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系原创首发,转载请联系授权
高产如大鹏,从年初霸屏到年尾。大年初一看《无名》,三月看《保你平安》,暑假看《热烈》,开学看《第八个嫌疑人》,年底还有个收官之作《年会不能停》。
好人也演了,坏人也演了,啥也不演光干导演也挺棒,总之如果让大鹏来写个年度总结,洋洋洒洒真可谓是丰收的一年。
《年会不能停》里胡建林这个角色,毫无疑问要被划分到大鹏的“正义宇宙”里。“土老帽”带着90后“小透明”和加班狂“老黄牛”整顿职场,想想都是一部爽剧。
剧本创作团队应该都是喜剧界的“老炮”,擅长把社会热点包装成各种“梗”融在电影里,密度大、影射强。片尾那句“纯属虚构,切忌对号入座”怎么看都有点内涵。
“对齐一下颗粒度”
孙艺洲饰演的中层皮特,典型的站队型员工,见风使舵,喜欢拖着员工下班后蹦迪喝酒,口头禅是:对齐一下颗粒度。这句话属于典型的互联网“黑话”,愣是把“同步信息”这种简单的意思,说成了大家听不懂的样子。
连老实巴交的胡建林听久了,都学会了“矩阵”“闭环”这一套话语体系。天书般地说了半天,实际推进为零。
“广进计划”
让职场人闻之色变的“裁员”,互联网公司美其名曰“优化”,甚至能取名“广进计划”,谐音梗,财源广进嘛。公司遇到资金困难,有两个选择,一是裁员30%,二是全体降薪20%,如果你是老大,该怎么选?电影中李乃文主演的高管力推方案一,实际操作过程中变成了排除异己、权力洗牌。老实人胡建林认为应该选第二种,大家共克时艰。
但现实中大部分公司还是会选方案一,因为裁员能让剩下的人更加卖命干活,降薪只会让所有人都陷入抱怨。
“领导不走我不走”
白客饰演的“老黄牛”马杰克,是个被充分驯化的职场人。领导不走我不走,领导走了我也未必走。想想免费的水电网,还有茶水间健身房这些福利,只有加班,才能“占尽公司的便宜”。对领导,从不质疑。
有人问:胡建林为什么能当领导,马杰克回:谁有能力谁当领导。被反问胡建林有啥能力,马杰克又说:他都当上领导了,说明他有能力。你看,逻辑完美自洽。
“背锅的都是外包的”
潘怡然是新生代职场人的“嘴替”。不是985毕业,只能以外包形式进公司。因为不会来事,不懂圆滑,干了好几年还没转正。平时苦活累活没少干,但升职加薪都是正式员工的,出了事背锅的都是外包的。
胡建林喂她正能量“鸡汤”,她直接反怼:要是有干货,谁愿意喝鸡汤啊?电影结尾终于转正了,但反手就是一封辞职信:世界这么大,我想去看看。五险一金,也束缚不了自由的灵魂,这很年轻人。
“当领导,有这三招基本管用了”
胡建林稀里糊涂坐到了领导的位置,被上级传授当领导的经验。第一招,遇事留点空间,话不要说得太明白,让下面人自己去揣摩,做得好是指挥得当,做不好是下属没领会到位。第二招,要有亲和力,对下属进行情感投资,好让他替你干活。第三招,转移战火,下属对领导不满,就让他们互斗。
当然这还是低段位的厚黑学,高层如徐云峰,放出的话就更狠了,“既然解决不了问题,就先解决提问题的人”,“历史的车轮驶过总要有人牺牲作为石子提供摩擦力”。
影片当然不是没有硬伤,爽剧的逻辑也经不起太细的推敲。
但作为跨年档的作品,能让职场人们看着“嘴替”狠狠吐槽一番,笑出声来,暂时忘记职场的疲惫,也算是值回票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