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不要给别人贴标签了,给自己贴更爽啊!


你好,我是李壹尘,一个极致践行读书、写作、跑步的践人。
点击下方关注我,然后右上角点击“设为星标”,能第一时间收到更新推送哦。
为什么我们习惯给别人贴标签,这种行为是好还是坏?
最近在读《社会心理学》,感觉非常有收获。尤其是,对“启发式判断”这个概念很感兴趣。
因为我们的大脑要在十分有限而宝贵的时间内同时加工众多的信息,所以,认知系统必须要快速而简单,就形成了专门化的心理捷径,这样的判断速度增加了我们生存的机会,却保证不了正确性。
简单来说,当我们碰到一个陌生人或事物,为了快速理解并记忆,大脑就会调动以往的经验,给他贴上一个标签。
根据地域、种族、性别、身高、国籍、专业、学历、穿着、收入等等,都可以划成不同的标签,让我们在不用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的前提下,了解他是什么样的人。
思维上的生物性目的,首先是保证我们能生存下去,其次才是保证我们的准确性。
当祖先们在原始森林,碰到一只从未见过的猛兽时,如果停下来仔细思考——这是什么动物?我能打过它吗?——恐怕早成了猛兽的盘中餐。
如果他根据猛兽的某个特征快速作出判断——它长得有点像狮子,力量大,不会爬树——就可以迅速爬到树上躲避,留下一条小命。至于这个猛兽是不是狮子同类,大可不必追究,反正他不考生物学。
我们给别人贴标签的时候,一定注意不要贴错,不要以偏概全,还是得全面了解才能作出决定。
比如说,我就是一个受害者,每次跟人介绍我是山东人,人家就会用一种怀疑的眼光看着我——山东人不都是大高个吗?你这个小土豆哪里蹦出来的?
每次看到这种眼神,我都气个半死,高你妹啊,武大郎不就是三寸丁吗?我长得矮给山东人丢脸吗?
其实,最常见的贴标签就是起外号,尤其是我们上学时,经常会有胖子、瘦猴、如花等外号,叫的人兴高采烈,被叫的人垂头丧气。一旦被人起了外号,整个学生生涯都很难洗掉。
所以,不要轻易给人贴标签,起外号,也不要给自己贴上坏的标签。
有些人会给自己贴上内向、自卑、不自律、废人等标签,这样的心理会影响自己的行为,最终自证预言——我果然是个XXX的人。
比如说,我以前不擅长开车,也不是不擅长,而是被打击到了,给自己贴上了这样的标签。
原因是初中时我跟老妹一块学摩托车,老妹开车冲进了麦子垛,再也不敢学了;我倒是没冲进去,而是挂不上档,离合总是松的太快,要么憋死要么猛蹿出去。
老爸说我俩都不是开车的料,我俩也这样以为的。所以,我一直没学驾照,而是让媳妇去学,理由就是我不擅长开车。
后来媳妇怀孕,无奈之下我才鼓起勇气去学驾照,没想到教练说我很有开车的天赋,所有坐过我车的朋友也说我开的很稳,因为我性格沉稳,所以开车很稳,遇事不慌,不跟别人置气。
你看,本来我给自己贴上了“不擅长开车”的标签,结果却证明——我能开的很好。
其他方面也是如此,我本以为自己内向社恐,现在却发现我只是喜欢独处;我本以为自己拖延症晚期,现在我却完全摆脱了;我本以为自己不自律很废,现在我却能持续写作阅读和运动。
所以,不要轻易给自己贴不好的标签,不要给自己设限;反过来,我们要给自己贴上好的标签,更能鼓舞我们。
比如说,我写了70多天,有时难免会排斥写作,这时就会想到给自己贴的标签——“我是一个作家”,然后就会思考——一个作家应该怎么做?是玩手机还是坚持写作?
答案很明确,当然是继续坚持写作。
同样道理:
当我不想跑步时,就会想:一个爱健身的人会怎么做?
当我不想读书时,就会想:一个爱读书的人会怎么做?
当我想玩手机时,就会想:一个爱上进的人会怎么做?
当我心烦气躁时,就会想:一个冷静的人会怎么做?
……
其实,这就是《掌控习惯》里面说的——行为改变的三个层次:改变结果,改变过程,改变身份。

改变身份,就是改变自己的信念:我们的世界观,我们的自我形象,以及我们对自己和他人所做的判断。
研究表明,一旦我们完全认同自己身份的某个特定方面,我们就更有可能如此这般的行事。
因为年复一年,我们对自己讲述同一个故事,我们就很容易陷入这种心理定式,并信以为真。这就是自证预言。
所以,多给自己贴上正面的标签,是一件很爽的事。
共勉。
////////
欢迎点赞,在看,转发给我鼓励~
今天是公众号日更第73/1000天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