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小常识】安全用药的关键点



监制/平门  编辑/项娇 校对/小雯
这是奈普格公众号的第1211篇健康推文


1.非处方药要选好
现如今,国家推行两种药,一是处方药,二是非处方药。
非处方药一般具有安全性好、疗效确切、毒副反应小、质量稳定、应用方便、价格合理、易于贮存等优点。同时,标签与说明书颇为详细,且通俗易懂,便于病人阅读。然而,如果病人缺乏医药知识,盲目购买使用,也会贻误诊治或加剧病情。
购买非处方药前,应根据症状,结合自己掌握的医药知识,对疾病做出明确诊断,最好向药师咨询,以便准确选择药品。对于无法自我判断的疾病,则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选择药品时首先要检查有无药品生产批准文号,有无注册商标及生产厂家,否则属于“三无”产品,绝对不能购买。接着要仔细阅读说明书。正规的药品说明书,需具有批准文号、药名、主要成分、药理作用与适应证、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禁忌症等内容。
购买药品后,应要求开具发票,写清药名等内容,并将其妥善保存,以防不测。

药品批准文号的格式为:国药准字H(Z、S、J)+4位年号+4位顺序号,其中H代表化学药品,Z代表中药,S代表生物制品,J代表进口药品分包装。《进口药品注册证》证号的格式为:H(Z、S)+4位年号+4位顺序号;《医药产品注册证》证号的格式为:H(Z、S)C+4位年号+4位顺序号;对于境内分包装用大包装规格的注册证,其证号在原注册证号前加字母B。
如果服完非处方药,原有症状无好转甚至加重,或者原有症状好转却出现新问题,应赶紧去医院,以免延误病情。

2.在正确的时间用药
用药需要“良辰吉时”
从大的方面看,在疾病的不同阶段选用不同的药物。以乙肝的治疗为例,发现乙肝病毒感染后,并不是立即使用抗病毒药物,因为如果病毒没有复制,使用抗病毒药不仅没有效果,还会增强乙肝病毒对药物的耐受性。因此,掌握药物的最佳治疗时机是非常重要的。
从小的方面来看,每天的服药时间也是有讲究的。比如,抑酸剂、保护胃黏膜的药物要在饭前服,而阿司匹林等解热镇痛药就一定要在饭后服。

“一日三次”莫用错
一日三次是一种常见的用药方法,很多人习惯地理解为三餐后服用。其实,药物的用药间隔比次数更重要,如抗生素类药物、抗癫痫药、止痛药、激素类药、治疗甲亢和哮喘的药物等,都是每隔8小时用药,而不是按照三餐时间服药的。
当然,有些药物是参照一日三餐服用的,如降糖药、调脂药、胃药等。
忘了服药莫着急
忘记服药也是我们在日常用药中常常碰到的问题。忘记服药后应该怎么处理呢?
一般来说,缓解症状的药品忘了服也没有关系,例如止痛药、镇咳药;治疗或预防的药品,若在短时间内想起可以立即服用,若已接近下次服药时间,则可跳过不用,下次按正常时间服药。除非有医师特别指示,勿使用双倍量服用。
把握好停药时间
需长期服药的:像高血压、糖尿病等,须长期甚至终身服药。
需立即停药的:如流行性感冒、病毒性肝炎等,一旦症状消失,即可立即停药,长期滥用,会产生不良反应。
需缓慢停药的:有些疾病治愈后容易复发,如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癫痫病、结核病等,用药治愈后,为巩固疗效,防止复发,一般均需做一段时间的维持治疗。
需及时停药的:所谓“及时”,主要取决于疾病的疗程。为避免过早停药导致病原微生物的复活与繁殖,也为避免过晚停药导致毒副反应和耐药性,一般在疾病治愈后再用药一两天即可停药。

3.药物、食物间的相互作用
用药时,我们还需要注意药物与药物、药物与食物间存在的相互作用。

有一个真实的例子:一名美国妇女,因为晕倒被送往医院。检查发现病人有严重的心律失常,对其进行询问发现,该妇女患有功能性子宫出血、复发性鼻窦炎和霉菌性阴道炎。医生给予其孕激素、消炎药和抗过敏药口服,她又自行购买抗真菌药服用。共同服用十天左右,发生了严重的心律失常并导致晕厥。这是由于抗霉菌药与抗过敏药发生了作用,抗霉菌药抑制了肝脏对抗过敏药的代谢能力,使得抗过敏药在体内形成堆积,引起严重的心律失常。
老年人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又往往长期服用多种药物,因此更要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带来的后果。
怎样预防有害的药物不良反应
拿小卡片记下自己近期吃过的全部药物,就诊时告知医生;告诉医生这次在其它科开了什么药;仔细阅读说明书后再服药;不凭经验自行用药;咨询药师。
药物与食物间的相互作用
不少食物对药物的代谢有影响。比如葡萄柚汁,它可以抑制肝脏对药物的处理能力。高血压患者同时服用波依定5mg和一杯葡萄柚汁(约200ml)后,波依定进入血液循环的相对吸收程度与速度增加了164%~469%。也就是说,血中药物浓度几乎增加了两倍,使患者血压显著下降,心率明显加快。
小酌一番也可能会有问题。比如,吃镇静催眠药的同时喝酒,由于该类药物会妨碍肝脏对酒精的分解代谢,因而很容易导致酒精中毒。类似的药物还有甲硝唑、注射用头孢美唑钠、头孢匹胺钠、头孢曲松、头孢哌酮、头孢米诺、拉氧头孢等,在用药期间和以后数天内,都应避免饮酒和服用含酒精的药物。
还有牛奶,也容易与药物发生冲突。用牛奶服药不仅会降低了药效,还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因此,在服药前后各1~2小时内最好不要喝牛奶。

4.学会看药品说明书
看药品说明书,也是有学问的。
第一,要看清适应症,保证对症服药;
第二,要明晰禁忌症,避免危险;
第三,要读懂用法用量,正确地用药;
第四,要看清注意事项,避免不良反应;
第五,一旦出现不良反应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第六,要牢记药物的保存条件和有效期,避免吃变质药、过期药。

版权声明:本文为奈普格整理编辑,欢迎转发朋友圈,任何公众号或其他媒体转载须提前联系小编并注明“本文来源于【奈普格】(ID:NPG_China)。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只为客户提供疾病资讯服务和健康咨询(非诊疗服务),任何关于疾病的咨询建议均为参考意见,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专业医学诊治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医疗机构,本公众号和咨询医师不承担由咨询行为引起的法律责任。
来都来了,用您的金手指在下边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嘛~~~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