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赋予子女生命,但是没有权利剥夺子女的生命,尽管可能是所谓的以“爱”之名,
3年前4月份的某天晚上,孙姝(女)和孙涛(男)带着两个8岁的双胞胎女儿一起自杀,
2天后,一家四口被发现,除了孙姝外,其他三人都已毒发身亡,
孙姝在被救治的过程中曾承认亲自买了毒药并喂给了两个孩子,但后面又翻供,说买药和喂药都是她丈夫孙涛所为,
不管细节如何,孙姝的行为都已经构成了故意杀人罪,
就算如他所说,买药和喂药都是孙涛所为,那也构成了故意杀人罪,
因为她亲自参与了两个孩子的“被杀”,作为孩子的亲生母亲,她有义务保护自己的孩子不遭受侵害,
由此可见,孙姝构成故意杀人罪毫不疑问。
孙姝杀人的动机是担心她和孙涛自杀后,两个孩子在世受人冷眼。
多么荒谬的理由!
去年底,山东高院经过二审做出了维持孙姝死刑的判决。
为什么说该案是一场复杂的伦理悲剧?
因无论如何,二人都不应当支配两个孩子的生命,代替孩子决定去死,
如网友所说,自己多次想去死,都从来没想过带上孩子,因为孩子是无辜的,
根据在网络上了解到的信息,孙姝和孙涛原本也有一个幸福的小家,后来因为经济压力大,孙姝又和她的婆婆家因为耕地的事闹了矛盾,
最后产生了厌世情绪,与丈夫相约带着两个无辜的孩子走上了这条绝路。
近些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相约自杀”潜滋暗长,
这些相约自杀群组以各种形式隐藏在QQ等交友平台上,通常群组负责人在里面充当着重要的角色,如进行诱导、怂恿或提供帮助等,
在我国首例QQ相约自杀案中,小张多次在不同的QQ群内向不特定对象发出“浙江”、“男”、“找一起”、“烧炭自杀”等关键词,
后来一名在读大学生小范(上海某大学学生)看到消息后与小张取得了联系并约好了自杀时间和地点,
后来二人根据约定好的时间和地点在早晨入住了一家酒店,关好房门后就开始烧炭自杀,
自杀过程中,小张突然反悔,用水泼灭了炭并劝小范也不要再继续自杀了,
见小范不听劝阻并邀请他“再自杀一次”,小张就先走了,小范又重新点燃了炭,
傍晚,小张打通了酒店前台的电话并告知房间内可能有人自杀,
等服务员到达时,小范已经失去了生命特征。
小范的父母以腾讯公司和小张为被告提起了诉讼,
腾讯公司、小张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腾讯公司作为网络平台,为小张邀请小范自杀提供了联系渠道,且没有尽到必要的监管义务,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小张与小范相约自杀,共同为自杀做准备,购买炭、订酒店等,使小范生命安全处在危险状态之中,
小张在酒店房间终止自杀后,虽然泼灭了炭火,但是在明知小范还有强烈自杀意愿的情况下,没有做出有效的阻止,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据世界卫生组织(WTO)最新统计,每年有超过70万人死于自杀,每一百人中就有一 人死于自杀。
“生命短暂,切不可猥琐偏狭”——狄斯累利;生命是短暂的,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要对其充满热情,不能让自己陷入狭隘和偏见之中,而是要开阔眼界,积极面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