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制/平门 编辑/项娇 校对/小雯
这是奈普格公众号的第1255篇健康推文
年近50岁的孙女士,由于工作压力和家庭照顾的重担,长时间承受严重的天旋地转晕眩问题,被医师诊断是耳石脱落症,虽然近年来严重眩晕的情况少了很多,却仍时常感到头晕、走路头重脚轻。
在多方求医的过程中,经历了各种科别的检查,结果却都显示正常,这使她感到相当困扰。直到发现是「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PPPD)」,经治疗后症状已大幅改善。
偏头痛、焦虑症都是诱发因子 知觉性头晕症状与原因1次看
「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属于功能性头晕的范畴,这类患者常常检查并无结构性的异常,功能却出了状况。一旦「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发作,患者虽然不会感到天旋地转,但可能会时常觉得头重脚轻、走路不稳、或有飘浮感,且会在姿势改变或视觉受刺激时,症状明显恶化。
在罹患PPPD之前,通常会有一些触发因素,例如良性阵发性姿势性眩晕、梅尼尔氏症、前庭神经炎等。研究发现,大约有25%的人曾经历过这些阵发性眩晕,而在之后的3至12个月内,他们可能会发展成为「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此外,像是偏头痛、头部外伤、自律神经失调、焦虑症、恐慌症等也可能成为诱发PPPD的因素,其中亦有3%的患者是由于药物的不良反应所引起。
慢性头晕勿轻忽!及早就医服药、接受前庭复健有助改善
我们可以把PPPD理解为身体在头晕发作后,对于姿态稳定性或空间感的认知难以良好恢复,进而形成慢性头晕的症状,而治疗的第1步是要让患者认识到这个疾病的存在,并且明白它是可以治好的。接着,结合口服药物和前庭复健,协助身体的平衡系统回复正常运作,缓解头晕症状。
对于经常头晕、但四处求医都找不到原因的人而言,或许应考量是否为「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的可能性,及早寻求神经内科医师的评估,以解开头晕之谜,重拾舒适生活。
版权声明:本文为奈普格整理编辑,欢迎转发朋友圈,任何公众号或其他媒体转载须提前联系小编并注明“本文来源于【奈普格】(ID:NPG_China)。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只为客户提供疾病资讯服务和健康咨询(非诊疗服务),任何关于疾病的咨询建议均为参考意见,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专业医学诊治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医疗机构,本公众号和咨询医师不承担由咨询行为引起的法律责任。
来都来了,用您的金手指在下边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