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鼻涕倒流,自己晒点橘子皮!把晨起一口痰,鼻后滴漏一整天的痰湿祛一祛!不知道就太可惜了



       我发现的临床现象是,那些中气不足、痰湿严重的人,鼻涕倒流的情况特别多。这类人因为气道长期不畅,水湿停在体内,久了就变成痰,痰多到排出不来,就形成了鼻涕倒流。
1
鼻后滴漏的病机
在中医角度来看,鼻涕倒流就是水路系统中最常见的水湿和痰饮的问题。
        当水路系统(我们身体里的水液循环和代谢系统)的运作不顺畅,就像是水管里的水流不畅通一样,就会出现一些不好的东西,比如痰、湿,还有更稀一点的水饮。这些都是因为水路系统里的“气”没有好好工作,调节不过来,导致水液积聚或者分布不均造成的。

所以治疗的时候,不能只看鼻子,要关注整个身体,从内脏入手,才能有效果。这也是为什么抗生素、化痰药等现代医疗手段很难根治鼻涕倒流,因为它们只针对局部,没有整体考虑。
       鼻涕倒流既然是水道气化功能失调,水道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2
什么是水道

       买过肉的都知道,在猪、牛、羊等动物身上会有网油,在我们人体也有类似的东西,中医称之为“三焦”,这个三焦则是我们人体水道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如同一条隐形的河流,贯穿全身,滋养着每一寸肌肤、每一个细胞,同时也负责将代谢产生的废物及时排出体外,保持机体的清洁与活力。
遗憾的是,中医明白水道系统是支撑人体生命的重要管路,它是疾病的源头且与疾病的发展过程密切相关,X医体系对它却毫不知情,很多X医检查不出来的疾病其实就发生在水道系统上。
造成水路气化失调的原因就比较多了,比如先天脏腑气虚,动力不足、饮食不当,脏腑损伤、情绪波动,影响气机、冒雨涉水过多,寒从外入、经常熬夜等。这些都会导致气化失调,从而导致应该正常运转循环的水液,停驻或盘踞在身体某个位置。
3
如何治疗呢?
       治疗鼻涕倒流,要根据分泌物的颜色来用药。如果是白色的分泌物,可以加点化痰祛湿的药;如果是黄绿色的,就要用清热利湿、化痰散结的药。总的来说,还是要调整内脏的运作,让水液代谢正常,才能根治这个问题。
痰饮水湿重,平常能喝点什么呢?

      正常来讲会推荐喝点新会陈皮,但现在多数是湿仓品种,湿仓是人为靠水蒸气促进陈化的过程。干仓则是天然晾晒出来的,两个区别还是很大的。从里面的橘络厚薄就能看出来,干仓长期人工翻整,橘络会在过程中自然脱落,而湿仓相反橘络会比较厚。
所以我认为还不如自己晒点橘子皮泡水,虽然陈化过的陈皮燥性轻,但你用湿仓的陈皮也没什么差别。

搭配一些化橘红或浙贝母,用好了会有一定的化痰效果。我赞成食疗,但是最终还是无法代替药物。
最后再分享一个化痰方:陈皮、化橘红、浙贝母、茯苓、半夏、麻黄、甘草
       此方适合痰湿重的人群,可以代替茶饮。如果是肺气虚的再加点黄芪、芡实,最后还是那句话治疗需要辨证施治,有兴趣的可以看文末的方式,我替你辨证之后再认真答复。
【鼻炎鼻窦炎李主任答疑】
【有问必答】

END
     我是中医李桂英,一名71岁的老中医,一线门诊50余年,曾在湖北省中医院任职直到退休,在耳鼻喉临床上积累的大量的经验方,我开方有几个准则。【安全+有效+经济实惠】,不给患者带来太大的负担。

现在偶尔在医院和医馆坐诊,身体原因,看诊次数不多,你能遇见我,说明我们有缘。我若是能帮助你改善痊愈,更是善事。

温馨提醒:文中分享仅供交流学习(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