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疲劳|连续6个月以上有疲劳感恐患病! 传授3方法缓解



监制/平门  编辑/项娇 校对/小雯
这是奈普格公众号的第949篇健康推文连续6个月以上有疲劳感 恐是「慢性疲劳综合征」
慢性疲劳需先评估是否有相关慢性疾病引起,如甲状腺异常、肾上腺功能不全、红斑性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慢性感染或发炎、贫血、癌症等引发,假如连续6个月以上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虚弱疲劳感,若是严重到影响日常生活,就可被归类为「慢性疲劳综合征」。
中医如何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
现代人工作时间长,长期处在高压环境,容易使身体处在慢性发炎状态,进而影响免疫系统,让病毒趁虚而入,针对慢性疲劳病患的辨证论治,临床上可分为4种证型:
1. 心脾两虚型:心慌无力,健忘失眠,治疗时可开立归脾汤,以放松大脑,促进睡眠。
2. 脾肺气虚型:四肢无力,食欲不振,治疗时会开立补中益气汤,以减少肌肉疲劳感。
3. 肝郁气滞型:急躁易怒,失眠多梦,治疗时可开立加味逍遥散,以放松紧绷神经。
4. 肝肾阴虚型:精神恍惚,头晕耳鸣,治疗时会开立金匮肾气丸,以提升免疫力。
运用3招可逐步缓解慢性疲劳
可在日常生活中,运用3招逐步缓解慢性疲劳:
1. 规律作息少熬夜
睡前1小时减少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让身体获得充分休息以及促进身体修复,同时每日做30分钟有氧运动,提升心肺功能,还能有效增强体力。
2. 均衡饮食少油腻
要避免摄取烧烤、油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降低身体发炎的机会,也要减少摄取到的精致糖类,因为过多的糖会加重身体的疲劳感,并适度摄取优质蛋白质及维生素B杂等食物,以补充足够的养分。
3. 穴道按摩甩疲劳
有3穴位可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可滋补气血、增强免疫,若能早晚按压2次,每次按压5~10秒,还能驱赶疲劳。
- 百会穴:头顶正中处,两耳尖往上至头部正中线交会点。- 合谷穴:手背虎口处,大拇指与食指掌骨间靠近食指处。- 足三里穴:小腿前外侧,髌骨下缘下3寸,约往下四横指宽的位置。

版权声明:本文为奈普格整理编辑,欢迎转发朋友圈,任何公众号或其他媒体转载须提前联系小编并注明“本文来源于【奈普格】(ID:NPG_China)。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只为客户提供疾病资讯服务和健康咨询(非诊疗服务),任何关于疾病的咨询建议均为参考意见,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专业医学诊治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医疗机构,本公众号和咨询医师不承担由咨询行为引起的法律责任。
来都来了,用您的金手指在下边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嘛~~~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