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鼻窦炎,过度追求“神医”,容易错失良医!寻到好的中医,亦是结下善缘



       我是一名耳鼻喉科中医,年过古稀,至今行医也有近50年了,我通过中医手段治愈的患者,算得上是不计其数了。

       很多慢性鼻炎、鼻窦炎、耳鼻喉方面疑难杂症久治不愈的患者,通过发达的互联网与我结识,正因为我也不是“神医”,很难追求每个患者都能“一剂知,二剂已”的治疗效果。
所以通常在他们用上,我通过经验配比的药方,“症状大减”或“效果显著”的时候,我往往会泼上凉水,让其保持开始的平常心,继续观察。
       因为我深知很多都是久治不愈的疑难杂症,特别是慢性病,能找上我,就是因为其中病因盘根错节,虚实夹杂,起病的因果是多方位、多层次的,治疗起来,需要患者和医生相互配合,按图索骥,携手和病症斗智斗勇,我只是一个外力辅助。
病是自家生出来的,解铃还须系铃人!最终战胜顽疾,大多是患者调整了自己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的转变,医生再因势利导,总之,每一个患者的痊愈都来之不易!

01
       曾经就有这么一位快10年慢性鼻窦炎,始终没有痊愈的男性患者,多年来四处寻医,改善都不明显,头痛伴浓鼻涕也伴随了10年有余,CT检查,诊断“左侧上颌窦及左侧筛窦炎”。头痛是痛在两个眉间及颧骨处,之前也做过穿刺引流和冲洗及抗炎药物治疗,经久不愈。且现在伴有嗅觉及记忆力明显地减退。

来诊时,双侧下鼻甲肥大,前额痛伴咽喉疼痛,鼻塞,黄浓鼻涕,口不干,舌质红苔黄腻,脉右寸弱。
我首诊用《四逆散》宣透阳气,用《苇茎汤》化肺痰浊,但效果也不显,通过和患者的深入交流才发现,原来根不在此。
患者多年前妻子离家出走,自此长期情志不畅,同村人的闲言碎语使得,郁闷压抑的情绪积压在心中,遂导致胆失宣泄!

胆火郁热循经上蒸鼻窍,导致鼻窍受损,进而出现种种症状,随即调整为宣散胆热的思路治疗。
02
我组了个简单的方子:桂枝,白芍,荆芥,白芷,夏枯草,栀子,7剂;同时也同他讲述了病因,需要他自己调整好心态。

三诊,用药后头疼消失,浓涕量大幅减少,鼻塞缓解。继续巩固治疗,患者随证加减治疗了1个月左右,症状皆退,随访至今,未见不适。
此方虽简单,夏枯草,辛凉,可以清散热浊;桂枝,辛温,可以载药上行,也可以避免凉药阻滞气机。
胆,很重要的一个生理功能就是升清气,降浊气。一旦胆失疏泄,胆为痰浊所扰,浊气上行犯脑,往往就容易头目昏沉,鼻渊也是常见的一个表现形式。
【鼻炎鼻窦炎李教授答疑】
【有问必答】

03
       上述所讲的治疗思路都是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症状不同的体质,具体的症状也要具体分析。其实过程并没有这么简单和轻松,是患者的信任和配合才迎来最终的结果。
前期改善不明显,患者并没有直接寻找下一位“大夫”,而是选择相信。在实践中精进医术,是每个医生的必修课,多经历同时多读书,提高自己的认知,丰富自己的治疗思路。

于患者来说,过于追求高效理想的“神医”,也容易错失良医!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愿大家都能遇见自己的良医。遇见良医,是缘分,也是自己的心灵感召。
END
       我是中医李桂英,一名70岁的老中医,一线门诊50余年,曾在湖北省中医院任职直到退休,在耳鼻喉临床上积累的大量的经验方,我开方有几个准则。【安全+有效+经济实惠】,不给患者带来太大的负担。
现在偶尔在医院和其他医馆坐诊,身体原因,看诊次数不多,你能遇见我,说明我们有缘。我若是能帮助你改善痊愈,更是善事。

温馨提醒:文中分享仅供交流学习(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