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晶晶没给儿子学跳水,却学这个小众兴趣班!传说中的贵族运动,普通家庭能不能学?


咱们之前跟大家唠过,萌医生准备暑假送团子去学搏击,因为虽然团子这些年学的体育项目不少,但最近一盘,发现没有这样“一对一对抗”式的运动。
所以,萌医生最近也非常关注这种既需要“身体对抗”,又需要孩子独自上场,独立思考做出判断的“单打独斗”的体育项目。
没想到这次一了解,还真发现了一个很多名人家娃都纷纷入坑的小众宝藏运动。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2 年前东京奥运会期间,郭晶晶一家多次出现在热搜上,当然啦,咱们的“跳水女王”是因为在奥运会期间担任裁判冲上了热搜👇

但霍启刚这边的画风就不一样了,郭晶晶前脚刚走,霍启刚就带娃去吃了麦当劳😂😂😂颇有一种“妈妈不在家,终于可以大胆地去吃垃圾食品”的意思👇

不过呢,奥运期间,霍启刚也认真在家带娃观赛了,不过看的并不是妈妈担任裁判的跳水比赛,而是击剑比赛,这让很多人都有些意外,不仅如此,当时才7岁的儿子霍中曦还能给爸爸当解说员👇

其实郭晶晶和霍启刚之前在接受采访时,就谈到过儿子在学击剑。郭晶晶当时说:
儿子现在在学击剑,也会让他去参加比赛,比赛时他们要知道胜负,刚开始他输了,觉得很不开心,但我会跟他说,人生就是这样,不可能永远赢的,都是输输赢赢,输掉后你可以从中找到自己有什么问题。
其实,这几年击剑这个所谓的“小众”的运动也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小众,反而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参与进来。
据统计,2020年,全国参与学习击剑的总人数预计达20万人。很多明星也很爱把孩子送去学击剑。

比如,王嘉尔曾用击剑拿到了敲开了斯坦福OFFER,他的父亲王锐基也曾是“亚洲第一剑”,侯佩岑也送6岁的大儿子黄翊恩去学习击剑……
这就不禁让大家好奇,击剑到底有什么样的魅力?
今天,萌医生就来跟大家聊聊这个被誉为“剑尖上的芭蕾”的运动项目——
一、击剑能给孩子带来什么?
1、击剑是“身体象棋”
作为一项全身性的运动,击剑不仅像其他运动一样能强身健体,更是一个对于身体协调和思维能力要求非常高的一个项目。
因为击剑讲究的是距离攻防,两个选手只能在14米的方寸之间进行移动,面对对手,需要沉着、冷静、注意观察、迅速判断出对方的动机和下一步行动的可能性,除了爆发力,更依靠选手的反应能力、思维能力、专注力以及准确抓住时机的能力。
可以说,击剑最大的魅力却不是体力上的竞争,而是“头脑的竞赛”,既需要斗勇,又讲究斗智的技巧。

它有多“烧脑”呢?
比如,在进攻方面,简单进攻中有直刺、转移刺、交叉刺、击打和压剑刺,复杂进攻中有多种动作的组合与重复,还可用绝对速度或相对速度进攻;在防守方面,可以假防真抢、假抢真防、拉开距离防、上前破坏距离截击防等。
在训练和比赛时,选手不仅需要运用这些自己掌握的熟练进攻、防守、抢反攻技战术,更需要去不断地快速思考、寻找时机,判断对手动作的真伪,善于观察对手的战术,识别对手意图的真伪,以便做出决定性的行动。
在赛场上留给选手的思考时间⏰有多短呢?
有研究显示,在击剑比赛中,运动员的特殊反应即对活动目标的复杂反应是0.3s-0.7s,而在移动中完成最后决定性出击刺动作的时间是0.25s-0.47s。
也就是说,进攻方运动员完成动作的时间控制在0.25s之内最为理想,绝对称得上是“电光火石”!
不仅如此,选手在比赛中各有各的特点和风格,战术千变万化,一成不变的打法,比如重复出现的动作、出剑方向部位单一,很难在比赛中取得胜利,想要赢得胜利,就必须要在体力、技术、脑力和精神上全部战胜对手。 
这也是为什么击剑运动常常被称为“身体象棋”的原因,因为它非常讲究“走一步,看两步”,诱敌深入、声东击西、虚实结合,每场比赛都是两个选手之间的头脑和心理的对战。
另外,和象棋一样非常考验专注力,在实战当中,需要一直观察记忆,他进攻你多少剑,你进攻他多少剑,他在什么情况下喜欢怎样的进攻方式……所以必须要时刻全神贯注,注意力集中去做练习,否则脑子里就会一团乱麻。

因此,也会有很多家长表示,通过两三个月的练习击剑,孩子能静得下来坐得住了,做事情也比以前更专注了。
2、击剑是重礼仪的运动
击剑不光能锻炼孩子的运动能力和思维能力,还能让小朋友学会尊重对手、尊重教练,在比赛当中尊重裁判,是一项非常重视礼仪、规则的运动。
击剑比赛讲究礼仪,赛前要相互敬礼,课前教练和学生要相互致敬,随着演变,目前简化的致敬方式一般由3个动作组成👇


不仅如此,对于敬礼顺序也有要求——
平时训练先向对手敬礼,然后向裁判敬礼;比赛时先向对手敬礼,再向裁判敬礼,最后向观众敬礼。
另外,还有一些敬礼要点——
双方站在开始线前,脚成丁字步,脸朝向对手,双眼平视对手(或裁判),表情轻鬆面带微笑,收腹挺胸,非执剑手拿住面罩,执剑手臂按照击剑敬礼要求敬礼。
当然,还有赛后敬礼;刺中对手无效部位或刺(劈)痛对手也要走到对手面前说“对不起”;比赛中对裁判判罚有争议需和裁判理论时,需先向裁判敬礼得到裁判同意后摘下护面;当练习和比赛结束后,需要妥善放置自己的佩剑和服装……
这一系列的约束都会让孩子对比赛和对手充满敬畏心。可以说,击剑运动对孩子来说,不光是锻炼身体、思维,还能让孩子学会懂礼仪、有担当,更能培养良好的规则意识。
3、击剑能给孩子一颗“大心脏”
通常我们在看奥运会时,会被高水平运动员帅气的击剑技巧折服,但实际上,对于初学者来说,要想像电视上那样在剑道上和别人对抗,需要大量的练习。
击剑比赛胜负常在分秒之间,可以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高效得分背后一次次“下意识”的劈、刺,离不开经年累月培养起的肌肉记忆,孩子在慢慢达到自己想象当中的“帅气”的过程中,自然会磨练意志和耐性。

并且,现在的孩子在大部分时候很少经历正面对抗,像篮球、绘画、音乐这些兴趣爱好,也很少有直接的身体对抗而产生瞬间的胜负输赢。
就像郭晶晶在采访中说的,人生就是输输赢赢,需要孩子从输中寻找问题,而这也需要孩子有正确的输赢观、冷静地控制情绪,学会正确接受失败、平静看待得失,在击剑场的输输赢赢中,锻炼出一颗“大心脏”。
4、击剑有利于形体塑造
击剑被誉为剑尖上的芭蕾,作为一项力量与之后并存的高雅运动,击剑还有利于孩子的形体塑造和气质培养。
由于击剑的基本动作是需要打开髋宽节的,这样就可以使大腿内侧肌肉得到充分的锻炼,大腿内侧肌肉是绝大多数运动难以练到的部位,而恰恰是这个部位的肌肉,经过长期的训练,可以使孩子的腿部拥有更细长完美的肌肉线条。
不仅如此,当孩子穿上白色的击剑服,戴上黑色的头盔,潇洒地手持长剑傲然而立的时候,一种自信的气质油然而生,久而久之,自然会使孩子的内在气质发生改变。

因此现在不少家长为了培养孩子的气质形象,也会选择击剑,而不像以前只有单一的舞蹈可以选择。
二、学习击剑,
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学习击剑的好处实在太多啦~不过,大家也会产生更多的问题——孩子几岁能学击剑?孩子学击剑安全吗?击剑有哪些种类?怎么选择呢?
由于萌医生最近也准备带两娃去击剑馆尝试一下,所以也做了不少功课,下面就来给大家分享一下——
1、几岁能学击剑?
实际上,击剑并不是一个对年龄有特别高要求的项目,孩子很小就可以接触,从6岁左右就可以练习击剑。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 刚满6岁的孩子,由于身高和力量不足而无法完美的持剑,并且也比较难理解击剑较为复杂的规则和理论。
因此,如果6岁左右就想学习击剑,应该且也只能是以加强基础体能为主,比如身体的柔韧性、灵活性、平衡性,以兴趣为导向以游戏为引导加以练习。
至于正式学习击剑的年龄,有研究表明,孩子在7岁左右开始学习击剑比较合适,并且大多数击剑俱乐部要求的最小入学年龄也是7岁。
2、击剑安全吗?
和很多运动健身项目不同,击剑有钢制的武器在手,毕竟要“动家伙”,所以很多粑粑麻麻也会担心孩子学习击剑的安全性。 
但实际上,击剑在所有运动中,属于非常安全的一种。研究表明——奥运会比赛中击剑运动受伤率接近2.5%,是最安全的奥运会项目之一。
当然,这也有赖于击剑是一项“全副武装”的运动。

通常来说,学习击剑,需要击剑服一套(击剑裤、防刺背心和击剑上衣,共3件;有左右手,大、中、小号之分),练习用佩剑一把,佩剑护面一个、击剑手套一只、击剑鞋一双、滚轮剑包一个。
可以说,孩子从上到下都会被包裹地严严实实——
护面:由金属网制成,覆盖头部所有脆弱部分,能承受 160 kg 重的冲击力,以保证孩子头颈部的安全;
上衣:由质地结实的面料制成,可以抗 80kg 的冲击力,其强度足以抵挡剑的刺劈;
护胸:女子在上衣内还要穿一件由金属或其他硬质材料制成的护胸;
剑:不开刃,剑尖为直径 5~8.8mm 的小圆点,即使刺劈到身上也不会发生伤害;
并且,击剑在训练前或赛前,都需要双方运动员进行试剑,轻轻刺向对手有效部位,以检测器材是否合格,可以说安全性非常有保障。
3、击剑有哪些种类?怎么选?
那么,击剑有哪些种类呢?孩子如果想学的话,要怎么选呢?
击剑分为花剑、佩剑、重剑。如何选择,需要先看看孩子的兴趣、身体条件,再结合不同种类击剑的特点来进行剑种的选择。
首先,6岁以下的小朋友首先接触的是花剑(Foil)。
为啥呢?
因为花剑比较小巧轻盈,得分区域也最小,就是躯干,前胸后背,并且在比赛中只能刺,不能劈打。因此孩子练习起来更容易掌握控制好自己手中的剑,通常作为年级比较小的孩子的入门剑种。
不过,也不要因此觉得花剑简单,由于目标小,所以目花剑不仅是最基础、也是最难的剑种,它是三个剑种中交锋最多、技巧性最强、观赏性最强的一个,所以也适合体能、爆发力差一些、但是身体灵活性强、思维能力突出的小朋友。
在 7 岁之后,小朋友接触面就广了,有佩剑(Saber/Sabre)和重剑(Épée)。
佩剑的有效区是头部、手臂、躯干,腿部为无效区,既可以劈也可以刺,是三个剑种中对抗性最强的剑种。
佩剑的比赛节奏非常快,因此也要求选手速度快、灵敏性好、爆发力强,如果孩子的爆发力相对出众、身体素质较好、并且更喜欢进攻的话,可以优先考虑佩剑。 
最后的重剑,是这三把剑当中最重的,也是有效区最多的剑种,从头部到脚部都为有效区,因此重剑每次击中都有效。另外它和花剑一样,只能刺不能劈打。
相对于花剑和佩剑,重剑更考验身体素质,适合个子比较高、协调性较好小朋友,并且,重剑对手臂力量要求也比较高,所以手臂修长、臂力较好的孩子可以优先考虑重剑。
萌医生说
好啦,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啦!如果你喜欢今天的文章,就在右下角帮我点个在看吧!
我是萌医生,让我们在这里,一起成长吧!
推荐阅读



End
欢迎大家点击在看,或者转发到朋友圈哦
设计: 游鱼 | 责任编辑: 游鱼 | 撰文: 萌医生
公众号又改版啦!
设为星标🌟,不错过每一篇文章哦!


点一下在看,给我一点鼓励吧!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