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郎(じろう),一个十分普通的名字;拉面(ラーメン),一种十分常见的美食。两者结合起来就成了日本餐饮行业的奇葩——二郎系拉面。
图片由新东方老师拍摄,未经授权不得使用
拉面,日本料理的代表之一,通常给人们留下精致小巧的印象。精心用料制成的汤底、匀称金黄的面条、锦上添花的配菜,吃起来也许味道鲜美,但并不那么过瘾。
而我们今天要讲到的二郎系拉面却反其道而行之,以量大管饱、价廉粗糙为特色,并且以此开辟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市场,在全日本有超过40家门店。
第一家二郎拉面店在1968年正式开业,位于庆应义塾大学(けいおうぎじゅくだいがく)的三田校区附近,因为食客多为学生和港区的工人,二郎拉面店便以量大便宜作为自己的卖点。
据说这第一家二郎拉面店最初的店名是“次郎拉面店”因为“次”和“二”两个字在日语中的发音都是“じ”,负责粉刷店名的工人误以为“二郎拉面店”才是正确的店名而刷错了。但店主山田拓美(やまだ たくみ)性格随性,也就将店名改为了“二郎拉面”。
这家拉面店至今仍在原址(东京都港区三田2丁目16-4)保持营业状态,并被众多二郎系拉面的粉丝誉为不得不去朝拜的圣地,在谷歌地图的评价中被授予了“圣地”、“传说”等中二味满满的关键词。
二郎系拉面所有直营店的店主都需要到三田本店进行“修行”,在得到承认后才能开分店,也算是昭和风满满的传统了。
图片由新东方老师拍摄,未经授权不得使用
那么二郎拉面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总的来说就是,油腻重口、肉多菜多面多、量大管饱还便宜,适合低收入人群和从事重体力活人群。
通常来说,二郎系拉面的面比其他拉面店的更加厚实也更粗糙,因为最初为了降低制作面条的成本,牺牲了其外观和口感,使用了精细度较低的面粉。
汤底则由猪骨(豚骨)或便宜的猪前腿肉和酱油熬制而成,调味通常也比其他拉面更咸,同时还会给汤中加入背脂(猪背部的脂肪炸制成的油制品),因此二郎拉面的汤底是相当浓郁油腻的,给整碗拉面定下了重口的基调。
同时二郎系拉面的配菜也相当多,与其他拉面碗中零星几片薄叉烧不同,二郎拉面搭配的是足量的厚切大块叉烧肉,一块顶几十桶康师傅牛肉面的肉量。
上餐前,拉面上还会被堆上豆芽(もやし)或是包菜(キャベツ),以缓解汤底带来的油腻感,再加上一勺蒜末(にんにく),整碗二郎拉面看上去就像是一座小山,胃口不大的食客可能配菜还没吃完就已经吃饱了。
最离谱的是,二郎系的拉面店一般是没有正常拉面店的小、中、大份的选择,只有小份(小盛り)和大份(大盛り),因为二郎拉面的小份分量大致就等于其他拉面店的大份。
图片由新东方老师拍摄,未经授权不得使用
二郎拉面这种粗犷且充满暴力美学的风格,也吸引了不少食客成为它的忠实粉丝,当然相对来说店里的女性食客会少挺多。
时至今日,二郎系拉面的拉面店多保持着初心,以管饱管够且便宜为标准。也许从味觉角度来说,二郎拉面算不上什么顶级的美食,但它一定许多次在人们生活窘迫之时,填饱了他们的肚子,抚慰了他们疲惫的心灵。
主题词汇小结
1、 二郎:二郎(じろう)
2、 拉面:ラーメン/拉麺
3、 庆应义塾大学:慶応義塾大学(けいおうぎじゅくだいがく)
4、 山田拓美:山田拓美(やまだ たくみ)
5、 猪骨:豚骨(とんこつ)
6、 酱油:しょうゆ/醬油
7、 背脂:背脂(せあぶら)
8、 豆芽:もやし
9、 包菜:キャベツ
10、 蒜:にんにく
11、 小份:小盛り(こもり)
12、 大份:大盛り(おおもり)
10月日语好课
金秋10月,秋高气爽,正是一年最好的时光。来新东方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们一起学日语吧~
篇幅有限,更多10月日语在线课、面授班,扫描下方二维码在线咨询。
长按识别二维码,添加丸子
在线咨询日语课程排期及优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