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约2200字,阅读时间为6分钟)
许多三国迷朋友在看三国的时候,很多人把注意力放在了群雄如何争夺地盘上。
当然地盘的大小可以非常直观的体现出群雄实力的强弱。比如曹魏占据了天下十三州中的十州之地,在三国中实力最强,而蜀汉则仅仅占领了益州一州之地,实力最弱。
为了争夺地盘,群雄们之间爆发多次激战,互相兼并,此消彼长之下,终于形成了魏蜀吴三国鼎立的局面。
自古至今,人口与土地都是立国的根本。无论是在战争时期,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人口和土地一样都是最宝贵的资源。有了尽可能多的人口,才能开垦土地,种植粮食,征发徭役,修筑城池,征兵打仗等等。没有足够的人口,任你武将如何勇猛善战,谋士如何神机妙算,都会在绝对实力的差距面前一筹莫展。
相比起东汉后期,三国时期人口锐减。
东汉永寿三年(157年)人口有5648万人。但经过了汉末三国长达几十年的战乱、疾病、饥荒后,人口锐减。据统计,三国时期人口约为800万,仅相当于东汉人口的七分之一!
其中曹魏的总人口约为445万人,蜀汉总人口约为104万人,东吴总人口约为253万人。
所以在三国时期,群雄们在争夺地盘的同时,也发生了多次强行迁徙甚至掠夺人口的事,有时候甚至为了人口而放弃地盘。
迁徙人口 / 图片来源 电视剧《三国演义》央视94版截图
魏蜀之间的人口争夺
刘备对人口有深刻的认识,曾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
刘备 / 图片来源 电视剧《三国演义》央视94版截图
刘备 / 图片来源 电视剧《新三国演义》2010年版截图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攻克汉中,张鲁投降。曹操下令将张鲁族人和5万教民迁往自己控制下的长安三辅地区,“拔汉中民数万户以实长安及三辅”。
张鲁 / 图片来源 电视剧《三国演义》央视94版截图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夏侯渊被杀,曹军在汉中之战中败局已定。曹操的丞相长史杜袭强制将汉中8万居民紧急迁往洛阳与邺城,并将大量粮草、资源、武器急运到与汉中相邻的关中扶风郡,并且焚毁汉中大量民房与破坏大量田地,来不及撤退的粮草也一并烧毁。
为了防止刘备占领汉中后再攻打与汉中相邻的武都,曹操命雍州刺史张既将武都郡五万多氐人迁徙到扶风郡和天水郡一带,“恐刘备北取武都氏以逼关中……遂徙氏五万余落出居扶风、天水界”。
掠夺人口 / 图片来源 电视剧《新三国演义》2010年版截图
所以虽然刘备最终完全占领了汉中,但汉中已经是十室九空,荒无人烟,不得不从益州迁徙了数万人民来充实汉中,恢复生产。
在诸葛亮和姜维北伐之时,多次攻入曹魏国境,掳掠人口而还。
蜀汉建兴六年(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街亭战败之后,诸葛亮被迫撤军,将西县千多户带至汉中。“亮拔西县千余家,还于汉中”。
诸葛亮 / 图片来源 电视剧《三国演义》央视94版截图
蜀汉延熙十七年(254年),姜维北伐陇西失利后,在回军时“拔(魏国)狄道、河关、临洮三县民,居于(四川)绵竹、繁县。”
所谓“拔”其实就是强行迁徙的意思。
虽然诸葛亮、姜维并没有占领魏国多少土地,但通过掠夺人口,以此来补充蜀国人力,可以发展生产、增加兵源,也可以扩大蜀国的人口繁殖。
东吴对人口的掠夺
曹魏和蜀汉之间有人口争夺,东吴也曾多次掠夺人口。
建安十二年(207年),孙权发兵攻刘表的部将、江夏太守黄祖,“虏其人民而还”;
建安十三年(208年),孙权再次攻打黄祖,“虏其男女数万口”;
建安十九年(214年),孙权进攻曹魏的合肥,“获庐江太守朱光及参军董和男女数万口”。
西晋武帝泰始年间(265-274年),东吴仍然不断派兵进入西晋境内掠夺人口,“吴人寇弋阳、江夏,略户口。”(《晋书·羊祜传》 )
自从黄巾起义以来,中原战乱不断,许多人纷纷前往荆州、江东、辽东、凉州等地躲避。
曹操统一北方后,开始招募流民,恢复生产。
建安十四年(209年),因为北方历经多年战乱,土地荒芜,所以曹操想把与江东毗邻的淮南一带的人口迁徙到河南进行屯垦。消息一传出,江淮的老百姓纷纷逃亡江东,“江淮间十余万户,皆惊走吴”。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担心“江滨郡县为(孙)权所(攻)略”,想将江淮地区剩余的居民迁徙到北方。江淮地区剩余的人民“皆相惊,自庐江、九江、蕲春、广陵户十余万皆东渡江(入吴),江西遂空,合肥以南惟有皖城”。
如此一来,曹操非但没有获得更多的人口,反而损失了二十多万户,高达数十万的人口,这在总人口只有800万的三国时期绝对是一个重大损失。
除了掠夺荆州和曹魏/西晋的人口之外,东吴还经常掠夺境内山越的人口。
山越相传是百越人的一支,长年生活于南方山区,依山险而居。
三国时期孙氏在江东立国,而疆域内的山越占山为王不纳赋税,并且与其他势力联合起来不断反抗孙吴的统治,成为孙吴最严重的内患。
从孙策开始,就不断的讨伐山越。
孙权 / 图片来源 电视剧《三国演义》央视94版截图
建安五年起,孙权曾派周瑜、潘濬、吕蒙、潘璋、黄盖、陆逊等将领多次讨伐山越。
建安二十二年,孙权命陆逊建征讨会稽、丹阳、新都三郡的山越,将俘获之人强者为兵,羸者补为民户,得精卒数万人。
嘉禾三年(234年),诸葛恪经过长期围困,迫使山越投降,获得大量的人口。他下令将四万壮丁加入军队,六万百姓从事农业生产。
经过孙吴数十年的残酷征讨,江南绝大部分山越被强制搬出山区,徙至平原地区。他们其中壮丁被补充兵源,其他人成为编户,调其租赋,或为私家佃客,即“强者为兵,羸者补户”。
对山越的征讨和掳掠,让东吴获得了大量的人口,增强了国力,有了能与曹魏和西晋长期抗衡的实力。
三国时期的人口争夺,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政治军事经济格局,对后世也有深远的影响。如大量的人口进入江东,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极大地改变了当地落后的状况,使之成为繁华富庶之地。
参考资料:《三国志》、《晋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