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咱们的老朋友都知道,从去年开始,团子的兴趣班小部队新增了一位重量级成员——围棋。
团子刚开始学围棋的时候,还认证过,是个“小棋渣”😂😂😂不过,众所周知,凡事太早下定论通常就会“打脸来的太快,就像龙卷风”~
这不,反转就来了嘛~
最近团子可谓是一整个大逆袭,并且“学有小成”,今天萌医生就来给给位汇报一下团子近期的情况,一句话总结:
娃拿下了人生第一张国家级证书——围棋业余 10 级证书👇新鲜出炉,还热乎着呢,哈哈~
实际上,围棋这个事儿,萌医生周围蛮多孩子学的。
朋友家的女儿,五年级就拿下了业余 5 段(业余 5 段算是业余段里的最高段,因为职业段位的初段就相当于业余 6 段了),非常厉害,将来也是想往专业方向去培养。
还有一个朋友家多多男孩从小数学特别好,拿过很多奥赛奖,他的数学启蒙就是从围棋中来的。
不知道大家有木有发现,好像学围棋的孩子越来越多了。
的确,这几年国家一直在大力弘扬国粹,而围棋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自然当仁不让。
不仅早在 14、15 年就开始进入小学课堂,到现在,甚至有很多学校全面普及围棋学习,实现了一、二年级每周一节围棋课。
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指出:探索建立全国统一的“运动银行”制度和个人运动码,推动武术、龙舟、围棋、健身气功等中华传统体育项目“走出去”。
并且,围棋也越来越多被纳入各地中小学特长生招生范畴,可谓是在大力推广棋类文化。
于是,就出现了现在的围棋热。
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学习围棋的人口总数超过 6000 万人,每年新增学习围棋的少年儿童超过 300 万余人。
在不久前举行的 2023 年重庆市围棋锦标赛中,6~12 岁小棋手达 7 成以上,北京市的一个调查更夸张,每 10 个孩子中就有 1 个在学围棋。
不过,围棋热也并不是仅仅只因为政策原因,更是因为围棋自身的魅力😂😂😂
实际上,关于围棋的起源,有一个很美好的故事——尧造围棋,教子丹朱。
尧帝有一个极其调皮的儿子叫做丹朱,于是他发明了围棋来教育孩子,丹朱也通过学围棋变成了一个非常优秀的人。
可以说,围棋早在古时候就是教育孩子培养品性的手段。
而围棋围棋,顾名思义,就是围自己的地,在对弈过程中围地吃子,以所围“地”大小决定胜负。
咱们之前也跟大家唠过,围棋主打一个入门简单,但由于规则多变,战局千变万化,对棋手的计算和逻辑思维、推演能力要求极高,因此天花板也巨高无比。
老实说,拿到业余 10 级的证书并不是什么难事儿,而且很方便,直接线上操作就行,如果不是有“考级必须相隔 60 天以上”的规定,团子现在的能力一口气拿下 5 级、2 级都不成问题。
今天萌医生真正想跟大家聊的,其实是——为什么“尧造围棋,教子丹朱”。
学围棋是如何能培养孩子的品性?这个问题的答案,我通过这半年陪小团子学围棋的整个过程已经获得了很多,说实话,让我非常惊喜,可谓是一入棋门深似海,到现在已经憋了一肚子话想和大家说了😂😂😂
下面就来跟大家好好分享一下,团子这半年从围棋中获得了什么,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要说初入棋场的第一道“坎儿”,就是得时刻面对“输赢”,尤其是“输”。
前面也说了,刚开始学围棋的时候,团子曾被“确诊”为“小棋渣”😂😂😂
这倒不是因为团子不喜欢围棋或者不适合学围棋,而是后来我们打听,这个班一共 6 个娃,其他 5 个娃在上这个课之前就已经有点围棋基础了,而团子完全是“从0开始白手起家”。
于是乎,在课堂上,最初的几场和班上同学的对弈中,团子一直都在输,平时和AI 对弈以及真人匹配对弈时也都在输。
当时只有和团子妈下棋能赢,因为团子妈为了不打击团子的自信心,偶尔会“放海”😂😂😂
总之,团子没输几次,就出现问题了。
团子之前上的其他兴趣班,没有哪个像围棋这样,有如此强的竞技性,而每一次的对弈过程中,输赢也并非一瞬间的事情,而是像和对手一同站在跷跷板的两端,稍不留神,掌握不了“平衡”,就有可能摔下来,每时每刻都在感受输赢,没落一颗子就能得到及时的反馈。
可以说,围棋是一项锻炼孩子抗压能力的运动。
老实说,萌医生觉得,围棋的这种强竞技性和对弈的高压环境,在儿童心理问题日趋严重的当下,真的挺可贵的,因为并不是刻意地让孩子受挫,而是让他们在一个健康的竞技场上自然而然地去经历、去感受。
后来我也专门去查了一下,还真有研究人员对围棋学校的围棋队学生、一般学生和普通小学生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发现:围棋队学生在学习焦虑、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上存在问题的比例较低,心理健康状况更好。
之前团子幼儿园班上同学的妈妈就给团子妈说过,自家娃比较要强,啥事都要争第一,不能接受别人比自己强,觉得我们就团子这点就比较好。
实际上,团子虽然性格比较开朗乐观,但也不是一开始就能如此“淡然”😂😂😂其实就是通过下围棋锻炼出来的,失败的经验多了,自然就能接受了。
比如小团子一开始下棋很怕输,每次一察觉到马上要输了就跑掉,选择做一只“鸵鸟”去逃避“输”这件事,连“认输”都不点,就从学习的房间跑到客厅,捉也捉不回来。
甚至有一次,明明一盘棋还没下完,小团子觉得自己快输了,就立马像触电了一样直接点“认输”了😂😂😂
班上和他对弈的那个小朋友都懵了,跟老师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刚还下得好好地,对面就突然点“认输”不下了,真的笑抽了,结果老师复盘的时候,发现团子当时大概有三种方法可以反败为胜。
当时我也和老师沟通了,老师也告诉我,这个情况在一开始学围棋的时候特别常见,而且每个孩子的“状况”还都不一样,有的是像团子这样选择“逃避”,有的孩子是一个人生闷气,还有的则是不停大哭、闹着说再也不上围棋课……
老师表示,这是必经阶段,等过了这个“坎儿”就好了。
每次团子输了逃避,我们都会安慰他,同时引导他看到并分享自己努力的过程,告诉他们一件事情并不仅仅只有结果是重要的,过程同样很重要,因为只有看清了过程,才能进行总结、调整,才能更好地成长,不能单凭结果去肯定或否定一切。
再加上老师的鼓励和复盘,现在,小团子即使知道自己很可能要输,却还是能坚持到最后一刻👍👍👍
众所周知,围棋是棋类烧脑 TOP1 的存在,也被称为脑力体操运动,可以说是很棒的数学逻辑思维“桌游”,它对孩子的思维训练是无处不在的。
比如数子对应数理能力,数气对应计算能力、空间感知力,打谱对应记忆力、逻辑思维……
棋场瞬息万变,时刻都在头脑风暴,走一步看三步,颇有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意思,这也是围棋的魅力所在,可以说,每一手棋,都是一道烧脑的思维题:
学习吃子,再来圈地盘,多少颗棋,多少口气,有没有危险棋子?
对手可能会下在哪儿?我该怎么应对?还有更好的走法吗?
这对孩子的思维训练量可不是一般的大,也自然能反映在生活当中,比如有一次团子妈和小团子在电梯里,团子看到 一侧的电梯的“1 楼”按钮标了绿色,小团子就问团子妈:一楼为什么要标绿色?
团子妈随口就说标1楼可能是为了更醒目,然后过了一会儿,团子说,不对,妈妈,你看,对面一侧的按钮没有 -1 楼这个楼层按钮,它就没有把 1 楼标绿,所以应该不是更醒目,而是为了跟 -1 楼进行区分,怕大家按错。
团子妈当时有点小惊喜,就问团子为什么会想到这个?团子就说,在围棋课上当两颗棋都陷入困境时,老师告诉他,如果不知道救哪一个子,就把两颗棋都在脑海里下一下,电梯两侧的按钮不同,对比着想一想就知道啦~
说起团子这半年的围棋之路,实际上一开始我们尝试了线下模式,想着围棋课面对面人对人的教学方式是不是更好一点,但实操下来,发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咱们之前也跟大家唠过,主要有 4 个问题:
一是围棋的课程级别分级很细,适合孩子水平的课程不多,选择空间小,就导致时间上很难协调;
二是课程不够系统,线下围棋班大多都是短期的速成围棋班,是按期招生的,课程衔接很不方便;
三是线下水课实在太多,很多机构为了赚钱,把课程战线拉的很长,教学进度很慢;
四是一起上课的孩子是不少,但水平差距实在太大,我们家团子就属于“小棋渣”😂😂😂每次下不了几个子就被秒了,基本都是“无效练习”。
后来试了一周的线上围棋体验课,小班制,一个班 6 个娃,每周 1 节课,一节课大概1 小时,节奏快不会拖战线,每节课都会有课堂的 10 道题目,课后每天10道题目,团子很喜欢上课的老师,做题也是热情高涨,后来我们就果断选择了线上课程。
实际上团子第一次上围棋直播课时,即使是隔着屏幕比较拘谨,团子这“社牛娃”一开始连自我介绍都很害羞,但上了几次熟悉了线上的教学模式,和其他 5 个小朋友一起学习、对弈后,现在在课堂上非常积极大方,每次得到的小奖杯都是最多的。
至于对弈,有3 种模式,一种是随时随地下,匹配合适的真人对手,二是匹配AI 下棋,三是开房间和认识的人一起下棋。
起初团子更喜欢开房间和团子妈下,因为跟 AI 对战和匹配真人实在是下不过😂😂😂主要是因为一开始团子学的内容少,通常都是凭感觉下,但最近大家的基础知识都学了不少,所以定期还会有专门的对弈+复盘的课程内容,一局下来,老师会引导孩子对每一盘棋进行复盘:
下在这里是最好的选择吗?
会不会给别人留下把柄?
还有哪些解法?
平时每次对战团子也会认认真真地复盘,慢慢的跟 AI 对战或者匹配真人时也开始赢了👇
实际上,我在陪团子上了几节课之后,能发现他们班有个娃明显天赋很高,就是那种上课时时刻刻看上去都在走神,但脑子特别好使,反应快,一提问什么都会,一对弈都能赢😂😂😂
但我想说的是,围棋想成高手,确实需要一定的天赋,但它也是一项非常综合的运动。
课程一开始,老师给了大家一项任务,就是系统里自带的闯关活动,一共100关,让每个同学自己定目标,每天闯几关,多少天完成。
有的孩子第一天就闯了 40 关,像那个特别聪明的孩子,就觉得前面太简单了,闯到第5关就不闯了。
团子呢,属于又有点小聪明又有点努力型的选手,踏踏实实每周下几盘,虽然起步晚但贵在能坚持,一开始的“小棋渣”反而到现在成为所有小朋友里最早完成任务的(其他小朋友最高到 65 关),这一点还挺让出乎我们的意料的。
团子目前的状况是,每天不碰围棋都能难受😂😂😂
现在棋类也进幼儿园了,团子的幼儿园就是每天早上8:30-9:30是自由活动时间,活动就是找小朋友一起玩各种棋类游戏+搭建类的游戏,据团子的老师说,现在小团子每天早上都会选和同学下围棋👇
最近还有一个区级智运会开始报名,以前从来都不知道幼儿园还能参加什么比赛😂😂😂经老师提醒,给团子报了围棋,等到团子参加完比赛,再来跟大家汇报情况吧~
好啦,今天咱是把这当朋友圈发了哈~不知道大家习不习惯,如果大家喜欢和围棋相关的内容,也欢迎在评论区多多留言哦~
萌医生说
好啦,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啦!如果你喜欢今天的文章,就在右下角帮我点个在看吧!
我是萌医生,让我们在这里,一起成长吧!
推荐阅读
End
欢迎大家点击在看,或者转发到朋友圈哦
设计: 游鱼 | 责任编辑: 游鱼 | 撰文: 萌医生
公众号又改版啦!
设为星标🌟,不错过每一篇文章哦!
点一下在看,给我一点鼓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