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低成本带孩子“见世面”的7个方式~最后一个神器,你一定没想到!


☀️暑假马上就要到啦~
神兽们又要出笼了,很多粑粑麻麻也开始着手为娃的假期做准备,这不,不少家长在后台给萌医生留言:
除了运动和兴趣班,团子和圆子暑假还有哪些安排呢?
的确,美好的假期怎么可能只有“劳”没有“逸”呢?“玩”可是孩子的“终身大事”!

不过,现在孩子的暑假娱乐,不得不说也是非常“卷”的,有的带娃去各大名校研学,有的报名了各种夏令营,普通一点的都得带娃出门旅游长长见识,打卡各种网红景点……
作为新时代的父母,咱们对孩子的“娱乐”要求更高了,希望孩子不仅能玩的好,更希望孩子在玩的过程中探索世界的多样性,见更多的世面,拥有开阔的思想,多元的视角。
不过,上面的那些“暑期安排”,“烧钱”倒是次要的,最要命的是“费时费力”,毕竟不是所有家庭都是双职工,粑粑麻麻和娃一样都有寒暑假。
那么,有木有什么“时间成本”比较低,没那么“费爸妈”,却仍然精彩有趣的亲子活动呢?
当然有啦!萌医生今天就来跟大家推荐7种低成本带娃见世面的方式——

参观博物馆

博物馆,几乎每座城市都有,且绝大多数展厅都是免费的,在这方寸之间,或沉淀历史,诉说人文,或记录自然,展现科技。

不过,也有很多粑粑麻麻会担心——
孩子这么小,去博物馆有意义吗?
很多成年人都会觉得博物馆枯燥,小孩子能有耐心好好参观吗?
博物馆的信息量这么大,娃能看懂吗,很容易走马观花吧!
萌医生很能理解大家的担忧,但实际上,相比起与世界交手多年的成年人,刚进入“新手村”的孩子的好奇心是远超乎我们的想象的!
无论是壮观的兵马俑,奇特的三星堆、精致的陶瓷、震撼的恐龙化石……这些日常生活中没有的特殊展品,简直就是在娃的兴奋点上蹦迪,瞬间就能点燃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兵马俑

△陶瓷

△三星堆

△恐龙化石
再比如,我们家两娃第一次去参观天文馆时,面对各种高科技仪器、模型、具象化的星球以及天象表演,彻底上头😂😂😂
本就对理科兴趣爆棚的小团子化身十万个为什么——
“爸爸,这就是黑洞吗?”👇

“宇宙尽然演变了一百多亿年!” 👇

“这些光的传播为什么这么神奇!” 👇

而文艺宝宝圆子,也被眼前应接不暇且绚烂美丽的景象深深的震撼了——
“家园”展厅的蓝色星球,
展示着日夜更替和地貌形态变换👇

只要抬头,星辰触手可及,
斗转星移、美轮美奂👇

观看太阳的热感影像,宛若浴火重生的凤凰👇

本身对这些没那么敏感的圆子从另一角度感受到了冲击,参观完对我和团子妈说:原来宇宙这么漂亮啊!
与其说博物馆是充满知识点的地方,不如说博物馆是激发孩子的兴趣和灵感的场所,如果在逛博物馆的过程中孩子产生了兴趣,回去之后娃一定会开始大量“吞食”相关的知识😂😂😂
萌医生一直坚信“真听真看真感受”的生命经验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让他们保持好奇心,而博物馆正是最好的能将“学习场景化”的地方。
所以,当时参观完两娃震撼之余,也觉得在馆内听讲解员的科普完全没过瘾,回去之后还缠着我要买相关的绘本,吵着回家要看关于宇宙起源的纪录片,求知欲强的可怕👍👍👍
当然,博物馆不仅能激发娃的兴趣,更能深化娃的兴趣点,让孩子更加热爱本就感兴趣的东西。
因为现在很多博物馆里都会贴心地设计很多小游戏、小互动,更方便孩子理解和体验,绝对比书本上的知识更能激发孩子的兴趣。
比如之前带两娃去过的中国科学技术馆,里面最好玩的就是拥有世界最大的球幕的“特效影院”,可以看各种相关的电影,视觉上相当震撼。

第三层还有各种孩子们感兴趣的机器人,小机器人跳舞、机器人投篮、怀旧电脑游戏、未来城市VR体验……并且还能互动,直戳娃的心巴~

看纪录片

第二个要推荐的,就是纪录片啦~
当然,也有家长可能会说,纪录片这么深奥,娃能看懂吗?
其实,我们并不需要想得那么复杂,孩子们也不用去理解这个纪录片背后多么深刻的含义。
如果说,博物馆能给娃带来“真听真看真感受”的“场景化学习”,那么纪录片就是能给娃带来“沉浸式体验”和“系统化熏陶”的家庭博物馆。
纪录片最大的意义,就是它能将孩子的视野和脚步,引领到我们无法企及的未知地带,构建更健康多元的世界观——
比如《地球脉动》,让孩子们更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从南极到北极、从赤道到寒带、从深不见底的洞穴到广袤无垠的平原,从炙热的沙漠到湍急的瀑布👇

地球上的每一处景象都让人无比震撼,很多闻所未闻的生物展现在孩子的面前,让孩子明白,原来人类并不是世界的中心,我们只是大千世界的一份子。
再比如《啊!设计》,用一种前所未有的全新拍摄方式,把生活中那些不起眼的小细节、小设计,全都搬到孩子的眼前,哪怕是水果、书包这些孩子司空见惯的事物也充满美丽的细节👇

让娃感受到“世界上不是缺乏美,而是缺乏发现美的眼睛”,千万不要让“习以为常”淹没了自己的好奇心和审美力。
不仅如此,纪录片也是各个学科的“启蒙神器”——
适合大语文启蒙的《千古风流人物》,带娃穿越时空了解陶渊明、李白、杜甫、白居易、李清照等14位才华横溢的文坛明星👇

适合历史启蒙的《如果国宝会说话》,让100件“国宝们”自己开口与娃对话,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传奇👇

适合生物启蒙的《小小世界》,把镜头对准了我们看不到的微观世界,展现了地球上最小生物的智慧和生命力,比如有一集小鱼为了繁殖,逆流爬上 350 米高的瀑布,只有 1% 的鱼儿会幸存,繁殖后再把小鱼送到瀑布底下👇


看电影或儿童剧

如果是博物馆和纪录片是娃的科普大学堂,那么电影和儿童剧就是孩子的文艺乐园;如果博物馆和纪录片让孩子更了解大千世界,那么电影和儿童剧则能让孩子更理解眼前的生活。
比如之前给大家推荐过的《头脑特工队》,就是一部少见但优秀的情绪认知动画,通过将5种情绪拟人化,让孩子明白:你的情绪会有变化,但每一种情绪的出现,所有情绪共同的作用,都是为了保护你👇

最近,这部动画的第二部《头脑特工队2》也正在热映中,萌医生已经带两娃去看过了,可以说制作精细程度延续并超越前作!
随着主人公莱莉进入青春期,除了之前的5个情绪小人,还增加了4个新朋友,故事也不仅限于情绪认知,跟深入触碰了孩子成长中面对友情、好胜心、虚荣心、焦虑的挣扎👇

不仅如此,影院、剧院也是孩子们了解世界的窗口,因为很多电影、儿童剧都是外国制作,对于孩子来说,这就是一个不出国就能近距离感受异国他乡文化魅力的方式,比如我们家两娃超爱的儿童剧《你是演奏家》——
一根彩管+两根鼓棒+一面手鼓+一个金贝鼓=原汁原味超酷的音乐启蒙课🎵整场表演都采用互动的表演形式,让娃们在敲敲打打中收获音乐的乐趣,感受各国音乐的风情——自由奔放的非洲音乐、神秘的印度音乐、别致的中国音乐……

可以说,在电影院和剧场里,艺术缓缓铺开,孩子能打开视觉、听觉、触觉,全感官体验万千变化的魔力,激活自己的想象力,自由地安放心灵,不仅孩子会在这个过程中遇到更好的自己,粑粑麻麻也能收获一段美妙的亲子时光~

逛超市/菜市场

下面我们来说说更日常、更有“烟火气”却仍然无比丰富的活动——逛超市。

一项社会研究表明,逛超市可以教给孩子 9 大课程:统计学、交通安全意识课、语文课、数学课、劳动课、绘画课、课外阅读课、社会课以及体育课。
超市,其实正是孩子认知世界、触摸生活的魔法屋。
比如咱们跟大家唠过很多次的数学启蒙,就非常适合在超市里给娃展开。超市里有各种各样的区域,包括水果,蔬菜,肉类,冷饮,零食,日用品,调味料等等,都可以是我们的“小课堂”,可以培养娃的归类能力、类比能力、整体思维……
在超市,还能给娃进行财商启蒙。很多粑粑麻麻都会怕娃在超市里吵闹要零食和玩具,其实我们倒是可以借此机会让娃了解什么是“刚性需求”和“弹性需求”。
比如,我们可以事先和孩子一起列个购物清单,讨论一下家里有什么,缺什么,该买什么,在每一次选择牛奶、购买水果、挑选零食的过程中,让孩子在具体的例子中感受“价格”。
菜市场也一样,这里更是一个极具生活气息的场所,菜市场比起超市,更能让娃体会市井文化。

菜市场里买的东西五花八门,树上摘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土里刨的……孩子在逛的过程中,可以用眼睛看、用手触摸、用鼻子闻、用耳朵听——
生菜和白菜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还有紫色的蔬菜?为什么不是所有水果都是香的?榴莲的味道为什么闻起来臭臭的?鱼可以发出叫声吗?

孩子身临其中,感受到的一切比任何一节观察课都真实生动。不仅如此,孩子还能在菜市场中感受季节的变换,感受节日的氛围——
春天菜市场绿成一片:春笋、豌豆尖、豆角;
冬天菜市场则被滚滚的白菜、土豆、茄子占据;
粽叶、糯米出没时,就知道端午将至;
各种月饼扎堆时意味着迎来中秋团圆之时;
……
可以说,菜市场就是日常中的博物馆,是日常中的百科全书,同样能给孩子提供一个真听真看真感受的场景化学习场所。

一场city walk

City walk 可以说是这几年最火的新兴的旅游方式。
为什么呢?
因为旅行不一定要去远方,如果说去风景胜地是拓宽孩子看世界的广度,那么在自己的城市漫步就是开掘孩子感受世界的深度,是日常生活的浪漫。
City walk就是这样一种能展现“小而美”和“活在当下”的出游方式。

作为成年人,我们有时会惊觉,在绝大部分时候,我们都处在面临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当中,这就使得我们必须用“大脑”来生活,久而久之,我们很容易忘记自己是有肉身的。
对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来说,也是这样,我们多久没有和孩子一起跟我们的城市、更我们的环境产生一种直接性的互动了?
在日常的上学放学中,孩子可能都坐在轿车后座,那么假期,我们就可以带他们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家到学校的距离。
在中途,停下来摸一摸地上的鹅卵石;看看土地上的蚂蚁如何搬起一粒比自己还要大的米粒;观察路边各种各样的植物;在一阵风来时仔细地感受;倾听树叶的婆娑……

让孩子最大限度地打开感官,用极近的距离、用肌肤相亲的方式,去跟周遭熟悉又陌生的物质环境进行各种互动。
同时,City walk也是孩子很好的社会小课堂。
和孩子漫步在城市的街道上时,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比如保洁阿姨、商店老板、收银员、快递小哥、外卖小哥……
让孩子们近距离了解感受他们的工作职责,组成世界的并不只是学校、家、亲人、朋友和玩具,无忧无虑的童年是很多人各司其职的成果。
也能在漫步中让孩子更了解一个城市的组成部分。

从小区为起点,最先看见的可能是商店、超市、饭店、菜店;接着可能看见幼儿园、中小学和周围其他小区;再来可能看见公园和大型商场……
在这期间,孩子慢慢就能了解一个城市需要哪些基础设施、需要哪些建筑、各种名称的建筑中又容纳了哪些岗位,慢慢孩子就能大概了解一个社会的基本组成。
除了漫无目的的City walk,我们也可以安排一些有目的的City walk,比如来一段城市历史之旅、一段名人之旅,或是用脚步将城市的各大商场、图书馆等连起来,而这就需要孩子自己制定路线,制定计划。
比如需要用 app 搜索攻略、用地图查询目的地、查询地铁公交、安排午餐……我们可以这些任务交给孩子,我们则在一旁进行指导、建议和辅助,锻炼孩子的规划能力和独立能力。

去田间地头看看农村风貌

在萌医生小时候,我们与大自然紧密相连,我们的童年在河边,在田埂,在树下,每天上山、下河、爬树、钻洞、丢手绢、跳皮筋、打弹弓、抽陀螺……
没有“云”看海、“云”旅游、“云”日出,我们光着双脚踩进泥土、亲手摘下蔬菜水果,辽阔的田野和无边的晚霞扑面而来,大部分知识不是从书本中学来的,而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真听真看真感受。

在今天这个物质充裕的年代,真要说现在生活在城市里的娃比起咱们那个时候缺什么,那么应该就是缺少和大自然的连接。
所以,我们家几乎每个假期都会带娃回乡下,一起去田间地头看看农村风貌,植树、下田犁地、插秧、栽种……在劳动中体会大自然的规律。

咱们中华民族是农耕民族,想要了解中华文化,怎么少的了春耕秋收呢?在春之伊始,我们可以带娃体验播种,和孩子一起拉着工具、使用巧力、控制高低,松土犁地。
大部分在城市里生活的娃很难想象每天吃的香喷喷的米饭是从哪儿来的,因此很难体会到什么叫“谁之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于是很多娃都会无意识地浪费食物。
所以我们也可以带娃体验插秧,将小小的秧苗一起插到水田里,在劳动中孩子自然就懂得了粮食的来之不易。
平时都是粑粑麻麻在厨房忙碌,我们在乡下就可以让娃当我们的小助手,给我们打下手。
从在地里带娃认识各种蔬菜的生长习性,到教娃如何挑选采摘,再到了解各种蔬菜的营养价值、学会清洗处理不同的蔬菜、认识不同的烹饪方法……让孩子了解蔬菜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不仅能培养他们对健康饮食的认识和热爱,也能让他们掌握生活技能。


最重要的——阅读

最后,再来说说萌医生认为最重要也是最日常的活动——阅读。
可以说,阅读是能让娃畅游的最神奇的通道了。

大家有木有想过,为什么我们常常会说一句话,叫“诗与远方”?在萌医生看来,以诗歌为代表的文学就是一种“远方”,只不过这是一种更凝练、更个性化、更未知也更丰富的“远方”——
当孩子读《山海经》绘本时,进入的是远古初民脑海中那个瑰丽的世界,窥见当时的日月星辰、天地雷霆、江河山川、雨泽草木、金石珠玉、奇珍异兽;
当孩子读“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时,去往的是李白送别友人时所见的波澜壮阔的长江;
当孩子读《墙上的斑点》时,如同爱丽丝掉进了兔子洞,能在伍尔夫意识河流的漩涡中享受一场奇妙的遨游;
……
另一方面,萌医生也一直认为,行万里路的前提是读万卷书,读万卷书之后行万里路,孩子所能看到东西一定能有跟丰富的层次。
如果孩子读过《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那么他在乡下体验农耕生活时,感受到的不仅是脚踩泥土的感觉、劳动的汗水和劳动过后更香甜的饭菜,他或许还能想到远古初民同样曾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生活——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等到孩子大一些,在“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中的新春中感受到“喜”,在“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中体会到“怒”,在“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中咀嚼出“哀”,在“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中感受到“乐”。
那么,当孩子再度回到过那片曾经亲自耕作过的土地时,就能感受到《豳风·七月》中“一切埋藏在深厚泥土里的人生百味被祖祖辈辈一遍又一遍地翻耕、播种、收获,万次生命重复排列而出” 的一种悲壮而宏伟的时序感。
等孩子再大一些,接触到更多种类的书籍,了解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再度抚摸曾经亲自耕作过的土地时,或许更能理解《豳风·七月》的经典,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更超然的感动,没有什么人是土地的尽头,就像没有什么感悟是诗歌的尽头,史书写不到的地方,诗歌在生长,玫瑰停止的地方,芬芳前进了。
在不断的阅读中,孩子的所见所闻、观念思想、生命经验与无数文字交织纠缠在一起,共同造就了生命的厚度。
萌医生说
好啦,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啦!如果你喜欢今天的文章,就在右下角帮我点个在看吧!
我是萌医生,让我们在这里,一起成长吧!
推荐阅读



End
欢迎大家点击在看,或者转发到朋友圈哦
设计: 游鱼 | 责任编辑: 游鱼 | 撰文: 萌医生
公众号又改版啦!
设为星标🌟,不错过每一篇文章哦!


点一下在看,给我一点鼓励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