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眼液俗称眼药水,是常用的眼用制剂,其种类繁多,有抗过敏类、抗生素类、激素类、降眼压类等等。合理使用滴眼液不仅可保障疗效,还可以防止对眼睛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作为药师,工作中经常遇到家长关于滴眼液用法、用量、储存等问题的咨询,不少家长也存在误区。快来看看关于滴眼液,您用对了吗?
1. 滴眼液到底应该滴在哪儿?
滴眼液应滴在下睑结膜囊内。那么,下睑结膜囊到底在哪儿?下图中⑤的位置即为结膜囊。
正确的做法:牵拉下眼皮,将药瓶的瓶口与眼睫毛保持一段距离,不要接触到眼睫毛,将药水滴在下睑结膜囊内。
不要将药水直接滴在黑眼珠(即角膜)上,否则会明显不舒服,有刺激感。
2. 滴眼液该如何储藏?
含有防腐剂的滴眼液开封后最多可使用4周;不含防腐剂的滴眼液开封后单次使用后即丢弃。还有一些特殊包装的滴眼液,如:玻璃酸钠滴眼液(海露),开封后可使用3个月。
注意:
① 滴眼液要专人专用,不要全家共用一支,以免交叉感染。
② 滴眼液应与其他类似包装的药膏或者药水分开保存,以免错误使用。
③ 有些滴眼液在儿童、老人、孕妇等特殊人群中是谨慎使用或禁用的。比如一些激素类滴眼液(药名中多含"松""龙"等字眼,如:氟米龙滴眼液)在婴幼儿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是不明确的,应慎用或遵医嘱。因此,家中的滴眼液一定要安全保管以免被误用。
3. 不同眼用制剂如何联合使用?
同时要用两种以上滴眼液时,每种间隔5-10分钟,间隔太短的话,第二种药物可能会将第一种药物冲洗掉,或可能出现两者间相互作用而影响疗效。
滴眼液和眼膏同时使用,一般先用滴眼液,后涂眼膏,两者间隔至少10分钟。另外眼膏停留较久、质地粘稠,可能对视力产生一定影响,一般在午睡或者晚睡前涂用。
4. 滴鼻液或滴耳液可以用来滴眼睛吗?
不可以。
由于眼、耳、鼻的生理构造不同,对药液的无菌度、酸碱性、渗透压、澄明度等方面要求也不尽相同。与耳朵、鼻子相比,眼睛更加“柔弱”,滴眼液质量要求一般要远高于滴鼻液和滴耳液。
临床上某些特殊情况下,医生会开具滴眼液用于滴耳,但反过来滴耳液、滴鼻液不能用于滴眼。
5. 哪些滴眼液需要按压?
滴眼后按压的目的是为了减少药物从泪道排泄、增加眼部吸收、减少全身副作用。
例如儿童近视会用到散瞳类滴眼液如阿托品滴眼液,滴入后需要孩子闭眼,并轻轻压迫内眼角1-2分钟,防止药液由鼻泪管进入鼻腔及口腔而产生全身不良反应。(点击阅读该类滴眼液相关知识《儿童近视防控大作战》)。
6. 滴眼液每次滴多少呢,多滴几次效果更好吗?
一般结膜囊最高容量为30μL,其中含约10μL泪液,仅剩20μL的空间用来容纳眼药水。而眼药水每滴药液的体积约为30-40μL,因此,通常情况下一次滴一滴眼药水就够了,多余的眼药水从眼角溢出或是沿鼻泪管流向鼻腔。所以多滴几滴并不会吸收更多,除了浪费还可能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滴眼液的频率根据治疗目的而不同。对于某些急性眼部感染如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抗生素滴眼液可每1-2小时甚至更短间隔使用1次,以使眼部药物浓度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但像降眼压类滴眼液(治疗青光眼)的频率就不可过高,增加滴眼次数并不增加降眼压效果,反而会使不良反应增加。
因此,应按医嘱用药,不能随意更改滴眼液的用量和频率。
参考资料:
1. 葛坚,崔浩.眼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02-313.
2. 陈燕云,梁远波. 眼药水的正确使用,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2,11:253-254.
3. 陈祖基.眼科临床药理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2:7-34.
4. Vaughan D,Asbury T,Riordan-Eva P眼科学总论(英文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2.
文字:张晓玲、傅倩云、黄凌斐
编辑:黄凌斐
审校:缪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