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不同修行次第的功课要求。。。


 

远离四种执着
若执着此生,则非修行者,若执着世间,则无出离心,
若执己目的,则失菩提心,若执取生起,则非正知见。


功课的涵义有好几种,我希望弟子们做好以下功课: 
一、在生活中践行佛陀和传承上师的言教,时时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多行布施、持戒、忍辱等六度,培植自己良善的习气,改变自己的恶习,将自私自利的心缩小再缩小,将关照他人的心扩大再扩大,将大乘菩萨的愿、行菩提心落实在生活中的时时处处。 
二、刚皈依时布置的功课,即使是一句咒语也要认真持诵,每念一句,都要尽量把心专注在咒语上,每一种咒语最少要念够十万遍。 
三、对于皈依时间稍长,对密法生起信心的弟子,传授四加行的功课后,要有毅力坚持:十万遍皈依文、十万遍百字明、十万遍等身长头、十万遍上师瑜伽、十万遍供养曼扎。完成前行功课,既能磨练我们的毅力,也考验着我们的求道之心。它的意义在于坚固我们的信心,调柔我们的身心,减少我们的贪执,积累我们的福报。 
四、接受无上密乘的灌顶后,每天所修的本尊仪轨更是不可间断,要恪守三昧耶戒,每天完成自己发誓的持咒数量,如理如法地完成观想,逐步提高自己在修法过程中的觉受。 

无论是哪一种功课,我们都要每天坚持不辍。每次的功课不一定要花很长时间,数量也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让功课融入每天的生活中,在不间断的基础上再提高做功课的质量和数量。萨迦派的传承中,对于功课的不间断尤其重视。如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世间的事都没有希望完成,就更不用说出世间的佛业了。 
我们离不了一日三餐,也离不了洗脸刷牙。做功课其实也同样的有必要,而且比这些事情更有必要。因为你一日三餐吃的是五谷,养的是这一世的肉身,而你的功课却是无上的资粮,养的是你生生世世的慧命;你洗漱清理的是这一天的积垢,而你的功课清除的却是你累劫的恶业。 

有的人说,我学佛主要在于修心,不必在意那些形式吧。这些自认为很洒脱的人,不是“洒”而是“傻”。根器极利、不用通过功课这种“手段”来奠定基础就能达到证悟的人,在这个世间几乎没有。即使是无上的导师佛陀,也是经历了苦修之后,在菩提树下经过49天的静坐,才证得了圆满的佛果。 
修心当然重要,但是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讲究方法。就犹如不能“一步登天”,我们也很难“立地成佛”。这样的言论,本身就出自一种强大的“我执”。执着于每天拿着念珠不停念诵,和执着于自己的“洒脱”、“清高”而鄙夷他人的“佛里佛气”,同样都是一种执着。正是由于我们凡夫的强大习气,才导致我们沉溺于轮回中不能自拔,不清楚执着分别,就永无解脱之日。 

上师给你布置的功课不是捆绑你的绳索,而是在轮回的悬崖上能救命的绳索,你的功课质量越好,绳索就越坚韧。也许,当你通过这个绳索脱离轮回时,还会惊喜地发现它已经坚韧到能承载所有众生的分量。 
念珠和坐垫只是一种象征,但是它们存在的好处是可以提醒自己“我是一名佛教徒”。平日里通过各种功课养成的良善习气,会让你在从悬崖上坠落的慌乱中,下意识地伸手抓到那根救命的绳索。 
如果你的生存、生计和生活,不能用于关照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不能通过改善自己的习气来改变未来的方向,那么所有的辛劳奔忙其实都毫无意义。

 


观音祈请文
秋喔眷吉玛贵咕多嘎  作桑杰吉吾拉件
尊者无暇白净身  阿弥陀佛顶上尊
土杰间吉卓拉西  间热西拉香擦啰
慈眼悲悯视众生  观音尊前我顶礼
嗡嘛尼呗美吽
愿诸众生
永具安乐及安乐因     
愿诸众生
永离众苦及众苦因
愿诸众生
永具无苦之乐我心怡悦
愿诸众生
远离贪嗔之心住平等舍

精彩开示
 佛法就是人生的地图‍‍‍。。。‍
《远离四种执着》简释。。。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有海诸有情。
注:以上全部内容均摘自网络,只随喜分享,不代表本平台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与我们联系删除,谢谢!‍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