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制/平门 编辑/项娇 校对/小雯
这是奈普格公众号的第1279篇健康推文
近期气温变化大,有时气温跌破 10°C,又会在短时间回暖,而这样的天气更容易引起心肌梗塞。医生指出,40 岁至 50 岁为发生心肌梗塞的第一波高峰,大家务必学会辨识 5 大心梗征兆,并把握出现症状后的 60 分钟黄金期来避免风险。
今年 40 岁的陈先生有规律健检的习惯,一直以来都知道自己有高血脂,但认为生活习惯良好,几乎每天都有大量运动,因此面对报告红字不以为意。直到 3 年前在打球过程发现喉咙有痛感,且治疗数次未愈,后来辗转来到心内科就诊,经医生评估发现有心肌梗塞风险,立即手术治疗后才避免遗憾发生。
注意不到 40 岁就发生心肌梗塞!
过去大家总以为心肌梗塞是比较常发生在老人身上的疾病,但事实上,40 岁到 50 岁的年龄层,已然是心肌梗塞的第一波高峰期,而后男性约为 70、80 岁,女性则在停经后。
因此年轻人更该学会如何辨识心肌梗塞的征兆!除了保护自己,也可帮助到身边的长辈。心肌梗塞的前兆往往是发生了一段时间,只是不易发现。曾有病人以为自己胸闷只是运动过量造成,但并非如此,总结以下 5 个症状帮大家及早辨识,包括:
运动后左边胸前部位疼痛或紧缩(胸闷、胸痛)
呼吸急促、喘不过气
头晕、盗汗、冒冷汗
心悸
晕厥、头重脚轻
小心低温增加心肌梗塞发生率
过去曾有研究显示,气温在 15°C~32°C之间,每降低 1°C,50 岁以上人群发生心肌梗塞风险增加至 1.1%; 15°C以下,风险会增加至近 2 成; 即便小于 50 岁,风险也会增加至 0.4%。千万别忽略这小小的数字,不管再怎么年轻,都可能就是自己中标。
辨识心梗症兆,争取 60 分钟黄金治疗期
尤其是有三高或心血管病史的患者更要注意这些征兆,务必要拨打120 及时就医,由专业救护人员提供救治,争取黄金时间、抢救生命。而出现急性征兆后,最佳治疗黄金时间为 60 分钟,若等到 30、40 分才治疗,甚至只有 5 分钟误差也可能已来不及。
另外,病人预后存活状况,会随着前兆出现过的时间长短与次数而不同。因此请大家一定要学会如何辨识心肌梗塞的征兆,同时也得好好预防三高,才能避免最遗憾的后果。
版权声明:本文为奈普格整理编辑,欢迎转发朋友圈,任何公众号或其他媒体转载须提前联系小编并注明“本文来源于【奈普格】(ID:NPG_China)。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只为客户提供疾病资讯服务和健康咨询(非诊疗服务),任何关于疾病的咨询建议均为参考意见,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专业医学诊治问题请咨询医生或医疗机构,本公众号和咨询医师不承担由咨询行为引起的法律责任。
来都来了,用您的金手指在下边点个「赞」和「在看」再走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