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电影《列宁在1918》中的情节:
妻子望着熟睡的小儿子忧愁地对丈夫说:“牛奶没有,面包也没有,我们拿什么来喂他”。
瓦西里难过地抱着妻子安慰说:“不要难过,牛奶会有的,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
是啊,牛奶会有的,面包会有的,爱情也会有的。为了爱情努力争取面包值得提倡,但为了面包糊弄爱情确实有违公序良俗,也令人不齿。
张爱玲说“婚姻就是两个人抱团取暖,因为人生已经足够艰难,所以才需要同舟共济”;这句话才应是对待婚姻的正确观念。
为多分土地补偿款让还在上学的儿子与交往刚一个月的姑娘火速结婚也确实是令人费解。
具体是怎么回事?一起来了解下吧。
01 案例回顾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已使用化名)
2020年农历八月,河南省许昌市A村村委会通知,要针对每户按人头分发土地补偿款。
王某得知后兴奋不已,这倒是能理解,给发钱了谁不高兴呢。关键就是王某高兴之余还想能再多分点。
为此,王某绞尽脑汁,最后把希望放在了还在上学的儿子小王身上,想给儿子尽快讨个媳妇。
为了尽快为家庭“添丁进口”多拿补偿,王某马上就开始着手给儿子张罗媳妇了。
很快,经人介绍小王认识了陈某,一个月后二人刚开始熟悉,王某就张罗着结婚了,陈某的家人大体上也知道咋回事。
两个孩子也没啥主见,就听从了大人的意见,双方草草登了记,王某家如愿多分了一份补偿款。
婚后第4天,小王就去外地上学了;陈某在王家待了不到3个月也回娘家了。
其后,陈某因向王家多次索要每人一份的58700元土地补偿闹了好几次矛盾。
2年后,因二人感情实在无法调和,小王向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申请离婚。
法院见二人确实感情基础薄弱,也和好无望,依法判决二人解除了婚姻关系。
离婚后,陈某要求小王的父母返还自己的土地补偿款5.87万元。
小王父母以办理结婚、待客、买家具钱已经花完的理由拒不交出。
多次索要无果后,陈某以不当得利为由将王某的父母再次诉讼至法院。
02 法律分析
依旧《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双方享有平等的处理权。
本案中,土地补偿款是按人头分,陈某和小王的婚姻存续期间拿到的补偿款应当有陈某的一份。
03 经验教训
婚姻需要面包,但不能把“面包”作为结婚的目的,为了土地补偿款就仓促结婚,这样不负责任的婚姻缺乏感情基础也不牢固。
金钱买不来爱情,也锁不住婚姻,终身大事还是谨慎为好。
对于这个案例你怎么看?欢迎在留言区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