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子妈说:这 4 种锅只有大冤种才买!不是要挑刺,是实在忍不了这些破烂锅子了!


锅这玩意儿,看上去个个都“锅模锅样”,但谁用谁知道,那是生锈的生锈,粘锅的粘锅,变色的变色,掉涂层的掉涂层……没一个能打的!
这不,去年团子妈又扔掉了家里的一口锅,表示:是实在忍不了这些破烂锅子了❗️

老实说,团子妈这几年变身“红太狼”,陆陆续续扔掉了不少锅,什么雪平锅、玻璃锅、模具锅、铸铁锅……家里的锅都快成了“月抛”产品了😭😭😭
对这些被淘汰的选手,团子妈的评价就是:各有各的难用。。。甚至还放了狠话:家里谁再买这几种锅谁就是大冤种!
咱就是说,难道这大千世界就找不出一口好使的锅吗?
有还是有的😂😂😂今天,萌医生就总结了团子妈这几年的“耍锅心得”,给大家出一个锅具红黑榜,看完这篇文章,大家该避雷的避雷,如果正有换锅的打算也可以考虑红榜上的选手——

01
雪平锅
····
····
····
先来说最近很火🔥的网红锅——雪平锅。
这个锅是靠着日剧火起来的,号称“日本主妇人手一个”的万能锅,集煎、炸、煮、炒于一身👇

的确,雪平锅与传统锅有不小的区别,它最大的优点就是非常的轻薄,使用起来很轻便,因此对力气较小的女性来说比较友好。
但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同样也是出于这个原因,雪平锅也集齐了锅具最致命的缺点——易烧黑、易糊底、难清洗、不耐用。
由于雪平锅内部太薄,导热非常快,所以即使是中小火也需要注意火候,常常出现上层食物未熟透而底部已经糊锅的问题,或者一不留神就烧黑了,大大缩短了使用年限。

用久了,可以说真的没有一个雪平锅能逃过糊锅烧黑的命运😭😭😭因此也非常难清洗,只能眼看着锅越来越黑,最终难逃被扔掉的命运。
同样,也是因为雪平锅侧壁很薄的缘故,导致它非常不耐用,根本不能大力翻炒,否则极易造成侧壁变形,对于经常吃中餐的国人来说,非常鸡肋。
02
玻璃锅
····
····
····
玻璃锅,由于晶莹剔透的外观和优良的耐热性能曾经也一度俘获了不少厨房小白的芳心,当年作为厨房菜鸟的团子妈就是其中之一😂😂😂
但是,用了没多久,团子妈就无情吐槽玻璃锅是“美丽废物”,因为它的实用性却远远不及它的美观度。

首先,和雪平锅的问题一样,由于玻璃材质导热速度极快,锅底的食物往往还没来得及熟透,就已经被烧焦烧糊了。
而锅底的食物都已经糊了,锅边的食物却因为厚度问题受热不足而难以熟透,非常难掌握火候,当时对厨房小白的团子妈来说简直就是“地狱”。
而因为玻璃材质娇贵,清理时还需要特别小心,不能用钢丝球这种较硬的清洁工具,否则就会有无数划痕,更是加大了清理难度。
另外,它还存在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由于其材质为玻璃,因此在使用过程中,一旦温差过大或受到外力撞击,锅身就可能会瞬间炸裂开来,实在令人心惊肉跳。
02
模具锅
····
····
····
模具锅,这玩意儿有一阵子也特别火。
它主打一个“三合一”、“四合一”,一次多用省时间,很多人买它来做早餐,幻想很美好,什么一个槽里煎鸡蛋,一个槽里煎牛肉饼、一个槽里煎培根火腿……一次就能搞定一顿早餐,一次还只用洗一个锅,多省时间!

然而,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
用起来才发现,用它煎牛肉饼,呵呵,根本放不下;用它煎鸡蛋,呵呵,鸡蛋翻不了面儿,下面熟了上面生的,煎出来要么厚厚一块难以下咽,要么直接翻车……
还有很多细节问题,比如受热不均匀,容易糊;内壁上不刷油很容易粘锅;油污就像沾在锅上,超难清洗,尤其是提手的卡槽部分……
总之又鸡肋又拉胯,团子妈的使用体验就是——一天的痛苦从一口锅开始😂😂😂
04
铸铁锅
····
····
····
鱼目混珠的典范!
铸铁锅,顾名思义,材质主要是铸铁,锅是由一整块铁铸造而成的。
以前不少传统家庭都会用,觉得铸铁锅做出了的菜好吃,有“锅气”,它最大优点在于能够很好地储存热量,比较适合用于焖菜、炖菜等慢烹调。

但是,铸铁锅也非常不适合快炒的烹饪方式,因为它的传热速度较慢,而炒菜需要高温迅速加热食材,但铸铁的传热性能较差,炒出来的菜的口感差强人意。
再一个,就是铸铁锅自重特别重,很难单手抄起来,更别说还要翻炒出锅,炒菜时非常不方便操作,尤其是对于妈妈们来说。
另外,铸铁锅由于主要材料是铁(虽然也加了一些碳,大概2%-4%左右),所以它自然也易生锈。
使用时必须做好日常给它的擦油好好护理,否则一锈就能锈到“亲妈都不认识”的程度,而且还是不可逆的😭😭😭

01
不粘锅
····
····
····
红榜第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不粘锅啦~
现在不粘锅几乎是家家厨房必备的一款锅了。尤其是对于厨房小白来说,不粘锅简直就是神器一样的存在!
只需要一点点油,就不会糊锅,也不用担心油溅得到处都是。而且也不用什么技巧,不需要掌握火候,就能煎出一颗完美的荷包蛋。

再加上不粘,洗锅也很快速方便,稍微倒点洗洁精清水冲洗一下就很干净。而且,重量又轻,所以不粘锅很受欢迎,是很多人的做菜首选。如果家里不怎么开火的,基本上一个不粘锅都够用了。
当然,对于不粘锅来说,它的不粘性能一定是大家最关注的,也是不粘锅的核心,实际上,国标对于不粘锅的不粘标准,也是有规定的👇

简单来说,就是——煎、炒不粘度得达到 II 级以上,煮则需达到 III 级以上,才算合格。(这里萌医生建议大家选择达到国标 1 级要求的不粘锅,使用体验会更好,不鸡肋。)
再说得具体一点儿,就是如果煎、炒食物后,用抹布轻擦不掉食物残渣,或者电饭锅底摇晃后还粘着 100g 以上米饭,就属于不合格。
而不粘锅的不粘性,主要就是由锅表面的涂层决定的,涂层的种类也很多,大家最熟悉的恐怕就是“特氟龙”了。
“特氟龙”是由四氟乙烯经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PTFE),被称作是“塑料王”,所以大家常常会担心“特氟龙”涂层不安全。
不过这一点大家可以放心,“特氟龙”不粘锅正常使用是很安全的,BUT,它的问题在于过于“娇嫩”,使用要求太多了,怕铁铲,怕钢丝球,怕冷热交替……用起来让人烦不胜烦。
而且,一旦图层破损,基本锅也就报废了!
因为,虽然特氟龙本身是没有毒性的,但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 PFOA 作为加工助剂,这种化学物质是有致癌风险的。一旦锅子破损,PFOA 就会暴露在外。
另外呢,不粘涂层只有 0.2 毫米左右薄薄的一层,也会随着使用次数变多而慢慢脱落,粘性也会因此消失。所以,一般的涂层不粘锅,最多也就用个两年~
于是后来,市面上又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涂层,什么麦饭石、云石、火山石、蓝宝石,但千万别被迷惑,因为它们本质上还是特氟龙,不粘的主体还是PTFE。

而与“特氟龙”毫无关系的,则是无机涂层 + 复合金属(也有品牌会叫做微纳涂层),这也是萌医生比较推荐的不粘锅。

它的原理就是在锅子内部打上无数个、致密的小孔,加热时,这些小细孔会吸收油分子,在锅底和食物之间形成一层微沸腾油膜,这样食材就跟锅壁隔离了,达到不粘锅的效果。
这样一来,微纳不粘锅彻底没了“特氟龙”的“娇弱”,可以说在更安全的基础上还更加耐用抗造,绝对是不粘锅的“不二人选”~(这种无机涂层不粘锅,可以用钢铲)


02
精铁锅
····
····
····
没错,这也是个铁锅,但不是刚刚黑榜里的铸铁锅。

实际上,铁锅也有很多种,市面上的铁锅主要分成两类,即生铁锅和熟铁锅。
生铁锅就是铸铁锅,铸铁锅使用的是碳量比较高的铁(即生铁),这样的铁锅往往是用熔化的铁水直接倒进模具里铸造成型的。
而熟铁锅则是我们下面要说的精铁锅,它用的就是含碳量相对比较低的铁。
相比起铸铁锅的厚重、易生锈、不适合快炒,精铁锅就正好相反,它一般比铸铁锅轻薄很多,并且加热比较快,更适合用来爆炒,而且精铁锅颠起勺来也比铸铁锅轻松一些,并且在养护得当的情况下,越用越好用。

不过,铁锅让大家最难以忍耐的就是生锈问题。
但实际上,这个问题可以用锅表面的防锈层来解决。铁锅的铁层主要分为,纯铁层、氮化铁层和氧化铁层。
目前锅具行业采用氮化技术进行防锈处理,也就是在纯铁层外再加一层氮化铁层来进行防锈。
而如果采用“氮化层+氧化层”的双重保护👇锅体则会变得更加抗锈,几乎能达到 10 年不锈的效果,可以放心使用。

除了生锈问题,还有一个大家比较担心的问题,就是粘锅。实际上,铁锅也是可以避免粘锅的,只不过有一些开锅小技巧,这里分享给大家:
第一步:先用清洁剂把锅清洗干净;
第二步:把锅放到灶上把水烤干;
第三步:将锅内抹上食用调至小火;
第四步:将肉皮以螺旋方式使整个锅内布满油脂;
第五步:关火后将锅自然放凉,再用温水洗净;
第六步:最后将水擦干,往锅内抹上一层食用油静置即可。
03
砂锅
····
····
····
砂锅,这个咱们也比较推荐。
它是经过陶土高温烧制而成的陶瓷制品,优点就是受热快,能均衡而持久地把外界热能传递给内部原料,保温锁水,适合小火慢炖,用来煲汤再合适不过了。

并且,陶瓷本身还是比较安全的,因为我们国家对陶瓷锅具的生产工艺和质量要求还是挺严格。
(PS:不过,也不排除有些不良商家卖的是劣质陶瓷,釉面含有超标的铅、镉等重金属,所以还是那句话,买锅一定要从正规渠道购买符合国家标准的锅具。)
不过,虽然陶瓷的耐温性很强,但是如果碰到突然的温度变化,陶瓷就很可能原地爆炸。所以砂锅不适合用来炒菜,因为炒菜的油温过高。
如果是冷藏室刚拿出来的砂锅,千万不能马上加热,也不能把刚从炉子上拿下来的陶瓷锅浸泡在水里,也不要放在瓷砖或水泥地面上。
萌医生说
好啦,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啦!如果你喜欢今天的文章,就在右下角帮我点个在看吧!
我是萌医生,让我们在这里,一起成长吧!
推荐阅读



End
欢迎大家点击在看,或者转发到朋友圈哦
设计: 游鱼 | 责任编辑: 游鱼 | 撰文: 萌医生
公众号又改版啦!
设为星标🌟,不错过每一篇文章哦!


点一下在看,给我一点鼓励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