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酷评]赌片 江湖片 黑社会片 人生无常 宿命 规律

  作者:明月照青楼 回复日期:2012-09-16 17:38:24 
  回复
  再说这说这武松杀西门庆事件。
  在武大被暗害后,武松是通过别的主动告之,才知道武大是被害了。这说明,武大朗的家丑,在武松回来之前,已经有很多人知道了,所以,楼主指责武松杀西门庆,是“家丑外扬”,这说法完全不成立。杀不杀西门庆,家丑已经外扬了。

  相反,只有杀了西门庆,才可以最大程度上,挽回一些兄长与家族的名誉。

  但问题是,应该怎么杀了西门庆才是最优的方法呢?

  楼主给出的答案是“暗杀”,确实,理论上,暗杀是在消灭敌人的时同,可以最大程度的保护住自己。

  ===========================================

  看来你是挺武松的,无可厚非

  说个生活中的例子

  我老家有个小偷,到处惹是生非,结果被警察抓进牢里了,左邻右舍人人都知道,但是他的父母就是不承认

  咱们假设,他的父母为民除害,将儿子给杀了---这反倒坐实了儿子确实是个无恶不作的小偷,连父母都想杀啊、

  反过来,父母不承认,即使左右邻居认定儿子是小偷,还是比不上父母承认儿子是小偷的负面作用大吧
  关于武松杀西门庆--用暗杀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因为武松本身就是刑警队长,就是法律的执行者,根本用不着用钱来解决问题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武松诬赖西门庆偷盗,去抓西门庆,无论西门庆是否反抗都是死

  假设西门庆反抗的话,就是妨碍执行公务,直接一刀给砍了;假设西门庆不反抗,也一刀给砍了,然后告诉县令,因为对方反抗,所以错杀了

  这是最简单,而且有效的办法---注意 武松是刑警队长,手下肯定有自己的小弟,一般情况下,小弟不会轻易出卖武松的,也没必要出卖

  这样的案例 生活中就有啊,就是周口警察摔死人案
  我这里将周口警察摔死人案抄出来,大家仔细看看
  ===================================
  李胜利派出所内坠楼

  关于李胜利坠楼经过,公安和检察机关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认定,检察机关的认定是:

  2004年9月20日上午9时许,李胜利因移动收费厅转让的事与吕秋玲发生纠纷,周口市七一路派出所民警冷飞、孟军伟与实习民警张伞、许磊出警,将李胜利带至派出所。当日中午 ,吕秋玲之弟吕留生(周口市川汇区法院书记员)在憨牛拉面馆宴请冷飞、李立田、孟军伟、王海宇(女)、姚夏荷(女)、张伞、许磊等民警和社会闲散人员贾学会。

  午后2时许,众人酒后回到派出所,冷飞安排孟军伟、张伞、许磊、贾学会4 人将在二楼值班室的李胜利带到三楼,李立田、孟军伟、张伞对李胜利进行询问。在询问过程中,吕留生打了李胜利两耳光,李胜利大声喊叫,吕留生、李立田、张伞便脱掉李的一只袜子堵住其嘴,又用衣服蒙住李的头部开始对其殴打,在场的孟军伟、许磊、王海宇、贾学会也参与进来。十分钟后,李被打倒在地,神志昏迷、呼吸困难。这时,李立田、吕留生提议把李从楼上扔下去以杀人灭口,其他人未反对。为避人耳目,冷飞将在派出所楼下等候处理问题的6名其他当事人召集到三楼南端的一个房间“进行调解”,吕留生、李立田、孟军伟、张伞、许磊将李从三楼扔下,贾学会随即高喊“有人跳楼了!”当晚,李抢救无效死亡。(以上用楷体)

  事发后的第二天,七一路派出所所属的周口市公安局沙南分局作出了《关于李胜利在七一路派出所跳楼事件的情况调查报告》:民警冷飞、孟军伟将李胜利与吕留生带到派出所后,安置在值班室,正准备登记的时候接到新的警情,又出门了,只留一个值班员王海宇(女)看着。在这段时间里,吕、李二人在值班室内发生争吵,被王海宇制止,大约在12点10分,王海宇到所内食堂吃饭,由民警刘青锋值班,在下午2点40分左右,听见有人喊“有人跳楼了”,警察出来查看,见李胜利躺在一楼地下,耳朵和嘴出血,警察拨打120,李胜利被救护车送到医院抢救,后来死亡。

  公安机关将此事认定为跳楼事件,并要求“积极与死者家属联系,做好家属的稳定与善后工作。以此事件为教训,深刻查找工作中的漏洞,防止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
  大家看看真正的元凶几个警察花钱了吗?

  直接将人给打死了,在某个直辖市,对付西门庆式的红顶商人的比比皆是---这个太敏感,我不能说的太直接


  武松完全可以照此办理

  抓来就是一顿暴揍,然后给吊死在办公室里面,然后说是自杀的---县令此时不可能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道理很简单,法医这类,也是武松的手下,最起码也是同事,

  你要知道,武松是个队长,而这几个人干脆就是一般的警察,最底层的一个卒子

  作者:公孙殷梨襄 回复日期:2012-09-16 20:40:26 
  回复
  楼主,你的那个帖子还更新不,我好久没来了
  ================

  那个帖子主要写个人心理学方面的

  现在这个帖子主要写社会心理学,尤其是权力方面的,所以 都要更新,,目前以现在的这个帖子为主
  作者:明月照青楼 回复日期:2012-09-16 20:12:55 
  回复
  楼主,武松为什么要靠暴力呢?因为暴力是他生存的唯一手段了,除了暴力,他就一无是处了,这时处的武松,你根他讲要宽容,要和气生财。他对社会宽容了,谁又对他宽容过???

  武大宽容吧,武大和气生财吧,结果是什么?

  你讲的这些道理,没错,但是放在武松身上,就不行了,为啥,武松是一社会底层啊。没钱啊,能用钱搞定的问题,不叫问题,可武松就是没钱。他只有身上那一把子力气了。
  ================================

  其实 你没明白我的意思,我说的不是让武松和气财,而是武松在现在的基础上,完全可以将事情办得更好

  假设武松稍微聪明一点,杀西门庆就用不着坐牢,甚至嫂子 哥哥都不会死

  本来可以不死的哥哥都死了,武松还算成功吗?
  作者:明月照青楼 回复日期:2012-09-16 20:29:10 
  回复
  其实整个事件,大家的忽视了西门庆,西门庆之死,根子上,是西门庆自己造成的。

  西门庆与金莲偷情,虽然不道德,但也不至死,当武大发现两人的奸情时,他两不该听了王婆的话,把武大给害死啊。西门大官人,你有钱有势,花点银子,让金莲与武大离婚。很难么????

  明明知道武大家有一定时炸蛋----武松。居然没有一点眼光,做出这么最最下流的办法----杀人夺妻。
  要说这些人最愚蠢的,西门大官人莫属啊。商人式的小聪明,段送了他,楼主,你把你的这些理论,放在西门庆身上,倒是完全说得通。因为西门庆有很多的选择机会。而武松必定要为为哥哥复仇啊。
  =================================

  你说的西门庆确实是这样的,没有眼光,但是 我之所以分析武松,是因为武松可以做的更好

  我前面说过,武大之死其实是各个力量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互产生了协同效应,所以,导致了武大之死

  咱们假设,在这么多的环节---武大 武松 潘金莲 王婆 西门庆 任何一个环节不出问题,都不会酿成惨剧

  问题在于,恰恰每个环节都出了问题

  而任何人都没有想到避免这个惨剧的发生,包括最不愿意哥哥死的武松
  作者:勇士用剑 发表日期:2012-9-16 19:28:00 回复

  楼主,说起何进,你知道何进要做什么吗??你以为何进要杀的真的是几个宦官吗!如果真的要杀那几个宦官,曹操已经跟何进说了!!只要几个狱吏就可以了。何进为什么要否决!东汉的政治格局是外戚。宦官。官僚贵族3方牵制,何进是外戚,他调动地方诸侯的军队的目的是,他要吧宦官集团连根拔起,我有时怀疑何进根本就是想成为曹操一样的人!!他像做皇帝。
  ==============

  杀了宦官就能称帝的话,这个皇帝当的太容易了吧

  假设何进真的想当皇帝的话,其实死的更惨,曹操控制了汉献帝都不敢称帝,何况何进只是杀了宦官?
  欢迎大家反驳我的意见,道理越辩越明

  记住,分析任何一件事的时候 千万不要带有个人感情,否则 你的分析就是不客观的,容易出现偏差


  
  关于周口警察杀人案,其实主犯并没死刑,是死缓;真正死刑的只是个帮凶而已,至于个中缘由,不能细说,但是我想说的是,真凶判死缓而非死刑,未必跟钱有关,关键的还是关系

  武松至少比这几个小警察的职位要高啊


  唉 ,很显然你在挺武松

  武松杀了潘金莲与西门庆,无论西门庆是什么错,武松都不能动用私刑,自己动手杀了西门庆,要杀也只能是法律审判之后的法官执行

  武松在大街上 众目睽睽之下 杀了西门庆,结果只是流放,这至少对于西门庆是不公的,好像西门庆的家属最终也没有去告吧


  我不是指责武松,是告诉大家武松错在哪里

  跟钱一点关系也没有

  是武松缺乏那种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就是帮武松自我完善,假设用我给出的办法 或许 武松的结果不至于如此惨烈

  甚至能成气候
  咱们继续说说何进

  一般说来,一个政治家遇到问题的时候,必须知彼知己,具体来说就是三个问题:

  1,目标属性:就是你所希望到达的目标有什么特点,需要哪些能力,这些能力哪一个是最关键的因素。这点对于何进来说,就是诛杀宦官这个目标是否具有可行性,怎么样能达到目的,所以,你诛杀之前必须知彼知己

  2,自己属性:就是知道我的优点和缺点相对于竞争者在什么地方,我的主要资源是什么。这个就是知己,就是你要消灭敌人,你有哪些本钱

  3,竞争者属性:就是竞争者的特点是什么,竞争者有什么优缺点。这点就是了解敌人,包括敌人的所有的情况,具体就是宦官势力本身的力量
  何进诛杀宦官的真正目的是为了保住刘辩的皇位---当时的竞争对手主要是刘协;刘协的背后是董太后及其后面的支持力量:宦官势力与董太后的外戚

  而宦官,有两个特点

  第一 无根之人;就是自己没有归宿的,所以做事不计后果,不择手段,因为没有后顾之忧

  第二 只能依附别人,不能独立自主,而皇帝距离宦官最近,所以他们是皇帝依靠的主要力量

  张让与健硕这些人支持刘协,无非是争一个扶立之功
  换句话说,只要刘辩上位了,这些势力自然会依附刘辩---所以,曹操所说的”先图大业,徐图奸佞“明显是正确的
  

  曹操本人也是这么做的,就是”挟天子而令诸侯”

  其实很多人不懂天子的含义,也不懂写天子而令诸侯的真正意义

  我看了很多的评论。几乎没人说到点子上

  真正的含义是什么?
  换句话说,谁控制了皇帝,谁就可以号令天下---所以,当时的十常侍的头脑非常清醒,他们的目的就是控制皇帝

  哦,多说几句---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明显高于刘备的匡扶汉室

  道理很简单。汉室灭亡,是天下大势;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显然只是权宜之计---不然的话,曹操为什么不打出匡扶汉室的大旗?显然,曹操最终的目的不仅仅是换代,还要改朝;

  刘备的匡扶汉室其实明显是错的---估计刘备打算跟刘秀一样,做汉朝的中兴之主,刘邦的目的是当皇帝,是换代而非是改朝,似乎没有任何迹象可以证明:跟曹操一样,刘备的匡扶汉室的策略也是权宜之计,
  所以说,曹操挟天子而令诸侯,利用了天子之力,比杀了汉献帝对自己的好处强多了,

  而刘备说的匡扶汉室是逆历史发展的,一定不会成功,难怪司马徽就说过“卧龙虽得其主,未得其时,惜哉!”--司马徽是诸葛亮的师傅,他不想叫诸葛亮死在山野,所以就推荐给刘备,而自知必定会失败,不顺应民心民意,

  三国鼎立后,综合国力最厉害的恰恰是魏国,蜀国靠仅有的几个厉害的人物,也是回天无力,

  所以说,刘备的匡扶汉室,显然是违背历史朝里的,是逆天行为
  孙权比刘备与曹操失败的地方是,没有利用东汉的残余势力---无论是曹操还是刘备,都利用了

  只不过曹操只是利用,而刘备是复辟(当然真实的目的是自己当皇帝)

  这也是刘备能鼎立于三国之一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在这点上,因为何进与刘备 曹操所处的时代不一样,当时的情势决定了任何人都知道 先立新君的重要性---所以,何进比董太后抢先了一步,立刘辩为敌

  问题在于,何进的第二步错了
  何进的第一步是抢立新君,第二步必然是抢夺对于新君的控制权,

  纵观整个汉朝,当皇帝还很小,没有民事行为能力的时候,控制皇权的主要是三股势力:外戚 宦官 官僚贵族;在东汉末期,主要是外戚与宦官轮流当政;在皇帝成年之后,东汉的政治格局是外戚 宦官 官僚贵族三方相互牵制

  而何进是外戚,自然就将宦官当做了敌人

  问题在于,宦官是公开的敌人,其实还有潜在的敌人,何进根本就没意识到
  谁控制了皇帝,谁就控制了天下;所以,任何都想控制皇帝,只是没有能力而已---所以,何进只要稍微动脑子,就知道董卓是不能进京的

  因为只要他控制了皇帝,就可以号令天下,包括号令何进本人---比如说废除你何进的大将军职位;

  董卓连皇帝都敢换,怎么不敢换掉你这个臣子?

  这是何进犯的第一个不可原谅的错误,搞错了敌人---甚至根本没意识到董卓进京就由手下变成了敌人

  何进的愚蠢在于 根本不知道谁是自己的潜在的敌人
  董卓这样的人既有控制皇帝的野心,也有控制皇帝的能力(军权),控制皇帝只欠唯一的要素:空间距离---就是因为西凉距离皇宫很远,所以,董卓不能控制皇帝,现在何进主动招董卓进京,就等于在为董卓控制皇帝创造条件

  第二个错误就是 不该与宦官为敌;这点曹操就看的非常清楚;我们看看曹操说的原话:“宦官之势,起自冲、质之时;朝廷滋蔓极广,安能尽诛?倘机不密,必有灭族之祸:请细详之”

  这句话有两个意思

  宦官之势,起自冲、质之时;朝廷滋蔓极广,安能尽诛?这个前半句评估宦官的势力

  就是说,宦官既然存在,就说明宦官有存在的土壤,只要土壤在,必然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董卓有野心 有视力,唯一缺的是距离---就是因为相距太远,董卓才没有能力控制皇帝,现在,何进招董卓进京,其实就是在为董卓控制皇帝创造条件

  而 根本不是自己的敌人的宦官,董卓却偏偏为敌

  那么 为什么我说 宦官不是何进的敌人呢?

  有两个原因

  第一 宦官争夺的无非是对皇帝的控制权,而皇权本来就在妹妹何皇后的手上,这样内有妹妹把关,外有自己的兵权,还怕宦官翻起大浪吗?

  第二 宦官是杀不尽的,这点曹操看的很清楚
  曹操就说过“宦官之势,起自冲、质之时;朝廷滋蔓极广,安能尽诛?“

  换句话说,宦官势力的存在是因为有皇权这个土壤,只要皇权在,就有土壤在,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在这点上,何进的妹妹何皇后就看的非常清楚“宦官统领禁省,乃是先朝立下的制度,不可随意废除’

  因为皇权的存在,就必然导致宦官势力的膨胀--而且你要控制宦官,只要控制皇帝就可以了

  曹操后来就是这么控制汉献帝的
  注意 不能铲除宦官,这点很多人没看清楚---我看了很多人的评论,包括所谓的历史学家的评论,都没看到这点

  不能铲除宦官,只要控制宦官就可以了

  那么,我们看看 铲除宦官的后果

  这点曹操也说的很清楚:倘机不密,必有灭族之祸:请细详---换句话说,何进铲除宦官的想法一旦泄密,就会被灭九族

  其实,何进本人被杀,就是因为行事不密---大张旗鼓地找董卓进京,几乎每个人都知道了,宦官怎么可能不知道呢?
  所以 何进铲除宦官 犯了三个错误

  第一 态度上的错误,根本就不该铲除

  第二 能力上的错误,不该大张旗鼓

  第三 不该借用外兵
  
  其实 要控制宦官很简单,就是胁从不问,首恶必除

  假设你全部铲除,就是与所有的宦官为敌,而且从手段上来说,根本没有做到的可能


  这里就可以看出何进的两个性格弱点

  第一 不知道动用国家机器---动用狱吏本身就是采取司法手段,这是成本最低的手段;而招董卓进京,这是采用军事手段


  第二 过于相信军事力量,在和平时期,采取军事手段来解决内部问题,这是最愚蠢的,这点,在近代也发生过,比较敏感,大家就不要追问了;

  内部问题只能内部解决---就是用法律来解决,这是常识,假设你动用解决外部问题的军队来解决内部问题,直接会导致人们对于权力合法性的追问

  就是说,假设你董卓的权力是合法的,需要动用军队来镇压吗?

  至于董卓为什么如此相信军队的力量,我前面分析过

  董卓出身于杀猪佬家庭,自己又是因为镇压黄巾起义才崛起的
  闪也 去觅食


  
  哦 刚才天涯通知我,我的帖子在涯娱乐_影视_映画天下"栏目的头版 谢谢大家的支持啊
  作者:明月照青楼 回复日期:2012-09-17 13:15:08 
  =========

  说得好

  赞一个

  这才是客观的态度
  所以我说,楼主的那些理论放在武松身上,不合适,做为一个低级打手,你以帮会老大的素质去要求他?????
  =============

  唉 你没明白我的意思

  我不是以老大的素质去要求

  而是说 这样的人要做老大,缺少哪方面的素质

  或者说要做老大,该注意什么

  很多的老大本身就是小混混啊,比如说刘邦 朱元璋 哪个不是混混?
  武松,准确的说法是一个愤青,而且是出生在贫民窟里面的愤青,他能看清的只是表面的东西,所以 显得肤浅,看不透本质。看透了本质,也就不会再好心办坏事了。当然,年轻人精力旺盛,看不清状况就冲动是正常现象。

  愤青唯一缺的,是系统的知识梳理和细致的推理分析。

  再加上持不同意见的人的不同利益归属,以及不同人的信息不对称,导致消息真真假假,忠奸难辨

  这点在武松对待 施恩 孙二娘的态度上就可以看出来,其实施恩跟蒋门神没有根本的区别,而且蒋门神未必不是一个忠义的人,至少在保护‘张都监’的财产--快活林--上是尽力了;只不过是施恩与孙二娘先于蒋门神认识武松而已,就是说施恩与孙二娘占有信息上的‘先占优势’,结果形成了路径依赖与锚定效应,武松自觉不自觉地将施恩的敌人当成了自己的敌人,所以,武松被人被人利用和误导都是正常的。
  愤青面对问题的时候,最好的办法是三点:

  1,找准火候,首先要拖,就是明月照青楼所说的“忍耐与等待”。这不代表不报仇,时机不对只能越办越糟,记住,委屈不是沉不住气的理由。
  等待的过程其实就是筹集资源与寻找时机的过程,机会不对 资源稀缺是办不成事情的

  2,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勇敢不等于任意妄为和不假思索的去送人头。一时快意逞英雄只会徒增风险,
  景阳冈打虎,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侥幸,假设有两只老虎,武松必死无疑,而两只老虎恰恰是很正常的,比如带有小崽子的母老虎;
  逞能只能是在无伤大雅的情况下,小玩一下,怡情养性,甚至还有所裨益。

  3,冷静不等于冷血,时机到了,就要果断出击,一招制敌---优柔寡断是另外一个极端

  人生的路途很漫长,也会很坎坷。只有一路珍重的人才能走好

  闪了 下次继续
  愤青唯一缺的,是系统的知识梳理和细致的推理分析。

  再加上持不同意见的人的不同利益归属,以及不同人的信息不对称,导致消息真真假假,忠奸难辨
  ==========

  这句话 恰恰就是让人服从的四个手段:暴力 经济 思想与信息

  愤青有的是暴力,缺少的就是后面的三项,所以,很容易发生锚定效应与路径依赖 被人所利用
  内部问题只能内部解决---就是用法律来解决,这是常识,假设你动用解决外部问题的军队来解决内部问题,直接会导致人们对于权力合法性的追问

  就是说,假设你董卓的权力是合法的,需要动用军队来镇压吗?

  至于董卓为什么如此相信军队的力量,我前面分析过

  董卓出身于杀猪佬家庭,自己又是因为镇压黄巾起义才崛起的
  ======================

  这段话 打错了人名,应该是何进 不是董卓

  因为心里想说的太多 ,就没有回头检查 不好意思啊

  估计 还有类似的错误,假设大家看不明白的话 ,直接问我

  多包涵啊
  作者:勇士用剑 回复日期:2012-09-17 14:53:46 
  回复
  楼主说的不对。如果何进只是要控制皇帝,他只要杀几个主要的宦官就可以!依他当时的实力!!是很容易就做到的!他调外军进京!!根本是要把宦官连根拔起!~这其实是在架空皇权!!我没说何进能做皇帝。我只是说他想成为曹操一样的人!想做皇帝。因为只有想做皇帝,才需要这么干。否则。我无法解释何进的动机!


  ====================


  你的问题,其实明月照青楼 已经回答你了

  还有 一个问题,我没有明说的,不知道 你明白否?

  内部问题不能动用军队,这个太敏感,我就因为谈论这个问题差点被喝茶,何进就犯了这个错误

  我反复强调,假设你还是不明白的话,我这个帖子就白写啊

  有的问题不能明说,不然的话,对不起天涯的厚爱啊 不能让天涯为难
  作者:明月照青楼 回复日期:2012-09-17 15:51:38 
  回复
  政治与黑帮的形为模式是根本性不同的。

  黑帮的一切基础,在于暴力。所以黑帮的斗争之中,要想当老大,无论计谋也好,武力也好,老大必定得死。因为只有一个死去的前老大,才能无法行使他的暴力手段了。道德,正义,无足轻重。

  政治呢,虽有暴力,但根本点确是一点“法理”。要想当皇帝,要想当权。必须得站住“法理道德”的至高点。武力,只是辅助手段。刘备一直无法超过曹操,为什么?刘备的皇家血统比操而言,更具法理与道德。

  但是,操手上的献帝,是正牌皇帝,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所以在合法性上,刘备不是败在操手上,败在了献帝手上。终其一生,刘备也没成事。

  刘秀又为什么靠皇家血统成功呢?因为当时的皇帝,姓王了。刘秀可能理直气壮又让人信服的指责王莽:你的政权不同法。

  刘备可能去指责献帝皇位不合法么??????不能吗。
  ==========================


  精彩 能遇到高手 真是人生的一大快事


  哈哈 高兴啊
  咱们 继续

  政治以暴力做后盾,根本点却是“法理”。要想当皇帝,要想当权。必须得站住“法理道德”的至高点,武力,只是辅助手段

  这点很多人都没明白,包括本身身居高位的人,比如说 满清最后一个摄政王载沣---他坚决相信暴力的作用,而忽略了权力的根本:法理的道德制高点

  摄政王当政后做的第一件事是:抓军权

  我们具体看看摄政王所做的事情
  载沣摄政后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免袁世凯的职---注意,此时,距离慈禧的死只是两个月多几天----然后,自代理大元帅统帅禁卫军并掌握军政大权,随后,载沣又任命了他的几个弟弟担任海军、陆军及军谘大臣

  军权到手之后,随后就是抓行政权;大概在袁世凯去职五个月后,津浦铁路总办道员李顺德等一些汉族官员的职务被满族人取代。

  这批人被免职之前,张之洞与载沣有一段对话,奇怪的是,张之洞对载沣说的最后一句话与铲除宦官之前曹操对何进的一个总结大同小异
  载沣就以满人官员代替汉人官员征求张之洞意见,张坚决否定:“不可,舆情不属”。

  载沣坚持,张又说:“舆情不属,必激变”,

  载沣不以为然地说:“有兵在”。

  张之洞无话可说,在载沣离开后叹息道:“不意闻此亡国之音”。

  注意“不意闻此亡国之音”这句话,近似于曹操的那句“乱国者,必何进也”
  没想到的是 无论是曹操还是张之洞,都是一语成谶

  大概两年零四个月之后,武昌起义爆发

  其实,参加起义的部队不过3000余人,而同期仅北京的新军就有10 多万人,加上八旗兵,这点起义部队的力量根本就更算不了什么。

  但是,令人叫绝的是,武昌起义后2个月内,在起义部队未出武昌的情况下,就有湖南、广东等15个南方省份宣布脱离清庭。

  换句话说,军队并没有保住满清政权
  什么原因?

  满清政权失去了法理基础---就是说失去了权力的合法性,大部分的汉族人已经不承认满清政府了,武昌起义只是一个引爆点而已

  那么 为什么大部分人抛弃了满族政权呢?

  没有顺应时势、满足绝大多数人的政治诉求:政治体制改革

  暴力不是万能的;一个国家或一个政权可以在非常时期使用军队镇压不法之徒的暴行以维持社会的稳定,但如果试图依靠军队的威慑或镇压来维系政权则注定要失败,因为军队并不能改变大部分人的诉求:政治改革;所以,任何藐视民意、试图依靠暴力改变力量格局的企图都是注定要失败的。
  咱们继续--因为暴力直接,而且有效,所以,大多数人都相信暴力---以为有了暴力,就可以为所欲为

  其实 从权力的四个要素---暴力 经济 思想 信息--来看,暴力手段是最基本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但是却是低品质的手段

  因为暴力必然带来不服---不服必然导致更大的暴力,更大的暴力必然带来更大的不服;一个人过分伤害别人,最后一定是伤害自己,伤害都是回头的箭,最后一定会回来伤害伤自己。

  当一个人过分迷恋暴力的时候,就等于失去了理智---武松如此,何进如此,我们再来看看一个人:董卓

  这个人被人骂的狗血淋头---咱们不从历史的角度,而是从个人的角度来说,董卓错在哪里?
  董卓的目的无非也是控制皇帝,当然不排除自己称帝的可能---但是要达到这几点

  董卓要做的事情是两个

  一个:打起正义的大旗,号令天下;

  第二个是:扩大实力,实力包括军事实力与经济实力--而经济才是根本,没有经济,就没钱招兵买马

  所以,董卓进京之后要做的是第一件大事是:稳定秩序 恢复生产
  这个正义,其实是很难理解的;比如说司马昭之心,人人皆知---好像司马昭做错了,但是司马昭做的事情是代表时势的,应该是正义之举

  正义,就是让绝大多数人觉得是正确的事情,或者说符合情理的事情,最终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号令天下


  有了正义,就有了威信, 但是董卓却没有这个概念--他采取了另外一个办法:用暴力来立威

  这个暴力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废立皇帝---就是废除刘辩,另立刘协

  第二:迁都;将都城从洛阳迁到长安

  第三:对不服从的人采取威慑与恐吓的办法

  7一句话,对于立威,董卓采取的是逆取的办法
  董卓的方法对不对?

  董卓已经被人视为公敌,这点已经成为定论

  但是,很多人只是指责董卓做错了什么,而是没想到,董卓应该做什么

  董卓应该做的,是什么都不做---因为 火候不到

  无论是威望还是实力,董卓显然都无法压住天下英雄---但是,董卓太着急,急于掌权,急于控制局面,结果,就急于将自己送进了焚尸楼
  实力不够 威望不够,其实就是火候不到,火候不到,只能强取--强扭的瓜儿不甜

  其实只要按照适当的火候,时间足够,董卓完全可以控制天下

  可惜的是 董卓太心急了

  这点,跟武松解决西门庆的问题差不多---不懂得忍

  一般说来,忍是反人性的
  忍的反面是行动---就是遇到伤害之后马上行动

  按照心理学的说法,遇到恐惧源或者是被伤害之后,人的本能是回避与逃走,或者是攻击,或许在逃无可逃,但是又打不过的时候 才会屈服,屈服就是忍啊

  当一个人有实力反抗但是却不能反抗的时候,这是对人的最大摧残---因为“忍辱负重”需要承担两个成本:

  第一 “漫长”的时间成本,
  第二 需要承受“巨大”压力的心理成本,甚至需要超越人生对“污辱”的忍受极限。

  如果对待“忍辱负重”没有长期、艰苦的思想准备,是很难到达成功彼岸的。所以,武松做不到,董卓也做不到
  事实上 董卓采取的立威的措施,其实是适得其反;董卓的立威无非是两个字:折腾--无论是迁都还是废立新君,都是在无事生非,百般折腾;

  我们看看同样是控制皇帝的曹操,他采取的措施是:迎立

  按照一般人的理解,董卓废立新君是不合法的,那么,汉献帝就是不合法的,那么曹操就应该将皇位还给刘辩

  但是,为什么曹操没有这么做?》

  关键的原因是:不折腾---治大国如烹小鲜
  按照心理学的说法,人类任何行为的的驱动力无法是两件事:趋利与避害;但是懂得忍让的人,恰恰是违背这个人类的天性的,原因有两个

  第一 当人人都趋利的时候,那么人与人之间就成为了敌人,所以,当你趋利的时候,你必然有公开的或者是潜藏的敌人,比如说升职的时候,与你竞争的人就成为了敌人;

  这就是李肃告诉董卓废立新君的两好一害中的一害:“我朝自章、和二帝起,凡在朝中掌大权者,诸如窦宪、邓彘、阎显、陈藩,以至新近被十常侍所杀之大将军何进,未有一人不遭横死暴亡。请主公恕我直言,拥立皇帝者,固然权倾朝野,威赫当时,但是也把自己置于众矢之的,此一害,愿主公思之,慎之!”

  换句话说,当你控制一个优质资源的时候,你就等于在于周围的虎视眈眈的人为敌,而没有一定实力的人,是根本就控制不了优质资源的,从经济学上来说,就是产权持有的先决条件是否成立的问题
  第二 就是避害;一个正常的人面对伤害 无非是逃跑与反击---比如说面对火灾,房子里面的人会逃出来,而房子外面的人会灭火(灭火就是反击),很少人会忍受,因为忍受可能就是死亡啊,被烧死怎么办?

  问题就在于对于伤害的理解---比如说,人人都忍受不了火灾的大火,这会直接没命的;

  但是对于点燃的火柴,有人不能忍受,有的人就能忍受---比如有人打赌,用火柴烧手掌,直到熄灭为止,能忍受的 给一百元

  那么 这个点火烧手的行为是伤害还是利益呢?
  假设是伤害的话,怎么理解这个一百元

  假设是利益的话 怎么理解这个烧手的行为?

  其实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忍辱负重,用短期受伤害来换取长期利益,最典型的是越王勾践,假设他按照人类的本能反应当即反抗吴王夫差的侮辱的话,就会当场被消灭

  很显然,董卓的立威行为是趋利行为,那么有哪些利益呢?

  李儒就说到了废立新君的两个好处(两好一害里面的两好)

  A、“昔日伊尹、霍光行废立之事,皆成千古名相,一代人杰。今日主公效法先人,必定名垂青史,此一利也。”这一点是想青史留名

  B、“此次救驾大功,使公威重群臣之上,此时,公若立新君,谁敢不从?新君既立,公便可挟天子以令群臣,进而以谋天下,此二利也。”这一点就是说的废君立威
  那么 为什么董卓的选择却不是一个政治家应该做出的选择--顺取,偏偏选择了当时的情形下最不应该出现的选择--逆取呢?

  这就牵涉到一个问题 面对最重要的选择,一个人真的会做决策吗?

  人生就是一场巨大的考验,每个人每天不得不在众多的选择中做出自己的决策,当然我们都认为自己做出了恰当合理的选择,在传统经济学家看来,是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是理性而自私的,必然以自我的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如果换做货币来衡量,那就是收入,从来没有人怀疑这一已经通俗化的理解,就像我们每天呼吸空气一样自然和自由。

  其实,我们的选择并非如我们预期的那样,总是被理性的光辉所照耀。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选择往往受到问题所激发的大脑工作模式控制,甚至在同样的问题下,大脑采用不同决策模式,其最后选择结果大相径庭。
  一般说来,人类的决策有两种思考模式

  第一种:经验判断;根据语境的启发性、联想和过去固有存在大脑的图景来决定选择,通常会简化所面临的问题来进行回答,还有些时候以移情的方式类比同样问题或者根据暗示点来决策。

  这些决策所体现的不加思考的快速,显示了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对于风险的一种经验判断,它花费时间少,反映迅速,消耗更少的能量。

  第二种是深思熟虑。根据事实进行细致的计算之后才得出结论,它可以决定是否接受第一种的观点和感觉,甚至否决第一种的结论,

  因为思考(注意力更加集中)与收集大量的信息,所以消耗的能量大,决策也更加集中,因为这种模式大多在灾难、感受紧张、复杂或者问题严重的情况下才使用

  第一种模式---经验判断模式就像小女孩购物,由于经验和阅历较少,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感觉的影响,总是试图快速的作出结论解决问题;

  这种模式在处理信息的时候,显得自信和放松,且容易受到环境启发和影响,她不太在乎答案的正确性,更喜欢按照自己最舒适的方式和想法行事。就是舒适原则

  第二种模式更像是老奸巨猾 老谋深算、精于算计的男性商人。这种模式需要有自己的主见,判断事实有自己的标准,不轻易受人影响-----无论人家给出的数据多么客观;这是主见原则
  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曾经为此给出了一个模型来说明两者之间的区别:
  球和球拍一共1.1元,球拍比球贵1元,那么球多少钱?

  很多人会认为是0.1元,这是大多数人都会快速得到的一个结论,这个结论与生俱来,用不着我们思考---看到这句话,不由自主的就产生了这个结果。

  然而,一旦你深入思考,就发觉问题不对---钱是0.1元的话,球拍就是一元一了,两者之和是一元二(而非是一元一)

  一旦产生了怀疑,你就开始思考;构建类似“x+y=1.1,x-y=1”的计算模式,就知道球拍实际上是1.05而球是0.05。

  这个案例清晰的介绍了我们思考模式的特点,类似的思考模式已经潜移默化的自然融入我们的生活,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和所构成的社会会存在大量的“谬误”和偏见的根本原因
  所以,面临选择和决策时,往往无意识的受控于经验判断;除非当你觉察到有什么不对,开始着手考虑更为基础和通用的数据来证明经验模式的时候,你才会启动深思熟虑的模式。

  显然,董卓废立新君更多的是经验判断----董卓的第一次救驾使得董卓威重群臣,享受到了立威的好处;这就产生了锚定效应,就如武松打虎使得武松相信武力能解决一切问题一样;锚定效应的出现,就决定了董卓的决策的路径依赖:选择立威的方式,而非是正义来管理国家
  闪了 去觅食、

  大概牵涉到现实,我的帖子被从头版拿下来了,不过还是在映画天下栏目的推荐帖名录里


  写帖,在头版不是目的,写出精髓才是我的目的

  闪人 下午见
  咱们 继续写董卓

  记住 我写的东西都是原创,我绝对不重复别人的东西,而且必须是真知灼见,否则 我绝对不会浪费我的时间去写一些无用的东西

  关于董卓,很多东西可写,但是写的东西很繁琐,因为必须从基本的东西开始写起

  董卓之所以选择暴力立威的办法其实是因为能力不足,至于他本人的心理是两个

  一个是我前面所说的:董卓的决策是经验判断,就是因为救驾成功导致了强化了董卓的路径依赖---依靠折腾皇帝与都城来立威

  第二个原因就是:董卓是个军人
  一般说来,三国时代的群雄几乎都是军人---袁绍 袁术 董卓 何进 曹操 孙权;只有刘备不是真正的军人

  但是 为什么曹操与孙权成了气候,而其他的人都受制于军人出身呢?

  当然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一般说来,军人大多相信武力,最明显的例子是项羽;而一个军人能否成气候,关键的原因就是他能否跳出军人相信武力的心智模式
  所谓的心智模型就是我们的过往经历所形成的一些泛化的模型,以内隐记忆的形式存在,

  这些内隐记忆一般不以语言的形式表现出来,而是以情绪的形式,我们往往会感觉到一种不可抗拒的情绪压力,驱使着我们去做(或不去做)某件事情。

  心智模式是一把双刃剑,没有心智模式,我们就没有了理解世界的参照系,但难以改变的错误心智模式会成为我们的心智牢笼,有些心智模式干脆就是心智黑洞,什么都无法从中逃逸。

  大部分军人都很难从心智模式里面跳出来,所以,最终变成了心智黑洞,任何行为都无法跳出这个模式


  至于 为什么曹操 孙权 还有朱元璋能跳出这个模式---这需要强烈的目标意识与高度的智慧

  曹操为了实现自己的目标,连杀死自己儿子曹昂与大将典韦的仇人张绣都敢容忍,还有什么不敢舍弃的?

  刘邦为了自己的目标,项羽要烹杀自己的老爹的时候,刘邦居然谈笑自若,一点反应都没有,这是一般人做不到的

  但是 董卓就做不到
  前面说了 董卓为什么采取逆取的办法来立威--就是暴力立威的两个原因--一个是救驾造成的锚定效应,一个是军人出身

  咱们说说第三个原因:家庭出身

  董卓出身于庶姓地主家庭的"吏家",然而父亲死后其实就是无官的平民家族.在等级制十分分明的东汉时代,这个出身特点导致了士族集团对他的轻蔑和敌对;后来的刘备在十八路反王会盟反曹操的时候, 不是因为战功而是因为皇叔的身份才捞到了一个没靠背的矮凳子坐、、

  后来,就以平民的身份参军,后来依靠战功一步步提拔---士兵出身,这又是他日后与士族清流对立的一个导火索.
  在东汉士族门阀势力强大的时代,一个出身低微的武人,是永远不可能到达权力中心的,充其量九卿的执金吾之类就不错了,太尉?

  别想,没钱也没门第

  执金吾---就是刘秀所说的 “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执金吾,位同九卿,为守卫京师尤其是皇城的北军的最高统帅。更为通俗的讲,基本上类似于近现代的中央卫戍部队司令。

  就是说一个出身于社会最底层的人是不可能进入高层的,最多是一个武将
  倒是后世有一个混混当上了太尉---高俅,但还是被文官看不起,因为不是进士出身

  宋徽宗为了提拔高俅,还是费了心机的。那时候重文轻武,文官那怕是小小七品知县,也要三榜进士,高俅显然不够格,只好走武官的路子。

  而当时武官提拔要有边功,于是就把高俅安排到西北边防军刘仲武的手下,锻炼镀金。、

  皇帝安排的人,刘仲武不可能把高俅派到前线枪林弹雨中去刺刀见血。也是高俅命好,刚去就赶上西北军队大捷,收复了青海河湟地区,捷报传来,徽宗在宫中举宴庆功,犒奖三军。因此高俅大概才去半年就有了军功章,踏上了台阶,小步快跑,很快就官至太尉,开府仪同三司。---这种提拔的办法现代社会也在使用,比如被美国佬炸死在朝鲜的那位,年纪轻轻就呆在司令部,而非是战争的第一线,目的就是军功;要是不被炸死的话,人们或许相信,他凭借一把手枪就打下了美国佬的飞机

  所以,在某种程度上,高俅成为地方军阀,跟高俅差不多,也是以‘军功’---无论军功是真还是假
  东汉,士族门阀势力十分强大,堵塞了董卓这类底层人士的晋身之路,必然导致董卓与士族之间的矛盾,就如现代人仇视官二代一样

  这导致了董卓的短视,就是不知道士族对于自己治国的作用---所以,董卓从头到尾,就没有一整套最合适的办法,而是采取最不合适的办法:逆取

  而董卓本人根本就跳不出武人与底层草民的视野:过度相信暴力

  咱们来看看 曹魏政权是怎么拉拢士族的
  曹操曾被宦官曹腾收养,所以他在初期基本上是属于宦官集团的。这就使曹操在初期处于很不利的地位,因为在东汉末年的宦官外戚相争中,本来属于中间力量的士族已经跃于统治地位,曹操的宦官集团背景使他在初期不得不依靠其他的力量崛起---曹操不可能依靠宦官集团,因为宦官集团的作用只能在朝廷与内廷里面,也不可能依靠士族,因为士族本身是看不起诸如 曹操 董卓这类出生低微的人的
  所以,曹操只能依靠家族力量---曹氏家族和曹操的本家夏侯氏的家族力量是曹操在讨伐董卓的战争中成为一支独立的力量,

  但是这时曹操还没有一个稳固的社会基础。继而,在讨伐黄巾军的战斗中,曹操收编了对它具有决定作用的青州军并逐渐占据了他的根据地——山东地区(兖州)。
  这时的曹操,已经成为一支有实力的地方力量,于是开始得到部分地方士族地主的支持。
  曹操要进一步发展的话,有两种路线供曹操选择,即

  第一 依靠士族地主;当时的上层士族要求在政治上维护他们的既得利益和“正统”的统治秩序,在经济上保护他们土地的占有。

  第二 依靠中下层人民(农民和中小地主)的力量。中下层民众要求安定的社会环境,要求发展生产;

  如果依靠中下层人民,曹操可以也必须在经济和军事上得到发展,但是无法通向士族掌控的中央政权;

  如果依靠士族,虽然理论上打通了通向中央政权之路,但在士族中的地位,曹操永远及不上四世三公的袁氏。
  起兵之初的曹操选择了与刘备差不多的道路---依靠中小地主和下层民众为主,同时拉拢本地士族的方针。

  具体体现就是用人

  第一 在重用曹氏、夏侯氏宗族的同时,提拔农民起义出身的许褚等将领;
  第二 用人上“唯才是举”,但又不忘拉拢荀彧、郭嘉、程昱等不得意的本地士族。

  但这时,多数士族贵族对曹操还是怀有敌意的。
  在既定的方针之下,曹操实行屯田,从而取得了相对富足的生产和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迅速强大起来。

  在这时,出现了一个新的机会,使曹操势力得到迅速的膨胀,但从更长远来讲,也改变了他的社会基础

  这个机会就是汉室的危机--危机危机,就是对于有的人来说是危险,而对有的人来说就是机会了,因为可以浑水摸鱼,几家欢乐几家愁啊---汉室的危险就变成了曹操的机会了

  曹操借汉室的潦倒,取得了胁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地位。于是,许多具有浓厚忠君、正统思想的士族地主不再如此强烈的反对曹操,

  如司马懿,虽然之前数次接到曹操邀请都称病不出,但在胁迫下还是出仕,

  又如孔融,虽然始终反对曹操势力,但在正统思想下还是被迫依附曹操。

  当然,当时还存在着大量的反对曹操的士族力量,他们大都投靠了袁绍,也有的投奔江东孙策、荆州刘表或者西川刘焉
  这时的曹操,虽然对士族地主取得了控制而不是依附的有力的政治地位,他的用人政策也仍旧是有利于中下层民众的“唯才是举”,

  但是,随着士族在曹操势力中的成分越来越大;随着官渡之战统一北方后大量原属袁绍的北方士族的依附;特别是随着曹操集团中原先起于贫民或中小地主的势力与士族地主的合流,曹操就必须面对士族地主之间、士族地主与非士族地主间、地主阶层与原农民起义军将领、北方士族与部分南方士族(收降于荆州)的各种矛盾,他的政策必然越来越着重于士族地主,曹魏政权也就逐
  渐由代表中下层民众改为代表士族地主的利益的了

  这一转变的重要转折点当然是赤壁之战!

  在赤壁之战以前,曹操的力量如日中天,他所依恃的军功地主和经济力量还足以压制士族地主的抵抗情绪,

  而官渡之战击败了北方士族的最大代表袁氏势力,也使曹操对士族阶层有绝对的控制权。

  但是,赤壁之战的惨败使曹操的力量受到很大的打击,数十万精兵的损失在当时人口锐减的环境下很难补充,甚至在相当的一段时间里,曹操几乎失去了对北方的控制权(马超、韩遂因此得以占领潼关以西)。

  于是,曹操不得不依靠士族地主来维持他在北方广大地区的统治,他处理士族所带来的各种矛盾时,也不像战前那样自如。因此,曹操的政策方针,迅速由对外转向对内,用人方针也从“唯才是举”变成“德才并重”,这体现了曹操忙于应付士族地主、庶族地主和广大民众间的各种矛盾以及对士族进一步的妥协。在这以后,曹操的对外战争已经不是统一战争,而是对某些战略要地的争夺,由战略进攻转入和战略防御。
  从赤壁之战到魏国建立的十余年间,以曹操为代表的,出身于中小地主和贫民的军功地主和士族地主之间进行了长期的较量,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曹操称王】由于曹操实施的政策还是偏向于军功地主,士族地主担心如果曹操代汉,会危及他们的地位,所以,士族们千方百计地希望将曹操的势力限制在权臣—外戚(献帝娶曹操女为后,所以曹操是外戚,跟隋炀帝杨坚的位置一样)一层。

  当曹操企图称王时,士族们开始意识到曹操有代汉自立的企图,这当然是他们所不允许的。于是当时出现了激烈的政治冲突,甚至连曹系的重要谋士荀彧都因反对其称王而被杀。

  斗争的结果是曹操在称王问题上取得了胜利,但他也认识到想要进一步代汉称帝会面临士族们更大的阻力,势不可行,只好自嘲地称自己为“周文王”,放弃了称帝的念头。

  【继承人问题】在曹操的诸多继承人中,曹昂早死,曹熊多病,曹彰并无政治才能,曹植虽然聪明,但并没有在士族中建立自己的势力,只有曹丕是代表士族利益的政治力量。于是,士族地主们在曹魏的继承人问题上积极支持曹丕,陷害曹植,最终帮助曹丕取得了王位继承权,也就确保曹魏能够成为士族地主的保护者。
  曹丕继承曹操王位,标志着曹魏势力从依靠军功地主,控制士族转为依靠士族进行统治。

  不过在当时,曹丕想要代汉还是有相当的阻力的。于是,曹魏实施了九品官人法,从法律上将士族地主的出身与政治地位结合在一起。

  这样,曹魏终于取得了北方士族的一致支持,代汉称帝的条件成熟了。

  魏国建立之后,在魏文帝曹丕和明帝曹睿的统治下,政治上取得了暂时的平衡。不过这种平衡很块被蜀汉的北伐所打破,北方士族大地主的代表——司马氏借蜀汉的北伐掌握了魏国的军权,开始形成独立的政治力量,而在魏明帝死后,有很快地夺取了政权。于是,卫国的军政大权都被司马氏掌握,北方士族地主从依附曹魏以影响中央政权逐渐向直接掌握中央政权发展
  司马氏掌握政权之路要比曹操平坦得多,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本身是士族阶层的代表,容易得到士族地主的支持。

  到了司马昭掌权时期,基本上只有曹氏和夏侯氏宗族以及其门生、食客等人还在支持着曹魏政权,各地各阶层的士族地主基本上已经站到司马昭一边。

  此时,司马氏代魏的内部条件已经成熟,不过魏国在外部还面临着吴和蜀汉的夹击,如果急躁的代魏称帝,很有可能导致内部的混乱从而使吴蜀有可乘之机。

  于是,司马昭积极策划消灭较为贫弱,也是对魏国威胁最大的蜀汉政权,为称帝铺平道路。

  公元263年,司马昭派钟会和邓艾灭蜀,破除了外部势力对魏国的东西夹击之势,单独的吴国这时也处于黑暗混乱时期,无法对司马氏构成威胁。于是在264年司马昭去世之后,司马炎(晋武帝)立即代魏称帝,建立了西晋,进而于280年灭吴,确立了士族地主在全国的统治。

  纵观代表中央政权的曹魏势力的发展和衰落,其实就是从东汉末年开始的士族由在宦官和外戚的夹缝中生存,到成为中央政权的主要支柱,再到直接掌握中央政权这一过程。主要代表中下层地主利益的曹操延缓了这一过程的完成(主要指消灭袁氏),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士族政治逐渐发展已经成为必然,曹操无力扭转这一局面。曹丕称帝后,建立起一士族贵族为主的、军功地主和士族地主的政治联盟,但随着司马氏的兴起,士族地主继续发展,逐渐将军功地主排斥或者同化,士族对国家的直接统治在曹魏的废墟上建立起来。
  咱们看看 曹魏政权的形成与灭亡与士族势力休戚相关---其实 吴蜀两国存亡的本身也是与士族势力相关的

  首先就是被代表士族势力的司马集团给灭掉了

  其次是士族势力在内部的影响;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终结于三国,其实这三国在东汉末年并非条件最优,他们能从逆境中取得成功,归根到底是很好地利用了自己可以依赖的社会基础----魏得天时,吴得地利,蜀得人和。

  魏得天时,是指曹魏通过控制中央政权得到以中原士族为代表的贵族集团的支持,这是一个以正统思想为主的势力。它代表的是统一全国的政治力量。

  吴得地利,一方面是指吴国有长江天险,此外,更重要的是指孙吴以江南士族为统治基础,而江南士族是一些依附于本土的贵族集团,依靠他们,便可以在江东建立起稳固统治。

  蜀得人和,主要指刘备得到在人口中占大多数的农民阶层和中小地主的支持。刘备起于微末,这便决定了他的政策更能代表下层人民的利益,这便是刘备长期博得仁义之名的原因,此外由于刘备在政治上取得了特殊的身份,又使得他和部分士族地主建立了良好的关系,这便是刘备能够从布衣一跃而至帝王的社会基础。
  对于魏蜀吴三国来说,无论哪一方都离不开士族的支持

  为什么离不开士族的支持?

  其实 不是他们的势力强大,这点很多人想不到---而是因为他们对于知识的垄断

  换句话说,古代不同于现代,知识的获取是一件奢侈的事情;即使是我父母这一辈,能识字的都很少

  比如说,我父亲,小学二年级没念完,就是一个秀才了,小时候,左右邻居春节写对联,就是找我父亲 ;甚至写信 念信都是我父亲的事情
  正因为读书是奢侈的事情,所以,读书人必须出自有钱人,

  而当时的有钱人基本上是豪门大族 或者是与此相关的人;

  所以,即使是曹操的唯才是举,也招揽的大多是武将,而非是文官,许褚就是武将;而知识分子大多是文官,基本上都是世家大族出身

  任何一个政权是离不开知识分子的,而知识分子是跟经济相关的,就是说有钱人才能读书

  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 后面的门阀制度被消灭的原因: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经济的繁荣,经济繁荣导致了知识垄断被破除

  知识没有垄断性,那么世家大族就失去了占据社会优势的基础
  依靠知识的垄断,豪门大族就掌握了社会资源,

  东汉时期,士人主要通过察举、征辟出仕。

  被举、被辟的人成为举主、府主的门生、故吏。门生、故吏为了利禄 ,甚至不惜谄附、贿赂以求固结。大官僚与自己的门生、故吏结成集团 ,以增加自己的政治力量 。

  东汉后期的士大夫中,形成了一些累世公卿的家族。这些人都是最大的地主,而且世居高位 ,门生 、故吏遍于天下 ,因而又是士大夫的领袖。

  所谓门阀大族,就是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上具有这些特征的家族。

  东汉时期选士首先看族姓阀阅,所以门阀大族的子弟在察举、征辟中照例得到优先。门阀大族是大地主中长期发展起来的一个具有特殊地位的阶层。当政的外戚、宦官都要同他们联结、周旋。门阀大族在本州、本郡的势力更具有垄断性,实际上统治了这些州郡。
  关键的地方是对知识的垄断--就是说穷人读不起书,能读书的只能是有钱人,而读书人就垄断了官场资源,不识字,你根本就当不了官

  通过官场资源就垄断了社会资源

  有了社会资源就有了钱,自己的孩子就能继续读书

  很多人将世家大族的理解其实是完全错误的--这是经济发展的产物;我看遍了几乎所有的历史学家的书籍,好像没有一个人想到世家大族存在的土壤在哪里

  都知道是经济的产物,但是都不知道他们的形成根本 其实是知识垄断
  这里有一篇文章 就是说世家大族是怎么被灭亡的

  ================================
  门阀士族势力盛转衰的原因

  士族庄园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它的生产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士族地主奢侈腐化生活的需要。因此,自从它生成的那天起,就不断受到主张中央集权的封建主及执政大臣的打击。封建君主专制对士族历来都是采取宽容,又限制;保护,又打击的政策,这也是中国封建统治的一大特色。如晋武帝司马炎,他本身是河内温县大士族出身,在篡权称帝后,名义上他代表了世家士族的意愿。

  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或不同派别士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削弱了士族势力的发展。西晋时期的“八王之乱”,引发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之战;东晋时期的侨姓与吴姓士族之争;荆州与扬州士族纷争;中央与藩地之争等,使许多有名的族姓都在士族之间的互相廝杀中被诛灭或削弱。

  门阀士族制度本身的腐败跟士族走向衰落有直接关系。

  士族虽拥有巨大的财富,但在完整自然经济,社会不具备扩大再生产的条件下,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使士族地主不敢轻易把资金向商业转移,他们拥有大量财富,在剥削广大人民的同时又腐蚀了自身。同时,门阀士族自身的贪欲和权势欲的恶性膨胀,又造成了排他性和极端倾向,使自身走向反面,从而不断走向腐败和孤立。

  排他性主要体现在维护士、庶的等级界限,保证对权力的垄断;但结果事与愿违,这既加速了自身的腐败,又扩大了对立面而日益陷入孤立、虚弱的境地。士族势力的衰亡不可避免,一方面固然是自身腐败,丧失了统治能力;另方面是门阀士族统治日益激发了阶级矛盾,这些矛盾和地主阶级士、庶内部的矛盾联合楸杀,削弱了士族势力,加速了其衰败的速度。

  唐末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是门阀士族制度衰亡的直接原因。“安史之乱”中,士族遭到沉重的打击,一部分士族流离南迁,使原来的经济基础遭到严重破坏,凄惨地衰落下去。

  这篇文章将世家大族的衰亡归结于自身的腐败与地主阶级内部的庶族之间的矛盾

  但是还是没有说到根本问题

  地主阶级怎么会有庶出的呢?

  就是因为 老百姓有钱了 能读书了---有钱就是地主啊,这是积极分子导致的,能读书就是打破了世家大族的垄断、

  至于 为什么在东汉之前没有出现世家大族?

  其实 有类似的阶层,就是贵族---项羽不就是贵族出身吗?
  就是因为 老百姓有钱了 能读书了---有钱就是地主啊,这是积极分子导致的,能读书就是打破了世家大族的垄断、
  =============

  这句话 打错了 应该是

  就是因为 老百姓有钱了 能读书了

  有钱就是地主啊,生产力发展带来了经济的繁荣,底层的老百姓开始渐渐有钱了

  能读书就是打破了世家大族的垄断、
  我为什么特别强调知识的力量?

  关键的原因是知识能让你跳出自己的生活圈,还有自己的生存环境所形成的思维模式

  任何人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环境,而正是这个生态环境形成了相对稳定的思维模式--这就是我前面所说的经验判断性模式;

  这种模式是大多数人的思考模式,注意 我这个观点不同于明月照青楼所说的感性,很多人其实也是理性判断,但是他的思维模式不会超出自己的生存环境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