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见,李可乐》,精准投射催泪弹


本文系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系授权
宠物和亲情,是《再见,李可乐》打的明牌,是早已埋伏好的泪点,是预料之中的很好哭。


去阿勒泰滑雪是高中生李妍的生日愿望,父亲李博宇带着女儿踏上了圆梦之旅。蓝天和雪山之间,父女俩自由滑行,快乐如精灵。
生活的残忍,在于美好和噩梦之间毫无预兆地断层,为了救女儿,父亲遭遇意外,失去了意识。
一边是每天高额的医药费,一边是冰冷的医学判断,抢救已无价值。母亲潘雁秋忍痛做出了决定,签字拔管,终止了抢救。这个决定,成为了横亘在母亲和女儿心中的一根刺,多年后一直无法释然。


送走父亲的当天,一只小黄狗突然出现在了母女俩的面前。它好像带着使命和目的,认定了李妍这个小主人。李博宇走了,李可乐来了,仿佛一种约定,完成了一场陪伴接力。
更神奇的是,李可乐不仅提供陪伴,它在母女俩生活打结被缠绕的时刻,总是能奇迹般地提供帮助。李博宇留下的串串店,发洪水时电线掉落,是李可乐及时跳起关掉了电闸,救了两人一命。
串串店生意不好,母女俩想破头试不出原有的配方时,是李可乐带着李妍找到了调料店,还打翻可乐到锅里,凑齐了配方。李妍和母亲吵架,离家出走去男同学家过夜,李可乐守着李妍一整夜,护她周全。


李博宇这个父亲的形象,在李可乐到来之后,反而日渐清晰起来。他对家庭的责任,对女儿的宠溺,对事业的热爱,在因缺失而不断被回忆的光景里,闪烁着温情的余光。与其说是宠物让观众泪崩,不如说是父亲爱的延续,让人共情动容。
母亲潘雁秋的形象也有自己的层次与后劲。面临巨大的伤痛时,她必须扮演那个冷静理性的角色,从此也背负起女儿长达数年的怨恨。串串店开不下去的时候,也是她辞掉了老师的工作,支棱起亡夫的小店,留住了女儿的念想。


从最初的不同意收养李可乐,到街头暴揍偷狗贼,这个话不多、总在默默填坑的母亲,多年后女儿才了解到,她也有自己的伤口要修复。
母女俩真正的和解,是在李可乐生命的最后一程,她体悟到了爱不是固执,而是放手。这次签字的重担,李妍不再让潘雁秋来背负。


全片虽然情节都在意料之中,但演员的流畅表演,让观感很舒适。吴京放下拳脚,演一个敦厚的父亲,终于把“爹味”放对了地方。闫妮放下了《学爸》里的阴阳怪气,克制隐忍的表演反而更有韵味。
谭松韵的童颜还是很抗打,饰演高中生并不违和。《喜剧大赛》里脱颖而出的蒋龙,用实力证明了电影他也可以,怼脸拍的神情细节很有感染力。


《再见,李可乐》说到底是一部疗愈电影,生命里总有些沉重的伤痛与告别,面对起来会很困难。大概率我们不会遇见一条叫李可乐的狗,但可以选择两小时的沉浸式观影,在年底这个节点,郑重地怀念,郑重地告别。
同时还可以选择相信,相信真正的爱永远不会消失,而是在宇宙中流动,终有一天,它会通过别的方式,重新回到你的身边。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