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笑真的是很费劲的一件事


本文系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系授权
作为国庆档唯一一部喜剧电影,《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评分上来了,票房掉下去了。


这几年开心麻花电影的口碑,没有最低,只有更低。暑假上映的《超能一家人》,对于喜欢开心麻花的粉丝来说,是一种摧枯拉朽式的伤害。
有位网友看完《超能一家人》后评价了12个字:如坐针毡,如鲠在喉,如芒刺背。豆瓣目前3.6分的评分,真不冤枉。


《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跟在《超能一家人》后面上映,宣传也是左右为难。再打“开心麻花”的招牌,快要引起逆反心理了。更不敢提这也是一部翻拍片,原版是西班牙电影《篮球冠军》。
拿演员说事吧,魏翔作为男主,肯定不如沈腾能扛票房,就算沈腾来了观众也得掂量一下,被“忽悠”了几次后,“含腾量”这个标准也不好使了。


压低期待,加上低调宣传,《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的口碑目前看来算是过关了,豆瓣7.0的评分也是近几年开心麻花的最好成绩。只是半个月过去了,票房累计1.4亿,只有《超能一家人》的一半,跟同期的其他四部热门影片相比,票房也是垫底。
凭心而论,这部电影确实不差。有篮球的热血,虽然确实没那么沸腾;有适当的煽情,但也没有滥用煽情;男主在片里自嘲“魏翔演戏用力过猛”,其实也还好,女主才是用力过猛的那个。


故事的主角中,篮球队的成员们是一群特殊人群,有智力障碍。影片也真的启用了三位患者作为演员,拍摄了整整8个月,过程可想而知,没那么轻松。
电影的后半段,尤其是当片尾花絮彩蛋放出来的时候,看到几位患者在父母的陪同下,面对镜头,面对拍摄,去完成复杂度如此之高的一部电影,打分的时候,真的很难不掺杂感情分在里面。


很多人讨论,开心麻花是不是离开沈腾就没前途了?毕竟艾伦和常远当主角的片子观众都不太买账,魏翔能否扛起男主这个重担?
从《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来看,魏翔的演技是没问题的,喜剧最难把握的火候,魏翔也比上一部《这个杀手不太冷静》表现更为成熟。只是跟沈腾比,魏翔更像是努力型选手,少了那么点浑然天成的喜感。
讲真,喜剧很难。如果把《好像没那么热血沸腾》看作是一部剧情片,不会令人失望。但非要带着喜剧的标准评判它,好像也没那么搞笑。


灵光乍现的搞笑容易,但把搞笑当成一个持续的任务去生产时,心态就完全不一样了。开心麻花的困境也在于此,草台班子时,一群合适的人在一起怎么着都好笑,但资本来了,票房压力来了,可持续的流水线KPI来了,重压下的幽默怎么看都有点苦涩。
原创剧本跟不上,持续不断购买国外版权就是重压下的应对方式之一,本土化改造无论成功与否,都有走捷径的嫌疑。
同理,演员的表演也是,重压之下就会“用力过猛”,太想让别人笑,反而让人笑不出来。


不光是开心麻花难,搞喜剧的都不容易。喜欢搞笑的邓超拍喜剧不叫好,拍运动题材的乒乓球,评分一下子就上来了。以迷你喜剧火出圈的大鹏,拍喜剧电影口碑也一般,但拍运动题材街舞,口碑票房双丰收。
《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说它是个运动题材电影,似乎也没毛病。
但娱乐娱乐,能让人乐呵的,永远不缺观众。所以再难,也会有前浪翻滚,后浪追逐。希望国内的喜剧圈,都放下包袱,也放下浮躁,别让“搞笑”仅仅成为一门生意,更别让“搞笑”变成一种负担。


上荔枝云集
买江苏名品
荔枝云集
  让生活更美好!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