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2个月,小团子就将正式成为一名小学生了!
最近,我和团子妈也回顾了一下这几年给团子的启蒙之路,总结下来发现,有得有失吧!
先来说一下我觉得我们家做的比较好的几个方面——
首先是语文。
现在回想起来,之所以语文启蒙做的不错,主要是因为萌医生自己非常喜欢这个学科,加上我读书那会的语文成绩、和日常的文学功底也不错,所以我深知语文是一门很重“积累”的学科(现在“大语文”时代就更是如此了),所以在团子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启蒙了。
另一个原因,也是为了幼小衔接,刚上小学的孩子,如果发现周围的同学都能轻松看懂课本,迅速的理解课堂内容,而自己跟不上时,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也容易受打击。
所以,我们家语文启蒙第一步,就是识字,2-3岁就可以开始了,因为这是孩子的语言敏感期。
我们家团子和圆子最开始是用洪恩识字来辅助识字的,后面又过渡到了体系更庞大的一亩宝盒。
之前萌医生看过一个研究,发现婴幼儿认汉字的过程和成人截然不同,而在记忆汉字的能力上,一年级比六年级学生为优。
所以当时萌医生就有意向抓住这段“事半功倍”的黄金期,让团子学龄前达到至少3、4年级的识字水平,后来没想到团子“超纲”完成了。轻松达到5、6年级的识字量,也说明抓住“关键期”是真的香!
识字的的终极目标就是“尽早阅读”,很多研究也证明,儿童的大脑发育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形成得越早,对孩子的综合发展效果越好。
另外,现在小学低年级的语文书面作业不多,取而代之的是以阅读为主的非书面作业,我们家长以后也不能天天陪孩子阅读,所以独立阅读的能力也必须在学龄前掌握。
此外,我们家其实是把“成语”这个特殊又精巧的汉语组合和“古诗词”这种文学体裁当作孩子从识到读的桥梁,成为了孩子从识字到阅读纯文字的很好的过渡。
对于低幼阶段的孩子,并不需要强制背诵,其实最好的方式是分级阅读+听音频,我们家用的就是给古诗词做了个分级,然后每天让娃拿着听力机打卡,培养习惯和兴趣,让娃无痛记忆。
“输入”启蒙的同时我们家也比较重视“输出”,一开始是用的《看图说话》,这是一套杂志,每一册期刊,都包含儿童故事+看图说话+益智科普+童谣儿歌+手作游戏,内容丰富、有趣,可以从各个纬度去帮助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
今年也跟大家汇报了,让团子去上了口才课,目前上下来效果还不错,最直观的一点就是,能帮助团子把词语连接成句子(因为团子虽然非常爱表达,但目前表达流畅度和文字逻辑能力不够),把句子连接成文章。
再一个,就是数学启蒙和思维启蒙。
这一点关注咱们的盆友应该很了解了吧~
思维能力的培养一直是萌医生最重视的启蒙之一,因为思维能力,不仅是底层能力、也是顶层能力,决定孩子学习能力的下限和上限。
并且它和智商完全不同,思维能力这东西,和天赋关系不大,它是完全可以培养的,说白了,思维能力就是孩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所以,从去年一直到现在,我们家两娃都在上火花思维,每周上两节直播课,然后周末还会复盘半小时。
数学,熟悉咱们的朋友也了解,团子一直在上的一个是高思课,一个是学而思培优课——
高思导引,主打一个难题巧解,侧重技巧和方法,题目非常活,学习目的是为了培养思维能力;
学而思培优,是跟小学教材同步的,但比教材上的还是明显难一点,学习目的是为了把基础打好。
最后,我自己比较满意的还有兴趣的启蒙。
我们家先后尝试过的兴趣班得有十几二十个,之前也跟大家唠过,一开始是按类型去撒网的。
比如艺术类学过音乐和美术;益智类学过大颗粒积木、机器人编程、围棋、科学课;体育类学的更多,轮滑、攀岩、街舞、跆拳道、网球……
现在团子马上幼升小了,也选了一些重点的兴趣班,长期发展和培养。经过各种权衡,大浪淘沙,目前长期在学的也就只有 6 个,由于团子是个“理科迷”,所以留下的益智类的最多,火花思维、小河狸、小象围棋、科学课,外加一个艺术类的小熊美术和一个体育类的轮滑。
当然,今年暑假我单独给他报了足球班和搏击班,一方面训练团队意识,一方面学点防身能力。
好啦,自夸的内容结束啦,下面开始自省,哈哈。
一
控笔和练字
01
控笔
先说控笔,这团子的控笔训练我自己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既然提到练字,控笔是绕不开的,所以还是简单说一下。
在娃的学习生涯中,“书写姿势不对”是绝大多数家长的心头之痛。
尤其是孩子上了小学后就会发现,每天的笔头作业,都是让人抓狂的一幕:娃把头埋在作业里,反复写了擦,擦了写,哪天不是一地鸡毛收场?
如果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掌握正确的书写基础,刚开始往往会适应的十分艰难,写得又慢又不好看,还会积累很多坏习惯,不仅不利于自信心的建立,甚至还会影响体态。
所以萌医生建议大家,一定要重视控笔,那啥时候开始呢?
孩子“书写敏感期”,一般在三、四岁就会出现,这个时候就可以教孩子握笔,锻炼手指精细动作,开始进行一些简单的控笔训练了。
不过,控笔看似简单,实际上包含3大部分——正确的坐姿、握笔姿势以及控笔能力,都是孩子能写好字的重要基础,下面萌医生简单给大家列一个操作大纲👇
02
练字
控笔打下基础后,大概从5岁就可以开始进行书写训练了。
往远了说,以后“网络阅卷”是常态,比纸质试卷更能放大学生书写的缺点,对于字不好的娃来说,简直就是雪上加霜,几门考试下来,孩子因为字迹问题被扣掉的分根本不止 3、5 分。
近了说,孩子到了小学,低年级通常没什么考试,作业难度也不大,分数相差无几,那么,在老师看来学生之间差距最明显的能力之一就是书写。
能写出好字的同学,一定会更受老师的青睐,而字写得糟糕的孩子就算不被老师批评,也会被提醒。
久而久之,本身字写得好的孩子会越写越好,字写得不好的孩子很难有练字的兴趣,毕竟咱们很少看到上了初高中的娃字一下变得特别好的例子。
老实说,我们家团子练字其实稍晚了些,因此很长一段时间勾手的毛病改不掉,后来也是费了老大劲才改掉,算是一个教训,所以对于圆子的书写我就特别重视。
很多人一开始会让娃从描红练起,但萌医生建议,直接练硬笔。
练字并不是简单的肌肉记忆,在形成肌肉记忆之前,更需要孩子“动脑子”。
需要娃主动去想一个字的结构如何分布,一笔一画要落在什么地方,怎么写才能把字写好看……是一个主动“模仿学习”的过程。
所以,在娃刚开始学的时候,可以少量地描红去熟悉生字,锻炼宝宝手的控笔能力,但后面一定要用空白的田字格,让孩子去看着范例字头自己模仿字头、自己观察一个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自己慢慢摸索着去仿写,就算刚开始写得不好看,也比描红有用多了。
此外,练字最重要的,就是一句话“求精不求多”——“正确写好一个字,远胜过错误练习100字。”
所以,一定要让娃明白一点,为什么大人用横线本写字,小孩要用田字格。
这是因为,田字格不仅大,可以放大书写问题,同时它永条辅助线,这些就是为了方便孩子进行模仿、判断自己写的字与字头的差异。
因此,娃每写完一组,一定要让他停下来观察、对比、思考——基础笔画的顺序有木有搞错;字面是不是太宽了,需要写窄一点;字形是不是没有控制好,要再紧凑一点……
当然,一开始孩子可能很难自行判断,所以也可以用辅助的测评工具,引导孩子去思考——我写出来的字为什么和范例不一样?不一样在哪?是哪几个笔画出问题了?又要怎样改进?
这样边练、边思考、边总结,写下一组的时候才能吸取教训,写的更好,长期以来才能出效果。
二
英语
英语启蒙,三岁就可以开始。
一是要抓住孩子的语言黄金期,在黄金期开始启蒙学习,投入少,回报大,性价比最高,这个之前咱们也跟大家唠过好多次。
二是虽然英语并不难,但它费时间啊,什么背单词、记语法、分析长难句、训练写作……每一部分都费时费力,如果早期没有花时间,后期就会付出很大的代价,特别容易掉入应试教育的陷阱,最后很可能就学成了“哑巴英语”。
可以说,英语启蒙的越早,越是事半功倍,底子打得越好,往后操心的就越少。
我们家团子其实学的算晚了,虽然目前学的效果还不错,但是还是浪费了一段时间的语言黄金期,所以我吸取教训,让圆子 3 岁就开始刷分级,马上也要和团子一起正式上一对一口语。
如果说语文启蒙的目标是在学龄前达到小学4、5、6年级的识字水平并能有独立阅读的习惯,那么我们家英语启蒙的目标,就是“3K、5P”。
啥意思呢?
咱 3 年级过KET,5 年级过 PET。可以说基本上过了 KET,娃初中的英语课堂都可以划水。所以我们家给团子定的目标就是,在把校内内容完成的同时,三年级以前考完 KET,从四年级开始到初二,英语都可以划水~
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语文英语成绩好的同学,越是在高年级越轻松,为啥呢?因为人家“老本”厚啊,底子打得好的,甚至能吃一辈子老本,那么在学业压力越来越大的高年级,就能省出很多时间来学习别的学科或者自由探索,多香啊~
那么,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该如何操作呢?
萌医生之前也跟大家唠过,“分级阅读+口语训练”是萌医生自己摸索出来的,也是非常科学的一组英语启蒙 CP。
首先,在两娃正式开始外教课之前,ABC reading 是唯一王者级别的英语学习工具。
但凡推荐英语相关的学习工具,绕不开的一定是分级,不刷分级,学英语就是空耗孩子与家长的时间和精力。
而一般来说,3~4 岁是开始分级阅读的最佳年龄,我们家小团子就是从 ABC reading 最低级的 aa 级别开始,现在已经刷到 C 级别了,主要就是按照 ABC reading 的4个板块进行闭环学习:听学读练。也就是听绘本—学单词—读绘本—练绘本—测试。
听的部分,让孩子跟着标准的美式真人发音,配合图片,一页一页地看、跟读绘本,让孩子建立语音和图片之间的关联,积累听力词汇,初步熟悉绘本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出现孩子没学过的单词,那么就把这些单词单拎出来重点学习👇
对绘本有了初步印象后,就进行学单词的环节,为了降低难度,可以先让孩子根据图片来猜测中文意思,也是为了帮助建立单词和图片之间的关联,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帮助记忆👇
在对单词加深印象后,接下来进行单词跟读训练,这里我觉得最让团子受益的是“重点单词打分”的训练。
之前也跟大家说过,我们家团子之前有构音障碍,后来就是在“跟读模仿、打分反馈”这套组合拳后,开始逐步纠正发音,现在团子跟读基本都能在 90 分以上👍👍👍
最后就是进行测试,来反馈一下学习结果。团子最喜欢的形式就是“亲子互动单词/句子pk”的游戏,简单来说就是看图选单词、PK读绘本,和我或者团子妈对战,5局3胜,比如我或者团子妈读一半绘本,团子再读另一半,看谁发音标准。
这个刷分级的套路真的非常推荐,跟之前给他干巴巴地讲解绘本强太多了,那时候真是给他讲他还不愿意听,现在每天15分钟就能刷晚一本,而且积极性很高😂😂😂
同时,萌医生还想特别强调一点,在孩子刷分级的过程中,除了专门找一个时间让孩子细致地“听”新绘本外,我们也一定要多安排时间让孩子把已经学完的绘本听起来。
千万不要学完就丢,我们一定要利用好这些孩子已经学完消化完、能听得懂的,来做好“可理解的有效输入”的工作,这一点非常重要。
另外,在刷分级的同时,萌医生个人建议,在孩子 5-6 岁左右,有条件的可以再让娃上一下一对一、一对二的口语外教课,英语分级和口语训练双管齐下。
原因和语文启蒙给团子加了一个口才课一样,语言这种东西,重在应用,光输入不输出就是本末倒置,而英语口语,很明显,也是越早适应语言习惯效果越好。
说白了,就是要通过持续的外教口语对话、持续的外教口语对话来帮孩子创设搭建语言环境,增大日常沟通量,让熟悉本地人的用法,帮助孩子自然习得语言,潜移默化中形成英语思维。
总结下来,我们家两娃目前的英语学习,就是周一到周五,每天刷15分钟英语分级,每周一到两节口语课,目前学下来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三
绘画
美术或者说绘画,萌医生的建议是,如果孩子感兴趣,千万不要放弃,应该一直做,因为绘画能带给娃的实在太多了。
首先,绘画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随意的涂抹,到有意识的表达,都是放飞想象力的过程。
其次,绘画也能很好地锻炼宝宝的手部精细动作,比如咱们之前讲的“控笔”,其实还有一个“控笔前”阶段,就是“涂鸦”阶段。
娃在自由“涂鸦”时,不仅能落实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自理能力、独立能力以及写字方面的能力都会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主打一个“无痛进化”。
绘画还能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审美能力。
孩子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经常是三分钟热度,而画画几乎是所有孩子都感兴趣的事,一张纸、一支笔就足够有吸引力。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美好的东西看得多了、画得多了,就会自然而然就学会了欣赏,哪个颜色和哪个颜色搭配在一起更好看?一张纸上怎样布局更美观?可以说,娃画的每一笔都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的结晶。
更现实一点,娃上小学后,学校会有很多手工作业:手抄报、手工、图文并茂的作业……
这些都很考验孩子的创造能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甚至专注力,如果孩子喜欢并且做的好,甚至还会被任命负责班级的黑板报,无疑对自信心的建立大有帮助。
相反,如果孩子觉得非很麻烦,必须依赖家长做才可完成,可想而知,有多费爸妈😂😂😂
所以团子很小我们就开始让他画画,他也一直都很喜欢绘画、4岁就开始上小熊美术,但后来有一段时间我看他没怎么上这个课,就把这课给他停掉了。
之后有一次跟他聊天的时候,问他喜不喜欢画画,团子表示非常喜欢,觉得画画的时候随心所欲,自由自在。
萌医生当时一听就有些后悔,不应该给他停掉画画的(老实说当时这个课停的也是糊里糊涂,现在都想不起具体原因😂😂😂)。
所以从去年开始又把画画捡了起来,准备等他上小学后尝试直播课。
实际上,绘画启蒙这事儿可以说是咱们今天讲的所有启蒙里最容易的一个了,因为它有一个先天优势,那就是——孩子喜欢!
孩子感兴趣,那一切都好说了!如果非要说有什么方法顺序,那萌医生觉得,可以从“绘画材料”入手。
在最初的阶段,可以先让娃认识到不同的画材。从只知道“笔”这一个大类,到知道了马克笔、手指颜料、油画棒、勾线笔、彩铅……再通过“涂鸦”,了解各种材料的不同特点和丰富的色彩表现力👇
了解了各种各样的绘画材料,多多尝试,对娃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说,简直就是“如虎添翼”~
接下来,就可以在自由探索的同时,学习一些小小的美术知识和技巧啦~当然,如果只是给娃讲概念或是直接示范,孩子可能会觉得枯燥,也很难get到,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借助一些工具来引导孩子。
老实说,团子的美术课都是自己摸索的,但是真的掌握了很多绘画小技巧,比如三原色的运用、如何晕染、近大远小、拼贴、漏印、晕染、黏土、模切等等,运用这些学到的小知识,创作起来会更加得心应手!
在掌握技巧的同时,粑粑麻麻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启发孩子的灵感,毕竟,艺术创造可不局限在一张白纸上,沙发上、窗帘上、沙滩边、泥巴地,孩子们想怎么画、想在哪儿画都可以,只要在一个包容、多元的环境里,孩子的创造力也会无限生长👇
突破了空间的限制,再升级一点,可以突破思想的限制,我们不仅可以画我们看到的事物,也可以通过画画来表达更抽象的东西,比如心情、感想——
开心是色彩、画风都很明媚,像🎈气球飞到天上去,不开心就是🌪️飓风过境;
生气是喷火龙🔥,也是妈妈立起来的长发;委屈就是一个人坐在沙漠,旁边一株带刺的仙人掌🌵
老实说,我们家小团子和小圆子在画画上并没有什么天赋,哈哈~
不过,艺术家不是人人都能当,但画画本身并没有门槛,不仅孩子喜欢,能给他们带来很多能力的提升,也可以成为孩子调节情绪、表达感受的工具,何乐而不为呢?
萌医生说
好啦,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啦!如果你喜欢今天的文章,就在右下角帮我点个在看吧!
我是萌医生,让我们在这里,一起成长吧!
推荐阅读
End
欢迎大家点击在看,或者转发到朋友圈哦
设计: 游鱼 | 责任编辑: 游鱼 | 撰文: 萌医生
公众号又改版啦!
设为星标🌟,不错过每一篇文章哦!
点一下在看,给我一点鼓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