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车企打不过就抢?中国汽车界强烈不满!



提到欧洲,我们总会想到英国工业革命,那是人类现代文明开始,也是中国近代苦难噩梦,我们从天朝上国神坛跌落下来,从此东方文明成为西方文明附属品,我们被迫忍受着西方强加给文化消费观念,以及只能做低端产品认知,甚至还要忍受美国控制石油美元和欧盟设置碳积分双重剥削,即后发工业国环境税。
幸运的是风水轮流转,短短不到200年时间,我们就迎来了弯道超车机会,随着动力电池、光伏产品和新能源车成为出口新三样,直接让欧美国家低下傲娇头颅,它们不再谈环境保护,不再谈碳积分,也不再谈禁售燃油车,只谈强加关税,只谈反倾销,甚至为了阻挡全球新能源车发展,不惜撕毁绿色转型先行者伪装面具。
相关媒体报道称,欧盟委员会发动对华电动汽车发补贴调查,这场发补贴调查是由产业界申请发起的,原因是产业界直接感受到某国竞争力强劲产品,可能对自身产业造成威胁,从担心自身利益受损角度出发,提出调查需求,发起有实质性支撑调查。
欧盟委员会此次抽取三家企业是上汽、吉利和比亚迪,为了达到预设目标,构造并夸大了所谓的补贴项目,同时罔顾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摒弃出口量最大代表性标准,在抽样中排除了出口量靠前的欧美企业,只选择中国企业,抽样标准不合规、抽样过程不透明和抽样结果不公正.
事实上,中国品牌在欧洲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只有8%,上汽、吉利和比亚迪三家车企占比就更少了,不知道欧盟口中威胁从何而来,尤其是中国企业反映欧方调查中,要求它们提供电池配方等涉及企业隐私、商业机密和核心技术信息数据,这都是中国电动汽车行业核心竞争力,这意味着欧盟电动汽车竞争不过,就只能靠抢来打赢对手了。
对此中国先是推进提高大排量汽油车进口暂定关税,按照乘联会数据统计,欧洲出口到中国2.5升排量以上乘用车金额达到180亿美元,这个数字高于中国2023出口到欧洲电动车金额,届时宝马奔驰等欧洲品牌最先受到冲击,尤其是中国造车新势力围剿下,德国BBA在华市场份额正在急剧萎缩,三大品牌入门车型价格都跌破20万,还不如造车新秀小米汽车,若德国BBA进口车再受到冲击,那德国汽车品牌在华就没什么声量了.
同时中国酒业协会代表国内白兰地产业,正式向商务部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那么中国市场对欧洲白兰地产业有多关键呢?按照海关数据显示,欧洲白兰地在全球市场销量明显下滑情况下,中国市场成为支撑其销量关键,以2023年1-9月数据位例,欧盟出口到中国白兰地同比增长超过20%。
此外欧洲白兰地可能只是奢侈品消费冰山一角,我们都知道法国奢侈品品牌LV,隶属于酩悦·轩尼诗-路易·威登集团,就是一个酒业和服饰两大业务结合的全球最大奢侈品集团,相类似还有法国开云集团,也就是说法国可以不在乎在华汽车市场,因为法国车在华就没有市场份额,但它不得不在乎在华奢侈品市场。
我们都知道欧盟核心就是德国和法国,它们一个国家支柱产业汽车依赖中国,另外一个国家支柱产业奢侈品依赖中国,这就是俗话说打蛇要打七寸,我国拥有高端消费人群,就是德法两国不想失去市场,也是我国应付欧盟关税保护最大杀手锏,由此中欧之间产业互补,合则两利,斗则具伤,欧盟不可上了美国忽悠贼船.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