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源 | 基层医声公社
专栏作者 | 常怡勇
安宫牛黄丸是中医经典名贵成药,至今已有220多年的应用历史。本药中医原本是治疗热邪内陷、传入心包引起的高热神昏、谵语、痰浊壅盛及小儿惊风等急症,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脑病、感染性疾病等病症治疗。更有科普文章罗列本药可治疗疾病多达几十种之多。
本药近年被国内10多个治疗指南和专家共识列为推荐用药。本文对经临床对照验证取得较好疗效的部分应用作一总结。有很多临床应用只有个案报道,缺少随机分组试验及荟萃分析,这类应用本文不予总结。
1.病毒性肺炎(新冠肺炎)
安宫牛黄丸联合抗感染药物可用于治疗急性病毒性肺炎,能改善患者神志及免疫状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安宫牛黄丸可用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内闭外脱型危重患者的治疗,用于热闭证,高热神昏者[1-2]。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三版-第九版)》中均载入了安宫牛黄丸用于新冠危重型内闭外脱证(症见呼吸困难,动辄气喘或需要机械通气,伴神昏,烦燥,汗出肢冷,舌质紫暗,苔厚腻,脉浮大无根)的治疗。《广东省新冠肺炎中医药防治方案》则记载,当出现高热不退的情况时,可使用安宫牛黄丸退热。
用法用量:1丸/次,1次/天,疗程3天。
2.重症病毒性肝炎
安宫牛黄丸有破坏病毒内毒素作用,还可以调整肠道菌群,减少内毒素产生;还有保护线粒体结构、呼吸功能和活力的作用,并可防止内毒素所引起的过氧化作用。从而改善肝脏微循环,增加肝脏血流量和营养物质的供应,促进肝细胞修复[3]。
用法用量:治疗慢性重症病毒性肝炎1丸/次,1次/天,口服。疗程视具体病情变化辨证使用。
3.病毒性脑炎
中医学认为热毒之邪闭阻心包络、蒙蔽清窍,是病毒性脑炎的关键病机。安宫牛黄丸具有清热解毒、息风止痉、定惊止搐、镇心安神、通窍醒神等功效,与病毒性脑炎的常见中医病机要点相符。特别是小儿流行性乙型脑炎本药治疗效果较好。
用法用量:安宫牛黄丸加入15mL生理盐水中制成匀浆液,口服或鼻饲。1~3岁,1/4丸/次;4~6岁,1/2丸/次;7~12岁~成人,1丸/次。1次/天。疗程根据具体病情变化而定。
4.出血性脑卒中
安宫牛黄丸辅助治疗脑出血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降低氧化应激反应,且安全性较好[7]。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安宫牛黄丸治疗,尤其适用于伴有意识障碍、高热的患者。
用法用量:1丸/次,1次/天,持续使用14天。
5.缺血性脑卒中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使用安宫牛黄丸,能改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降低血脂,能减轻血液黏稠度,降低血小板计数,预防血栓形成。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安宫牛黄丸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用法用量:1丸/次,1次/天,重症患者1丸/次,2次/天,疗程7~14天。
6.颅脑外伤
中医学理论认为重症颅脑外伤患者具有“神识昏蒙”症状,其基本病机为外伤造成气血紊乱,风阳上扰,瘀积于脑及瘀血内阻,符合安宫牛黄丸开通神窍的主治作用。临床发现安宫牛黄丸能改善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促进脑功能恢复。颅脑外伤伴有意识障碍、发热及癫痫症状更为适用。
用法用量:1丸/次,2次/天,可连用7~10天。
7.癫痫
安宫牛黄丸具有抗惊厥、解热镇静、抗炎、减少机体氧耗、改善循环、修复血脑屏障、改善脑缺氧缺血、清除氧自由基、保护脑组织等功能,用于癫痫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于继发性癫痫可用安宫牛黄丸改善症状,但不推荐使用安宫牛黄丸预防癫痫。
用法用量:1丸/次,1~2次/天,口服或鼻饲,疗程根据具体病情变化而定。
8.缺血缺氧性脑病
安宫牛黄丸对中枢神经有镇静、复苏和脑保护、抗惊厥作用,可改善脑细胞的水、盐代谢,增强细胞耐缺氧能力,促进意识恢复,可适当应用于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心肺脑复苏和一氧化碳中毒等患者。对缺血缺氧性脑病中医辨证为热毒之邪闭阻心包络、蒙蔽清窍的患者加用安宫牛黄丸。
用法用量:1丸/次,1次/天,疗程根据具体病情变化而定。
9.肝性脑病
本病可归属中医学“黄疸”、“鼓胀”和“神昏”等范畴。安宫牛黄丸改善患者血氨和肝功能指标,提升治疗效果,缩短苏醒时间,提升认知功能,安全性良好[19]。
用法用量:安宫牛黄丸联合现代医学治疗肝性脑病,将药丸碾碎,利用食醋50mL调匀,抬高患者臀部,将药液保留灌肠20min,1丸/次,1次/天,疗程视具体病情变化辨证使用。
10.小儿手足口病
临床上尚无治疗手足口病的特异性方法,多采取对症支持治疗。联合应用安宫牛黄丸治疗肠道病毒感染性手足口病,可抗惊解痉,促进苏醒,增强脱水剂降颅压、糖皮质激素清除脑内自由基和改善脑细胞代谢的药物作用,对控制高热、抽搐有独特的疗效[20-21]。
用法用量:1~3岁,1/4丸/次;4~6岁,1/2丸/次;7~12岁,1丸/次,1次/天。
11.妇科盆腔炎性疾病
中医学认为,急性盆腔炎主要由热毒、瘀、湿所致,故治疗应以活血化瘀、清热解毒为主。安宫牛黄丸的清热解毒、镇惊开窍之功效可明显改善急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临床应用揭示,抗生素联合安宫牛黄丸治疗能提高临床治愈率和治疗有效率,缩短治愈时间[22-23]。
用法用量:口服,1丸/次,1次/天,3天为1疗程。
参考文献:
[1] 王传池,吴珊,江丽杰,等.全国各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药诊治方案综合分析[J].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20,22(2):257-263.
[2] 罗业浩,唐秀松,许栋涵,等.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安宫牛黄丸加味治疗新型冠状病毒作用机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3(7):186-191.
[3] 茆文莉.安宫牛黄丸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12(3):252-254.
[4] 李慧,刘威,赵建民.2015-2016年病毒性脑炎流行病学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2018,13(1):72-75.
[5] 庞善坤.安宫牛黄丸联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合理用药探索,2019, 16(6):110-112
[6] 李雯洁.安宫牛黄丸联合更昔洛韦治疗重症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研究[J].现代药物与临床, 2020,35(7):1337-1340.
[7] 刘芬芬,周亚博,路永坤,等.安宫牛黄丸辅助治疗脑出血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 中国中药杂志,2021,46(20):5428-5435.
[8] 峰跃明,杨辉.安宫牛黄丸治疗急性脑梗死昏迷患者促醒作用的观察[J].中国实验方剂杂志,2015,21(6):179-182.
[9] 刘志雄,蔡道修.安宫牛黄丸对急性脑梗死神经、凝血功能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6(5):930-933.
[10] 刘秋艳,杨惠杰,杨春静.安宫牛黄丸联合阿加曲班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试验[J].现代药物与临床,2020,35(7):1327-1331.
[11] 刘效筠,汪刚.安宫牛黄丸对急性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格拉斯格评分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22):82-84.
[12] Huang JH,Wang TJ,Wu SF,et al. Post-craniotomyfever and its associated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traumatic brain injury[J].Nurs Crit Care,2021,DOI:10.1111/nicc.12640.
[13] 李海华,包新月.安宫牛黄丸辅助治疗中枢性发热50例[J].江西中医药, 2012,43(530):22-23.
[14] 李复发,张荣厚.安宫牛黄丸治疗癫痫[J].前卫医药杂志,1996,13(4):244.
[15] 张用华,吴敏玲.观察安宫牛黄丸对脑出血患者早期发热和癫痫发作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3):204-205.
[16] 周清霞,冯子泽.药物治疗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2):7.
[17] 王小宁.安宫牛黄丸辅助治疗新生儿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43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09,16(3):234.
[18] 李季,罗雪莲,吴宗林,等.安宫牛黄丸对心肺复苏后患者早期脑氧代谢及脑保护的作用[J].浙江中医杂志,2019,54(11):790-791.
[19] 赵春华,付迎新,赵淑清.安宫牛黄丸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儿童病毒性脑炎的临床研究[J]. 现代药物与临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20,35(5):909-913.
[20] 朱庆雄,官文芳,张海平,等.安宫牛黄丸治疗重型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6,8(5):480-482.
[21] 王颖.静注人免疫球蛋白联合安宫牛黄丸治疗2期EV71感染手足口病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9):190-191.
[22] 李娴,高鸣燕.抗生素联合安宫牛黄丸治疗急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辽宁医学杂志,2014,28(3):116-117.
[23] 刘彩霞,王爱民.安宫牛黄丸辅助治疗急性盆腔炎60例[J].中国药业,2015,24(20):122-123.
(应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用药,本文仅供参考)
"
常怡勇
基层医声公社专栏作者
作者简介:副主任药师,河南省中医药科普先进个人。丁香园用药助手优秀科普作者,新媒体《医学界》优秀作者,多家医药公众号特约撰稿人和审稿专家,个人医药科普公众号《药聊斋》。
专栏文章:
点击文首#常怡勇专栏,可查看全部内容。
- END -
责 编 | 佘易鸿
微信号:x1292902933
本文为基层医声公社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基层医声公社
商务咨询,请微信联系:18601264308
看过这篇文章的人还在看:
毛囊炎、疖、痈,基层诊疗指南来了(2023年版)3招识别心肌炎,基层医生必学
VC、VB6 | 配伍禁忌大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