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鸡娃、不费父母、保证户外,小团子放学后的学习,是怎么做到 “高效和快乐”共存的?


去年底,和大家分享过小团子放学后的时间安排问题,一晃半年过去了,很多家长也都想让萌医生再来分享一下今年小团子的学习安排。
今天,新鲜出炉的,从 3 月份到现在都没啥变化,算是很稳定的状态了,和大家伙在聊一聊放学后的学习以及时间安排吧~
先上表格——

大家可以看到,我在表格里面基本上把每个学习任务的时间⏰都加了进去,这个时间相对来说还是非常精确的,比如火花思维,一堂课就是 30 分钟左右;比如 ABC reading,刷一本书就是 15 分钟最多了。
PS:上面的学而思就是知道学而思培优、abc 指的就是 ABC reading、语文课则基本都是小度;而每周单个学科耗时最多的,则是火花思维~(这是我主动添加的,我觉得思维课是所有学习的基础)
其他小河狸的搭建、阅读课的时间也都基本精确,误差完全忽略的那种。
所以,之前很多家长特别关心的时间安排问题,其实完全不存在。
说正题前,先简单说一下我们家的时间线,这小子每天 4 点多就到家了,不用说,先疯玩一通再说,我老爸陪着出去骑车也好、去河边看外公钓鱼也罢(还帮忙做鱼饵呢,哈哈~)、踢球也方便(家门口刚修整了球场),随便他~
总之,户外玩耍的时间,绝对不可能低于 2 个小时,所以,确实也不存在担心视力👀的问题。
顺便,这里再说一下,导致近视的罪魁祸首,是光线不足——要么是户外运动不够、要么是室内光线不够。保证这两者的前提下,每天学习 1~2 个小时,对于马上要上一年级、甚至已经上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几乎是必须的事情。
所以嘛,在我看来,因为担心孩子近视而减少学习时间,是一件很不明智的事情。既找错了原因、又耽搁了学习,我个人完全不理解这种脑回路(别笑,这么做的人不少,不然我也不会特地拿出来说这个事了……)
继续说团子的时间安排,每天 4 点半到家、10 点半睡觉。其实经常 11 点多睡,他每次一到睡觉,各种花头精就来了,上厕所、喝水、背古诗、躲猫猫、抱抱妹妹,反正主打一个借口频出,这旺盛的精力也是随我了……经常要被我和我爸各种姿势扛着去房间。
出去户外的玩耍,这中间还有 4 个小时的时间,吃吃饭、洗漱、调皮捣蛋一会,最起码也得 1 小时吧,所以,每天剩下来还有 3 个小时能用来学习。
等等,你可能会问,刚才你不是说每天学习 2 小时嘛?
是啊,可是对于一个 6 岁的、精力旺盛的男娃来说,这两个小时怎么可能一直老老实实坐在那里学习?怎么着也得加上 50% 的时间用来摸鱼、打野、走神、甚至作妖和调皮一会吧,哈哈~
当然,大家可能还会问,我和团子妈每天也有这么多时间陪孩子吗?
当然没有!想什么呢,哈哈~
先不说加班的问题,就说回到家之后,也没什么一直陪孩子学习啊,自己不得休息一会嘛~(虽然都调侃说江浙沪的家长没有夜生活,因为都在陪孩子虚席,哈哈~)
那当家肯定还会问,团子能自己一个人学习?!
这才是关键,回答很肯定——能,完全能,一点都没问题,而且,他很喜欢学习。
我没开玩笑,大家看上面那张表格,也应该能理解,快乐学习不是一个不能实现的目标,甚至,对于火花思维、嘟嘟数学、洪恩识字、小河狸、赛先生、学而思培优、ABC reading这样的直播课、APP 来说,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
说实话,我很感谢团子、圆子在最早接触到学习的时候,有这些优秀的学习工具开发者们设计的作品相伴、也很感谢那么多有趣又有料的老师,这让团子和圆子对学习这件事的初印象和初体验,就非常不错。
所以,时间是足够的,关键是效率;而要想提升效率,需要依靠方法和工具。
话说回来,有的时候觉得,社会一直在提倡的「快乐学习」,要实现起来,也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嘛~
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引导孩子主动学习、甚至喜欢学习。对于孩子来说,这个初体验和初印象,其实是非常重要的,在人生中最早接触学习的瞬间,如果能潜意识里感受到学习的快乐,对未来实在是大有裨益。
毕竟,快乐学习 ≠ 不学习。它的重点,仍然是学习。对每个孩子来说,学习也将是一件伴随他们 6 + 3 + 3 + 4 = 16 年、甚至更久的事情。
下面,来看看今天的正题吧——团子放学后,到底在学什么?
英语
ABC reading 分级阅读
在团子正式开始外教课之前,ABC reading 是唯一王者级别的英语学习工具。
但凡推荐英语相关的学习工具,绕不开的一定是分级,不刷分级,学英语就是空耗孩子与家长的时间和精力。

△分级阅读
而一般来说,3~4 岁是开始分级阅读的最佳年龄,我们家小团子就是从 ABC reading 最低级的 aa 级别开始,现在已经刷到 C 级别了。
现在,基本上小团子就按照既定的目标稳步前行中~
那么,大家可能会问了,英语学习怎么定一个目标呢?很简单,如果有余力的话,按照海淀、广东和我们江浙沪这边的通俗说法,那就是“3K、5P”。
啥意思呢?
咱 3 年级过KET,5 年级过 PET。可以说基本上过了 KET,娃初中的英语课堂都可以划水。所以我们家给团子定的目标就是,在把校内内容完成的同时,三年级以前考完 KET,从四年级开始到初二,英语都可以划水~
又轻松、又可以拿这个时间来学习别的。
别问我为什么这么安排,因为说实话,英语这门语言真的很无趣、很无用啊,但是考试又不得不考,对于这种枯燥、但必须的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集中一个时间段,快速通关,以后就吃老本~
接下来,就可以开始刷分级了。
我们家就是完全按照 ABC reading 的五个板块进行闭环学习:听学读练测。也就是听绘本—学单词—读绘本—练绘本—测试。

听的部分,让孩子跟着标准的美式真人发音,配合图片,一页一页地看、跟读绘本,让孩子建立语音和图片之间的关联,积累听力词汇,初步熟悉绘本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出现孩子没学过的单词,那么就把这些单词单拎出来重点学习👇


对绘本有了初步印象后,就进行学单词的环节,为了降低难度,可以先让孩子根据图片来猜测中文意思,也是为了帮助建立单词和图片之间的关联,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帮助记忆👇



在对单词加深印象后,接下来进行单词跟读训练,这里我觉得最让团子受益的是“重点单词打分”的训练。

之前也跟大家说过,我们家团子之前有构音障碍,后来就是在“跟读模仿、打分反馈”这套组合拳后,开始逐步纠正发音,现在团子跟读基本都能在 90 分以上👍👍👍
最后就是进行测试,来反馈一下学习结果。团子最喜欢的形式就是“亲子互动单词/句子pk”的游戏,简单来说就是看图选单词、PK读绘本,和我或者团子妈对战,5局3胜,比如我或者团子妈读一半绘本,团子再读另一半,看谁发音标准。

这个模式真的非常推荐,跟之前给他干巴巴地讲解绘本强太多了,那时候真是给他讲他还不愿意听,现在是求着我们跟他比赛😂😂😂
还是那句话,英语很枯燥、尽量多增加一些乐趣吧~赶紧把这个槛给过了,就万事大吉了!
思维课
火花思维直播课
从去年 6 月一直到现在,除了小河狸以外,火花思维是另一个我们家两个娃都在上的课程。
小团子先后上过了 L3、L4、L5,马上就要上三年级的 L6 了(刚上了一堂体验课,老师一度以为小团子进错片场了,但是还不错,和一堆三年级的孩子一起上,也浑然不怯场,节奏也完全跟得上)。
说实话,思维课是一个很神奇的课,它和所有的学科都没有关系,没有任何课堂知识;但是,它又和所有的学科都密切相关,你会觉得,它里面每一个知识点,都有点似曾相识的感觉。
很多人会把思维课等同于数学课,那实在是“大材小用”了。就像咱么之前在文章里也说到的那样,火花思维对于孩子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一个系统行的培养,逻辑思维、归纳思维、总结思维、拆解思维、博弈思维、推理思维、演绎思维、分步思维、数感思维、排除思维、理解能力、以及判断能力等等等等,几十种在学科、生活、甚至未来工作中要用到思维能力都有大量的涉及。

只不过,在我们做数学题的时候,也经常会运用到这些思维,所以,我们学习思维课,并不是在学习数学,而是在学习运用思维能力,解决数学、语文、物理、化学的难题,这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能力的培养。
思维能力,既是底层能力、也是顶层能力。
而且,和智商完全不同,思维能力这东西,和天赋关系不大,它是完全可以培养的,说白了,思维能力就是孩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或者说,思维能力本质是建立在自身的认知能力上的,所以,通过反复的学习,完全可以让孩子形成一套自己的思维体系,并且,最初的基础打牢之后,后期孩子会不断的进行自我完善。
那火花思维课到底有哪些内容呢?
换句话说,火花思维,到底使用了哪些方法、培养了孩子的哪些思维能力呢?
大家可以点击(思维课内容详解)这篇文章查看一下哦(强烈建议看一下这篇文章)!
除了上面的例题以外,再多和大家分享几个,小团子最近在上的图形化思维,感觉打开了新的思路~
什么叫图形化思维呢?
举个例子,原本有一些鱼,哥哥拿走一半,弟弟拿走剩下的一半多 3 条,最后还剩 1 条,问原来有多少条鱼?
是不是感觉要列方程才能解决?但是孩子要理解方程的概念可以不简单哦!
所以,我们另辟蹊径,用一个图形化的思维来解决问题!

大家看针对上面的题目,老师将 1 个大方框分成 4 个小方框,每个方框对应具体的数量。
这样是不是就好理解了,1 + 3 = 4,在经过几次加减法,会发现,最初的鱼,一共有 16 条。
再举个例子,烤饼干的时候,计时器响 3 下需要 2 分钟,问响 6 下需要几分钟?

直观的反应是不是 4 分钟?
那答案到底对不对呢?我们还是用一个图片来解决↓

当时在课堂上,老师就是画的图,然后给孩子讲了间隔的概念,这个几分钟就是间隔的时间。
原来,响 6 下不是 4 分钟,而是 5 分钟!
以上,思维课,算是一个性价比极高的可成,用生活化的有趣场景,轻轻松松就让孩子学会了很多、很多解题(注意,不仅是解决学习上的难题)的技巧和方法。
对了,之前大家也问过,小团子上这么多课来不来得及,其实大家上过火花思维就明白了,一堂课 30 分钟,根本不算什么事~
数学
学而思培优、高思数学
这是两个性价比极高的数学课,一个是学而思的、一个是小度的。
为什么突然提到性价比这个问题呢?
前两天和 2 位学长、学姐一起吃饭(大学同学,毕业这么多年还是习惯这么喊),他们一个家里孩子上初中,选择了 1 对 1 补课,一次课的费用是 700(我当时直接懵了!)
还有一个孩子 3 年级,在线下上浅奥班,一年大概 12000 的补习费。
我的妈,这价格,可以买 2 个学而思或者小度的学习机了?你可不要告诉我,这老师能讲的比学而思、或者高思的屡获大奖的老师要好?!
说实话,数学绝对是最费钱的补习班。
你不用怀疑的,小度高思课和学而思培优课,内容绝对吊打外面的补习班,来,看看最有钱的人在学什么就知道了↓谷爱凌的原话——暑假回来上高思课了!

大家肯定好奇小度高思课和学而思培优课到底是什么?
今天就给大家好好说一说!
先说高思课吧~
高思教育这是一家只在北京海淀区办学的培训机构(注意这个只在,说实话,这个就是教育的信息差,全国很多家长都不知道高思课,或者知道了也没机会去上)。
高思教育的创始团队都是清北毕业的数学名师,在数学上的成绩非常优秀,近十年,高思教育的学生参与了 60 个 IMO 国家国数学竞赛,共培养了 48 人入选中国国家队,还有 46 人入选美国国家队……帮助中国斩获了39枚金牌,七枚银牌。
此外,高思教育还培养了大量直接进入清北的保送生,清北的数学竞赛保送生中有 60% 有过高思教育的学习经历。

对,高思课就是这么牛,那么在没有这个小度学习机之前,咱们外地的家长要怎么学高思课呢?
买书,长下面这个样子——我这本是高思导引,还有一个系列叫高思课本。

书的内容分为兴趣篇、拓展篇、超越篇,从计算、几何、应用题、计数、数论、数字谜、组合数学 7 各方面展开。
然后一打开,懵了!
题目是这样,答案是这样!


我和团子妈带团子刷了几张就吃不消了,太太太费家长了!团子识字量大,阅读题目和理解题目没有问题(语文的重要性在这里体现了),但是碰到难题之后怎么解题、用什么方法、碰到变形题能不能发现套路,我们的感觉是不知道怎么讲给团子。
难度好比没有 ABC reading 之前用点读笔刷纸质分级的难度还要乘 5 倍!!!
但是,小度学习机他来了,甩着六亲不认的步伐来了!(之前买过小度学习机的妈妈,晚点都会给大家补差价购买高思的权益,全是成本价,这个已经和小度谈好了,总之一句话,咱们这里的售后,都保终身!!),它把海淀线下的高思课 1:1 搬到了小度里面。

如上图,小度的高思数学课分为 4 个版块——校内同步、校外拓展、S思维、S+思维;另外,还有一个高思导引。
我的学习建议就是 5 个版块里面选择 2 个学,一个巩固基础,一个拔高培优。
这里,咱们浅看 2 题。
一年级的 S 思维第 3 讲镜中月——里面讲到轴对称概念

△先用蝴蝶的图案引出对称的概念

△找出这些图形的共同点

△巩固练习
再看一个高思导引的找规律——等差数列


兔子数列——前面两个数相加,等于后面一个数

等比数列

学完了了,小团子还给我出了道题——我滴个妈,还挺有想象力,结合了等比、等差的概念,我也不知道这玩意属于什么数列……

然后咱们再说学而思的数学培优,在我看来也是王者的存在。咱们到现在为止还没团学而思,就憋着等开学季降价呢~
当然,虽然到现在咱还没团,但是好产品就是好产品。咱就看下小团子的目前刷的进度,达到了自信铂金级别。

小团子跳过了课堂内容和浅奥的A级别内容,直接上的S级别的奥数内容,现在学到了二年级,一年级的已经全部过关了。

我们还是浅看两题,学而思数学S课的第18讲天平代换。

从最简单的开始,,就是用打包方法,3 个金币可以换 1 个铅笔盒,6 个金币看成 2 组,就可以换 2 个铅笔盒。

很简单是不是,难度提升,加入一个中间量桃子,此时草莓可以换几根香蕉?
小盆友的小脑瓜要转个弯啦,1 桃子 = 2 草莓,2 桃 = 4 草莓,1 香蕉 = 4 草莓,8 草莓 = 2 香蕉~

此时,桃子就是桥梁~
难度再提升,加入天平,要理解天平两端相等,以少换多用标数法,1 个樱桃最轻标为重量 1,那么 1 个草莓重量为 2,一个梨子重量为 6,而一个葡萄重量为 12。

课后巩固题 3 题,如果要加强,可以点击右上角的再来一组~

大语文——小度语文、学而思语文、听力机、日常阅读
首先,我们看下 2022 年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和之前相比有什么变化?咱们来解读一下。

第一个,语文课时量比之前大幅提升,现在的新课标中,语文教学占了总课时的 20%~22%。
第二个,原本小学要学习 129 首古诗文,现在新课标的要求则增加到了 160 首。
第三个,规定了语文教学四个板块: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交流与表达、梳理探究。简单来说就是,多读书、读好书是非常必要的。
那么小团子目前在语文上的学习呢,也是非常注重这 3 点。而主要的学习工具,还是学习机,目前小度和学而思的大语文课都不错。
针对第一点,以大语文的《蚂蚁和西瓜》一课为例,老师从蚂蚁吃西瓜的绘本图画,引导孩子思考西瓜的颜色、形状、味道,蚂蚁吃西瓜的心情和动作,思考过程中,就把知识点学到了。


针对第 2 点,古诗文的学习,主要工具是倾听者。
古诗词作为国内孩子必须要过的一道砍,可以说从不认字就开始「刀」了。作为传统应试教育熬过来的,十之八九也遍尝过硬背古诗词的苦😂。
当然,我也大概观察了下,我发现每个孩子吸收的方式都不一样。
比如小团子,可以从「图文 + 声音」里同时获得信息,圆子就主要是靠听了;当然,不管怎样,对于 12 岁以前的孩子来说,听力水平总体是高于阅读水平的。
所以,不用犹豫,就是给孩子听,大量地听,只有「听」够了,才能留下痕迹。

这会儿就得去瞄准那些适合孩子听的资源,先打开他们的兴趣。
唐诗三百首、小学语文必备古诗词、文言文、同步新课标的「古诗词阶梯训练」,都可以选择。而且,同步新课标的「古诗词阶梯训练」还有现代文释义,在理解的基础上听,也能让小朋友有条件去提炼陌生信息,记忆组合自然会更快~
针对第三点,阅读,说实话,我也觉得是一个老大难问题。
小团子目前就是一个标准的理工直男,对数理化感兴趣,英语、古诗、识字量完全是有好的学习工具加持才有现在的水平。
但是,阅读方面,小团子就不是很感冒。然后我和团子妈就琢磨,怎么能让他喜欢上看书,肯定要调动他的兴趣点,还真就让我找到适合他的几本好书,他不能说看的废寝忘食,至少是津津有味。
一个是物理大爆炸,一个化学江湖,一个是历史是一群喵,一个是好玩的金融~

大家不要被书名劝退哈,一听是物理化学就觉得太遥远了。它其实就是结合物理知识和化学知识的漫画书,画风是这样的——
比如物理大爆炸的这一节
山魈一家去乘船,为啥船沉了
长颈鹿去旅游,被限高杆卡住了
小团子常常看着看着笑的像个傻狍子


再看化学江湖里面的什么是放射性?
我经常和小团子科普医学知识,他有的时候就不是很明白什么是放射性?看这里他就恍然大悟了

「历史是一群喵」不用多说了,非常有名。

这套书也有动画资源,风格比较沙雕,但基本的史实、时间轴都很清楚,关键每集只有 5min 左右,特别适合在孩子。

还有好玩的金融这套书,培养金钱观看这套书准没错。
算了,阅读的内容太多了,晚点给大家整理一个书单吧……(不会鸽的,放心吧)
小河狸编程课
小河狸的课程,咱们也说过太多次了,小团子从 2 岁就开始进行大颗粒积木的拼搭、到 3 岁多开始进行机械启蒙、再到去年 6 月正式开启 Scratch 编程课,一路走来,也算是非常的稳健和高效。
而一般来说,机器人编程的学习路径规划是:幼儿园、小学 1~3 年级 Scratch——小学三年级以后 Python——初中 C++。

△poly M长颈鹿

△蜂鸟谷磨面大叔

△自动升降电梯

△电风扇程序设置
我们家给团子规划的学习路径大概也是这么走的,我们是在 2023 年中,也就是团子 5 岁左右,让他接触 scratch,到现在已经学了大半年,明年开始报名比赛,本来今年就要报名,但这些比赛都只有小学以上才能参加,只好作罢。
当然,机器人编程带来的最大好处,还是对于孩子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从机器人搭建到机器人编程,就是一个让孩子从“知其然”到“知其所以然”的前进。
这其中,编程的作用,就是用来控制机器人的行为,如果说机器人搭建是让孩子对于物品的机械原理(比如轴轮、齿轮、销的运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那么机器人编程任务,则是让娃对智能机器人原理(比如传感器、电机、智能硬件如何运用在搭建中)有初步了解。


△鼓捣出了一个摆渡车,启动、出发!
这就像一朵花一样,普通的积木可以让娃认识一朵花的样子——颜色、大小;机器人搭建则能让孩子了解一朵花的组成——根、茎、叶;而机器人搭建可以让孩子认识到一朵花是怎样生长的。
从积木到机器人再到编程,是一个孩子不断探索的过程,是一个思维不断进阶的过程。
而编程作为最高阶的部分,它主要能帮助孩子建立解决问题的思维框架,学会提问,就能够把手头的问题抽丝剥茧,逐渐细分,直到找到答案,简单来说,就是:发现问题——拆解问题——解决问题——验证结果
这样一套思维框架,才是我们希望在娃玩的过程中获得的关键。
大家应该也发现了,我对孩子的思维培养可以说是重视到了一个无以复加的地步,但是这肯定是值得的,从我自身的学习和工作经历来说,我觉得做好一件事,关键就是两点——理清思路、把控细节。
一个是策划、一个是执行。
我在读书阶段和工作阶段的表现都不算太糟糕,很大程度上就得益于我非常喜欢思考,喜欢在做一件事情(尤其是比较重要的决定)之前,反复推敲和论证,并且喜欢把可能遇到的情况的都写下来。
像前几年装修我俩婚房的时候,每一个角落的、每一个材料都是我反复研究、精挑细选的,这样操作,一方面价格不贵、另一方面环保性几乎是百分百的不会出错,后来 7 月份装修好的,过了一个月,立刻按照国标 18883 的标准检测甲醛,就已经完全不超标了,说明当时选择的材料几乎完美(我家装修真的不贵,甚至很多材料很便宜,主打一个就是环保)。
甚至,旅游也是,团子妈吐槽我说,我对做旅游攻略的兴趣,可能比旅游本身还高……但是,吐槽归吐槽,团子妈也不得不承认,我做的旅游攻略非常完美,基本上跟我一起出去玩,真的就是照着攻略走一遍。
当然,不得不说,我非常感谢我的导师,在我读书那会,其实也没少挨批评,哈哈~
而当时,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怎么拎不清楚?用脑子多想想!不行就用笔画下来!
所以,思维能力,几乎决定了一个人能力的下限和上限。
练字课
首先,我个人的想法是,如果是为了考试更工整,那就没必要去报外面大几百一节课的书法班。
而且,我个人建议,直接练硬笔。对,团子练得就一直都是硬笔(练字笔也是硬笔)。

当然,练硬笔也有练硬笔的问题。
很多孩子练字的起步都是描红,包括学校布置的写字作业,有很多也是从描红开始的。

但实际上,根据我们家的练习情况来看,描红和练字完全两码事。
练字不仅要动手、更要动脑。汉字是有结构的,甚至是很需要“审美”的,纯靠“肌肉记忆”练不好字。
而描红就主打一个“肌肉记忆”,因为描红的过程太机械化了,孩子不会过脑子,更不会去主动想一个字的结构如何分布,一笔一画要落在什么地方,怎么写才能把字写好看。
这并不是一个主动“模仿学习”的过程,而是一种被动的“无效练习”。
所以,在娃刚开始学的时候,可以少量地描红去熟悉生字,锻炼宝宝手的控笔能力,但后面一定要用空白的田字格,让孩子去看着范例字头自己模仿字头、自己观察一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自己慢慢摸索着去仿写,就算刚开始写得不好看,也比描红有用多了。
此外,还有一个练字的误区,就是很多家长,会给孩子买很多字帖,看这个字体好看买,看那个字体舒服又买,结果发现,买了很多孩子一本都练不完,也练不出什么效果。
这是因为,美不止一种,汉字也是一样,而不同的字体、不同的风格之间的书写规则也是不同的,一些看上去更“灵秀”的字体,排布一般相对紧凑、集中,一笔一划也更“规范”、纤细;而一些看上去更“大气”的字体,笔画之间的空间则更大,也更多变。
如果让孩子东练以下,西练一下,今天看到这个学体好,练一会,明天看到那个控笔好像好用,练一会,很容易让孩子很混乱,今天刚模仿摸索出一点心得,明天又得从 0 开始,忙忙碌碌,最后发现一直在原地踏步。
所以,我建议大家选择一套手写体字帖,固定练一种字,贵在坚持。
至于怎么选字帖呢?其实这个很简单。
我带团子去挑字帖的时候,第一个原则,就是得娃自己喜欢。
让这么小的孩子每天坐在那里 20 分钟去练字,其实是一件比较枯燥的事情,所以字帖最好是孩子自己看了觉得“嗯,我喜欢,我觉得很好看,我也想写成这样”才行,把选择权交给孩子,让孩子觉得这是我自己的事情,我自己做的选择,这样他才有动力,不容易有逆反的情绪,后期也会不太费爸妈😂😂😂
第二个原则,就是在孩子选出来的字帖里,选和娃本身的性格更贴的。
俗话说人如其字,人写字的风格和一个人的性格是分不开的,很多时候看一个人的字也能看出这个人大致是什么样子,所以给小团子选字帖的时候,我就不会去选那种比较纤细、秀气的字体,团子的性格比较活泼、跳脱,所以给他选的也是那种看上去有点眉飞色舞、比较“放荡不羁”的风格😂😂😂这样孩子练下来也会更顺意。
最后,一个汉字不是孤立的,而是由很多个零件组成的,笔画、偏旁部首,这些是基础,最终的美观是建立在基础之上对于间架结构的追求。
所以,不论是让娃练字还是给娃选的字帖,都需要有一个科学的顺序,不能一上来就练写一个完整的字,得先练 33个基本笔画,再练 46 个偏旁部首、最后才是间架结构。




其中,33 个基本笔画也应该是从简单到复杂依次递进,先从最简单“点”开始,再到“横竖撇捺”,因此咱们给孩子选字帖也需要注意字帖的安排是否合理👇

另外就是,求精不求多,“正确写好一个字,远胜过错误练习100字。”
如果娃字写的不好,不是让他练更多的字,这是盲目堆量,而是要回归基础,把基础笔画和结构练好,这才是治本的方法。
也就是说,孩子练字需要有一个测评机制,引导孩子去思考——我写出来的字为什么和范例不一样?不一样在哪?是哪几个笔画出问题了?在排不上又要怎样改进?而不是让孩子照着字帖一鼓作气写下去,写的越多越好。

所以我们家团子在用练字笔练字的时候,每写完一组,就要让他停下来观察、对比、思考——基础笔画的顺序有木有搞错;字面是不是太宽了,需要写窄一点;字形是不是没有控制好,要再紧凑一点……

这样边练、边思考、边总结,写下一组的时候才能吸取教训,写的更好,长期以来才能出效果。

到这里,看了下,已经写了有 12000 字了,除了以上的兴趣班、学习以外,小团子还在进行中的内容有赛先生的科学实验课、弈小象的围棋课、以及博雅小学堂,这几个,都属于额外的多兴趣班或者课外知识范畴了,今天咱们就不赘述了,以后找个时间再慢慢喝大家唠吧~
总之,我还是那个观点——学习,对于孩子来说,几乎就是一件必须要做好的事情(不然,为什么叫学生呢?)。
我们家长要做的,就是让这个过程,尽可能轻松一点、快乐一点。
换句话说就是,我们整个社会一直在提倡的——快乐学习!
萌医生说
好啦,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啦!如果你喜欢今天的文章,就在右下角帮我点个在看吧!
我是萌医生,让我们在这里,一起成长吧!
推荐阅读



End
欢迎大家点击在看,或者转发到朋友圈哦!
设计: 游鱼 | 责任编辑: 游鱼 | 撰文: 萌医生
公众号又改版啦!
设为星标🌟,不错过每一篇文章哦!


点一下在看,给我一点鼓励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