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档呼声最高的电影《维和防暴队》票房已破4亿。这部由黄景瑜、王一博、钟楚曦领衔主演的电影,取材自中国维和警察的真实维和行动。
电影上映后,联合国新闻中心官方微博号、国家移民局官方微信公众号等纷纷发文推介影片,更为原型群体“中国蓝盔”点赞:“从戴上蓝色贝雷帽那一刻起,他们就决心为世界和平远赴万里,勇毅前行、坚守异乡。”
中国维和部队,是根据联合国决议建立的跨国界的特种部队。维和部队的战士,头戴天蓝色钢盔,或者是蓝色贝雷帽,印有联合国的英文缩写“UN”,臂章上有“地球和橄榄枝”的图案。
在创作剧本的过程中,主创团队查阅了大量真实资料并邀请了多名原维和警察作为顾问全程指导、把关。影片中的故事和细节也取材自真实的维和任务。
和大家熟知的一般军人、警察不同,维和警察只能携带轻武器,且始终保持中立,坚持非自卫或履行授权不使用武力的原则这一桥段也被放入电影之中。所以在电影前半段中,黄景瑜和王一博等一众维和警察在执行任务时,面对暴乱分子的疯狂围攻,被火烧、被烟雾弹、汽油瓶打,却严格遵守“最低限度使用武力”原则,用血肉之躯保护受伤平民。
剧组根据实际情况,搭建了断壁残垣的楼宇、脏乱不堪的贫民窟、以及高脚屋等场景,同时,影片中,维和部队的车辆,就是中国维和警察防暴队在实际执行任务时使用的真实装甲车,头盔、防弹衣、警务腰带等,也都是1:1还原。
而电影后半段最扣人心弦的“护送人质”,也是取材于中国维和警察解救人质的真实事件。总顾问林志干警官表示,他曾经两次赴海外参与维和任务,影片中改编的这一段“是最危险的一次行动”,当时在任务区,那个国家机器瘫痪了、社会局势失控了,我们的中国维和警察,需要突破重重的路障以及随时面临的冷枪,同时还要解救和护送人质。
电影展示的仅仅是冰山一角。直到今天,中国“蓝盔”依旧在南苏丹、黎巴嫩、刚果(金)等很多国家的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履行使命。在现实世界里,造成中国维和部队人员牺牲的不仅有横飞的炮弹,还有疟疾、高温、地震等各种危险与灾害。
32年来,火线旁、密林处、废墟中,哪里有任务,哪里就有中国维和军人迎难而上、不畏艰险的身影……中国“蓝盔”在遥远的异国他乡,忠诚履行使命,用实际行动书写着大国军人的血性与担当,为维护世界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坚定的中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