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风|秋天到气温忽冷忽热! 早晚温差大恐增脑中风机率要这样预防



监制/平门  编辑/项娇 校对/小雯
这是奈普格公众号的第1026篇健康推文

入秋后气温逐渐转凉,早晚的温差甚至高达10度,然而,气温的剧烈变化对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容易影响血压的稳定度,血管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因承受不住剧变而导致相关病变,其中尤以中风的风险最不容小觑。
温差大易使血管收缩剧烈 恐增加脑中风发生的机率
血压上升、心血管疾病和脑中风急性发作等,主因便是气温骤然降低会造成血管快速收缩,促使血压上升,轻则增加末梢肢体血液灌流不足的情况,导致手脚冰冷、肢体麻木感、疲倦、水肿等症状; 而高血压患者在接触到冷空气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时,可能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恐引发心血管疾病或脑中风急性发作。
脑中风大致可分为栓塞型脑中风及出血性脑中风,栓塞型脑中风是因脑血管本身病变造成血管狭窄,或血管内有杂质、血块形成血栓,又称缺血性脑中风; 而出血性脑中风则主要与血管破裂或外伤有关。发生脑中风的高危险族群包括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酗酒、体重过重、生活作息不规律或不健康的生活习惯。
若患者发生暂时性脑中风(TIA),可视为脑中风的前兆,症状可能包括感觉脸或手脚麻木、头晕、恶心、走路步态不稳、意识模糊等,通常会在发生后的24小时内恢复,但这类患者在病发后2周到1个月内中风的机率会比一般人高出许多,病发当下应紧急送医治疗,后续需持续补充水分、释放压力、保持正常作息与健康的饮食习惯。
预防中风应建立良好生活习惯 适时补充1成份有帮助
健康的生活习惯及规律服药积极控制三高,能够降低罹患中风风险:
1. 积极控制三高:若有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血脂问题,务必遵照医师指示用药并定期回诊追踪。 
2. 健康饮食:三餐定时、定量,并且少油、少盐、少糖,多吃蔬果。 
3. 养成规律运动:维持每周5次(至少3次)、每次30分钟的规律运动。
4. 维持健康体重:BMI(身体质量指数)值维持在18.5至24.9之间,腰围男性小于90公分,女性小于80公分。 
5. 拒绝烟害:直接吸烟或吸入二手烟,都会增加中风风险。 
6. 每年定期健康检查:可及早发现身体异常,调整不良生活习惯及控制三高等危险因子,远离疾病威胁。
保持健康饮食与规律运动 同时注意水分摄取与保暖
在日常生活保养方面,平时应避免熬夜,少吃油炸物和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内脏类、蟹黄虾卵、鱼卵、带壳海产类、章鱼、鱿鱼等,饭后多出门走动,适度运动,能有效降低中风的机率。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有氧运动比闭气式的运动更适合,更重要的是持之以恒; 同时,水分摄取也很重要,因为水分有助于稀释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建议每日水分摄取量须达每公斤30到50ml,例如,50公斤的人1天最少要喝1500ml的水,若有运动流较多汗,则应补充2500ml的水分,以减少中风风险。此外,秋冬季节应注意保暖,尤其年长者应留意头部保暖,建议外出时可多戴1顶帽子保暖。

版权声明:本文为奈普格整理编辑,欢迎转发朋友圈,任何公众号或其他媒体转载须提前联系小编并注明“本文来源于【奈普格】(ID:NPG_China)。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只为客户提供疾病资讯服务和健康咨询(非诊疗服务),任何关于疾病的咨询建议均为参考意见,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专业医学诊治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医疗机构,本公众号和咨询医师不承担由咨询行为引起的法律责任。
来都来了,用您的金手指在下边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嘛~~~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