量时衣物也要注意不要穿太厚,冬天时有些病人穿着毛衣、羽绒衣量测血压,这时量测的数值就会不够准确。 此外,血压计的缠绕带需距离上臂凹槽处 1 公分,量测时也要注意不要绕得过松或过紧,最佳为能够伸进一个指头为标准。
高血压年轻化 有家族史就应注意
除了老年人群,也建议 18 岁以上年轻人每年至少需量测 1 次血压,专家表示,若是家族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中风史者,罹患高血压的机率较高,此外,由于现代饮食西化,不少年轻人也出现肥胖问题,导致高血压有年轻化的趋势。

至于高血压的日常照护相当重要,像是有些人常喝酒、或是饮食过咸、肥胖等,都是造成高血压的常见因素,肥胖的高血压患者,成功减重后高血压的状况也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此外,吸烟会导致血管收缩,因此戒烟对于控制高血压也有帮助,此外,也建议大家可以多吃蔬菜水果、清淡饮食以及一周至少运动 150 分钟。

版权声明:本文为奈普格原创内容,欢迎转发朋友圈,任何公众号或其他媒体转载须提前联系小编并注明“本文来源于【奈普格】(ID:NPG_China)。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只为客户提供疾病资讯服务和健康咨询(非诊疗服务),任何关于疾病的咨询建议均为参考意见,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专业医学诊治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医疗机构,本公众号和咨询医师不承担由咨询行为引起的法律责任。
来都来了,用您的金手指在下边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嘛~~~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