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华夏,时盛岁新。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光影世界》特别推出“光影中国,光辉岁月”系列专题,重温经典国产电影,细数75载光影故事,与新中国一起追梦,在光影故事中,感受峥嵘岁月,镌刻光荣梦想。
《祝福》是1949年后,中国的第一部彩色故事片,它的影史地位早有公认,大卫·波德维尔所著《世界电影史》中形容它:“展现了华丽流畅的制作风格,包括精心制作的室内景和色彩丰富的摄影技术。”
电影改编自鲁迅同名小说《祝福》。这篇小说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文章以底层人物“祥林嫂”为主人公,以深刻犀利的文笔,道尽了一个女人极其悲惨的一生。在这篇小说诞生32年后的1956年,鲁迅逝世二十周年,桑弧先生将祥林嫂的故事搬上了大银幕。
故事发生在辛亥革命之前,在浙东的一座偏僻山村里,住着一个丧偶多年的寡妇,她被当地村民称作“祥林嫂”。
丈夫死后,家里的“棺材账”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狠心的婆婆决定卖掉祥林嫂,以此偿还债务,顺便为家中次子赚下娶亲钱。祥林嫂得知此事,不得不离家出走,逃往鲁镇,去鲁四老爷家做起了佣人。谁知婆婆一行人还是找到了她,将她绑了回去。
祥林嫂以死相逼,但还在一片吹拉弹唱中,强行被按着拜了堂。幸运的是贺老六为人善良忠厚,待她不薄,儿子阿毛的出生则令祥林嫂些许体会到生而为人的难得幸福。好景不长,丈夫和儿子接连死亡,彻底将祥林嫂的人生推向谷底。
她被婆家赶出家门,只能再次投奔鲁四老爷家做佣人。在那个闭塞的旧社会,女人丧夫丧子,总不免被外人惯以“丧门星”“晦气”等一系列无端指责。
久而久之,祥林嫂被孤立了,再没有一个人搭理她。她被鲁四老爷扫地出门,渐渐变成了乞丐。在一个众人互相说着祝福语的大年夜里,祥林嫂孤独地死在了街头……
在1956年的中国电影界,《祝福》创造了一种文学作品改编的范式,创作者在其中寄托了艺术对现实的超越感。电影上映后,在国内外获得好评,于1957年获得第十届卡罗维发利国际电影节特别奖,1958年获得墨西哥国际电影周银帽奖。2005年中国电影100年之际,《祝福》入选中国电影百年百部名片,白杨主演的祥林嫂也成为中国电影百年百名经典银幕形象之一。
2020年,4K修复版影片《祝福》在上海国际电影节重映。时代的语境和时间的痕迹清晰地留在电影《祝福》里,但对当代观众来说,“重新观看《祝福》,依然能够感受到它的严谨、精炼、凝重、尖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