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篇·千万别再追求“干货了”



文章编号231018

现在网上各种“干货横行”,很多读书会和社群从书籍中抽离出“干货”吹嘘叫卖,形式多种多样,有短文笔记、思维导图、视频音频等。
另一方面,读者大肆追捧各种干货,什么“一本书讲透一个领域”、“每天5分钟学会一个知识点”……大家恨不得把读完一本书的时间,从几周缩短到几天、几个小时甚至几分钟。
这些“干货”的共同点是什么?能够帮你节省时间、节省脑力。
一本书太难,看不懂?没关系,我们给你讲解拆解,几分钟就让你明明白白。
读完一本书记不住,怎么办?别怕,我这里有各种思维导图、脉络图,让你一看就记住。
怎么样,够不够贴心?够!有没有用?嗯,这个嘛就不好说了。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搞清楚——什么是干货?干货和原书有什么区别?
什么是干货?
“干货”一词,最早是农牧业词汇,泛指用风干、晾晒等方法去除了水分的调味品、食品。(来自百度百科)
“干货”用在教育领域,有案可查的是2002年徐小平所著的《图穷对话录》,说要给咨询者提供有价值的思想。
多年之后,干货横行,随便一篇文章或视频都敢说自己“干货满满”。
其实,干货这个词真的很形象,把一本书的知识榨成“干货”,就像是把鲜鱼晒成咸鱼干,水分去除了,性质变了,口味也变了,完全成了两种食物。
如果你说自己喜欢咸鱼干,那是口味问题,不必讨论;但是,如果你说“咸鱼干才是鱼的精髓”,那简直是无稽之谈。
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一万小时定律”你应该听过,出自格拉德威尔的《异类》一书。这个定律是怎么演化来的呢?
源头信息:西蒙提出的十年定律,意思是要在任何领域成为专家至少要十年努力。
二手信息:埃里克森基于西蒙的研究成果,提出刻意练习,还算比较靠谱。 
三手信息:格拉德威尔提出一万小时定律,信息已经严重失真了。 
四手信息:各路自媒体或成功大师根据自己经验解读的一万小时定律,得出只要努力就能成为大师的结论。
从“至少十年努力”到“一万小时定律”,格拉德威尔把信息简化,水分去除,把“湿货”变成“干货”,从而把《异类》变成了畅销书,也让一万小时定律变得人尽皆知。
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学术著作逻辑严谨,用词谨慎,不会用完全肯定的语气;而谣言就非常简单,用词夸大,把胸脯都拍烂了“告诉你我说的都是真的”,所以传播广泛。
所以,把书变成“干货”,就是脱离了上下文,脱离了推论过程,没有了适用边界,最后只得到一个抽象的观点,把知识变成了信息,变成了两码事。

追求干货有两个误区:一、以为得到书的精华就是读书;二、痴迷收藏干货。
有些人读了些干货就认为自己掌握了很多知识,经常在评论区留言——这不就是xxx吗?一句话就能说清楚,啰嗦什么?xxx理论说……
这种认知只停留在“字典式认知”的层级,有很多的错误和缺漏。
什么是“字典式认知”?
举个例子,什么是马斯洛需求层级?大部分人都能脱口而出,不就是人的五层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吗?
那么请问,这个框架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的呢?它主要用来做什么?学术界有哪些争议和补充呢?有没有更有效的替代选择呢?……你还能回答的出来吗?
这就是“字典式认知”,对知识的理解仅仅停留在“知道”的程度,就像是字典上的随便一个字,你可能都认识,但是这个字怎么演化来的,就搞不懂了。
我们读书其实就是在和作者对话,是从作者的逻辑推理里提升我们的认知水平,从作者的知识体系里汲取适合我们的知识。
而所谓干货呢,就像是有人把饭嚼烂了喂给你。可能小时候奶奶会嚼碎了喂你,长大之后你还能受得了这种食物吗?既然不能,为什么还要求着别人喂你干货呢?
还有些人沉迷于收藏“干货”,把“干货”当成宝贝一样,那更是误入歧途了。
你说你收集了那么多“咸鱼干”也不吃,只是闻闻味道,随手放进库房里,和另外几万件都快防臭了的咸鱼干堆在一起,时间长了又会焦虑,再去学习怎么把咸鱼干分类,学习怎么整理笔记,然后再学习断舍离……
朋友,别再痴迷咸鱼干了,尝尝鲜鱼多好啊,可以清蒸、红烧、糖醋,也可以吃剁椒鱼头,这不比咸鱼干有营养吗?把书里对自己有感触有用的知识,转化成自己的语言、自己的能力,这不比吃人剩饭更好吃吗?
千万别再追求干货了,好嘛?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