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萌医生来填坑啦!
之前答应大家要分享如何给孩子做拼音启蒙?后台很多粑粑麻麻都在催,别急,这不就来了嘛~
咱们之前跟大家聊过很多次启蒙,英语启蒙、思维启蒙、数学启蒙……但这次萌医生自己在整理拼音启蒙的时候,也不得不承认,拼音启蒙这事儿吧,还真不简单,确实算得上是孩子学前启蒙的一大“痛点”。
痛在哪呢?
首先,以前咱们讲的启蒙,虽然也有阶段性的小目标,但这些目标相对来说都比较灵活,孩子早一点达到晚一点达到都没问题,这个过程中粑粑麻麻的压力,有,但也没那么大。
但拼音启蒙不太一样,是为了专门应对娃刚上一年级就会面临的这道“坎”,所以有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这个感觉就像什么呢,就像有一条狗在后面追赶你😂😂😂
尤其是常常听到过来人的抱怨,比如一年级拼音一星期就学完,粑粑麻麻的紧迫也就随之而来。
不仅如此,压迫感还来源于——拼音家族极其强大。
韵母 24 个、声母 23 个、整体认读音节 16 个;韵母又细分为 6 个单韵母、9 个复韵母、5 个前鼻韵母、4 个后鼻韵母;声母发音里又包含前鼻音、后鼻音、平舌、翘舌……
有发音的音节就有 398 个,环环相扣,层层细分,学习过程中需要过五关斩六将,别说孩子了,家长都会一头雾水😭😭😭(咱就是说,下面这张表格整理下来,值不值五毛钱,哈哈~)
再回头看一眼娃,豆大点儿的孩子,认知水平有限,有的还处于前运算阶段,有的正在向具体运算阶段过渡,面对拼音这种抽象的字母组合,难度确实是不小的。
更难的是,拼音学习需要“认、读、拼、写、练”,打的是一套“组合拳”,启蒙必须形成闭环才能出效果,考验孩子多方面的能力,发音、记忆、逻辑思维、书写能力……
在教娃的时候进度太快吧,怕把孩子的学习兴趣搞没了,进度太慢吧,又担心赶不上时间😭😭😭
看到这儿,估计很多老父亲老母亲都轻轻地去晕了一下😂😂😂的确,这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不过任何学习都是有方法可循的~
我家小团子现在也面临升学,这几个月的拼音启蒙也是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期间也积累了不少经验,今天就总结出来给各位分享一下,全篇干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学拼音,到底在学啥?
01
先来看下学什么
既然要给娃做拼音启蒙,那我们就得摸清楚孩子需要学的到底有哪些内容?
相信各位粑粑麻麻在手机键盘、电脑键盘上打字都能快得飞起,但“王者”估计早就忘了自己在“青铜”时期的是怎么入门的——
咱小时候是咋学拼音的来着?
下面就带大家来“复习复习”😂😂😂
首先,孩子们要学的汉语拼音一共有 63 个。其中,声母 23 个、韵母 24 个(单韵母 6 个,复韵母 9 个,前鼻韵母 5 个,后鼻韵母 4 个)、整体认读音节 16 个👇
至于具体的学习顺序,一般都是先学单韵母,再学声母,接着学习复韵母,同时穿插着整体认读,这个顺序是比较科学的,学校教材也是按照这个顺序教的👇
1、单韵母:a o e i u ü 外加 y w 这两个特殊的零声母
2、单字母声母:b p m f d t n l g k h j q x
3、需要分辨平舌翘舌的声母:zh ch sh z c s 外加 一个特殊的 r
4、复韵母:ai ei ui ao ou iu ie üe er
前鼻韵母:an en in un ün
后鼻韵母:ang eng ing ong
5、整体认读穿插其中: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uan yin yun ying
02
再来定个小目标
搞清楚了学习内容,再来看孩子拼音学习的整体目标是什么?
我们来看看 2022 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
其中,第 2 条和第 4 条是关于拼音学习的——
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
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其实说的很明白啦,翻译成大白话,新课标对孩子拼音学习提出的要求就是——
能认准、能拼读、能书写
那么,基于这个的要求,我们自己在给娃进行拼音启蒙的时候,就可以分成 3 大阶段:
认识拼音字母
从简单拼读过渡到熟练拼读
进行正确拼写
下面,萌医生就结合早就的经验,展开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二、认识拼音字母
我一直一来的启蒙观念是,任何学习都要建立在保护孩子学习兴趣的前提下,拼音也不例外。
不过,就小学的汉语拼音而言,一共有 23 个声母、24 个韵母和 16 个整体认读音节,每一个字母,对宝宝来说都是非常抽象的存在,长得不一样,发音部位也不一样,还有不同的声调、各种拼读规则,其实还是非常难的。
但是,宝宝也有超能力,科学研究表明,孩子大概从 4 岁左右步入图形敏感期,开始对颜色和形状格外敏感。
澳大利亚心理学家维尔纳也曾经做过相关实验证明:学龄前儿童对事物的认识、辨别、选择,大多是根据对视觉有强烈感染力的色彩进行的。
简单来说,就是这个年龄的娃都还处于以形象记忆为主的阶段。
这就好办啦~还记得我们在讲数学启蒙的时候,第一步是怎么做的?
没错,就是从数字的“形”入手,拼音启蒙也是一样的。
拼音和数字一样,是抽象的字母/字符的组合,尽量不要生硬的让孩子去记抽象的符号,生硬的去记忆某个声母念什么,咱们完全可以进行无痛启蒙,先混个脸熟,帮助孩子对拼音感兴趣。
我们家在一开始,并不是告诉孩子,“来,我们要学拼音了”,而是两娃一起玩游戏。
游戏很简单,就是把所有拼音字母卡片、童书摆出来,然后每个人可以自己选字母,并说出自己选的字母像什么,能说出来就可以把手上的字母拿走。
两娃都很爱玩,全程脑洞大开,不亦乐乎,比如:
o 像一枚鸡蛋,c 像一个小月亮,代表夜晚;
m 和 n 都像门,代表封闭、隔离;
s 像一条小蛇,它的发音也像,窸窸窣窣的;
w 像反过来的山,y 像一根树枝(圆子觉得 y 像美人鱼),都代表大自然;
p 像一个棒球棍,代表运动;
……
也可以借助一些有关拼音的绘本或者练习册~
没几天,两娃就对这些字母熟悉了,后面几天就让他们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用各种各样的材料、工具去表示拼音字母。
比如用彩泥捏拼音字母、把拼音画出来、用积木拼拼音字母、把拼音字母剪出来,甚至小圆子还用各种各样的豆子摆字母👇
还发挥想象力,给数字做装饰,按照自己的喜好“打扮”字母,或者把字母做成拟人化,加个小眼睛,捏出小耳朵👇
到此,认准拼音字母的“形”,算是告一段落~
不过,除了“形”,熟悉拼音比熟悉数字还多了一点,那就是“音”。
那么,同样的,其实声母、韵母的发音也可以做到抽象与具象的结合,比如可以把抽象的字母与孩子熟悉的物品去匹配,再借助声母韵母歌,做到初步的音形结合,比如——
o 这个字母为什么念/o/呢?
当我们把它和大公鸡的叫、早上在被窝里赖床放在一个画面里,很容易就联系在一起读/o/👇
e 这个字母为什么念/e/呢?
把它跟小朋友们都熟悉的诗歌《咏鹅》放在一个画面里,自然就容易读出来/e/了👇
利用这些绘本歌谣,将抽象的拼音符号形象化,将声母或韵母的形或音融入到画面和故事情境中和生活中,从而建立形音的联系。
初步的形音建立,可以先按照我们之前讲的学习拼音的顺序,通过反复地认读练习,将字母的“音”和“形”形成一个关联,让孩子看到就能读出来。
在此基础上,还需要攻克一些小难点,比如 n 和 m 的发音👇
关于一些字型相似,很多容易搞混淆的字母——bpdq ,可以让孩子通过玩“找拼音”的游戏,帮助他们区分👇
再比如 z c s 的发音👇
这些需要放在一起去比较,让孩子自己发现它们在字形上的不同和读音上的不同,同时借助一些孩子能理解的例子,强化区分,比如用刺猬和蚕吐丝来区分 s 和 c。
当然,有一点还是得提醒大家,相对于数学、古诗词、机器人、英语分级,拼音的学习是一件很枯燥、很机械的事情(但是必须得学,不学以后都不会打字、也不会用字典)。
所以,一定要有点耐心,孩子起初不愿意学不要紧,慢慢来、慢慢来~
三、从简单拼读到难点攻克
当宝宝已经可以初步掌握这些字母的音形后,接下来就是要让宝宝准确发音以及掌握一些简单拼读。
拼读,相对来说是孩子拼音学习里一个大痛点,很多粑粑麻麻表示这也是自己的痛点😂😂😂
很多家长可能口音还蛮重的,哈哈😂(我和团子妈也是,受方言的影响,翘舌音也会读成平舌音)。
也有的人,可能鼻音边音(n 和 l)不分(如,牛奶奶变刘来来)、前后鼻音(-n 和 -ng)不分(如,水塘变水潭)、或者 f 和 h 不分(如,福州变湖州)……
还有一种常见的情况,而这些都会成为家长亲自、系统化教宝宝学拼音的拦路虎。
因此,在这个阶段,我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保证孩子读音的准确性,但是,如果家长自己都说不标准,咋教孩子呢?
用机器啊!英语有点读笔、拼音自然也有发音工具——比如,拼音机~
什么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都有很大的单独的按键,对孩子来说就像玩具一样,真的不夸张,这玩意儿特别能激起孩子的好奇心~
我们家团子和圆子刚一拿到就狂按了一个小时😂😂😂根本不用陪,俩娃自己在沙发上边按边大声读,还在那比谁的声音大,互相纠正“你读的不对!应该这样……”
其实,拼读这事儿,没有什么特别的技巧,嘴型是最重要的,因此在孩子练习认读的时候,我们要格外关注嘴型,嘴型对了,很多音就能自然而然地发出来了,然后就是要靠多练习才能学的更好更牢固。
另外,学龄前拼音启蒙的话,更多的是建议在情境中启蒙(咱们统编版的教材也是在情境中去展开拼音教学的),一来是比较有趣,二来是能让娃自主地调动大脑思考。
因此在孩子学习拼读的过程中,我们也要善于结合日常生活,比如春天到了,就把拼音字母融入春游中——
i在前面像姐姐,追着花蝴蝶🦋,ie ie ie,就能拼出蝴蝶;
u在左,n在右,蹲下看昆虫🐝,un un un,就能拼出昆虫。
再比如,出门在外,可以引导宝宝抬头看蓝天白云,说一说天空的颜色,白云的形状,是不是像小海豚……通过“蓝、云、豚”引导孩子体会前鼻韵母的发音👇
还可以借助一些有趣的小游戏👇
再升级一点,就可以专门针对孩子的薄弱点来一一攻克。
比如,孩子普遍对前后鼻音的发音,以及区分读音、字型相似的字母的发音方面存在困难。
比如前后鼻音,这里需要特别关注孩子的嘴型,前鼻音读的时候,嘴巴扁扁的,像在微笑一样,整个口腔会更用力一些;后鼻音读的时候,嘴巴要张大,口腔更放松。
再比如,关于n l,这可能是很多南方孩子的认读大痛点😭😭😭
刚刚我们在音形阶段提过,但这里再着重提一下,因为这种事情并不是给孩子强调一次就能改过来的,拼音的学习,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
所以也不要着急,让孩子多试几次,找找感觉。我们可以让孩子摸着鼻子去读,感受读 n 时,鼻子的震动感;读 l 时,用舌头顶住门牙后面,把音弹出来。
四、掌握拼音的书写规则
当孩子熟悉了拼音的规则,就可以到拼音学习的最后拼写阶段了。
不过,还是那句话,毕竟宝宝还小,手部精细动作、空间感知的发育还不成熟,我们做家长的自然不能操之过急。
在拼音启蒙的时候,不要刻意训练宝宝一板一眼地在拼音本上书写,宝宝写不好不说,要是产生抵触心理,那就得不偿失了。
就萌医生自己来说,其实一开始不会让孩子在格子里写,而是会引导小团子自发进行前书写活动,比如参照着绘本,自己把声母、韵母画出来,然后拼到一起,看看还能不能读出来,就像在认拼音字母的阶段一样,尽量有趣一些👇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陪宝宝一起玩拼音连连看、拼音迷宫、声韵母涂色等拼音小游戏,看看哪些声韵母是可以在一起拼读的、生活中的水果写成拼音是什么样的,寓教于乐,又增加了亲子互动~
在这些活动中,孩子自然而然地就会熟悉大部分的拼音书写规则,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让宝宝进行更规范的拼音书写~
萌医生说
好啦,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啦!如果你喜欢今天的文章,就在右下角帮我点个在看吧!
我是萌医生,让我们在这里,一起成长吧!
推荐阅读
End
欢迎大家点击在看,或者转发到朋友圈哦
设计: 游鱼 | 责任编辑: 游鱼 | 撰文: 萌医生
公众号又改版啦!
设为星标🌟,不错过每一篇文章哦!
点一下在看,给我一点鼓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