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慢病管理,四个实用方法



来 源 | 基层医声公社
专栏作者 | 张泰胜
截止至2008年,全球有5700万人死于慢性病。占所有死亡人数的63%。预计2030年将上升为75%,全球约四分之一的慢性病相关死亡发生于60岁以下的劳动力人群。
其中,我国因慢性病导致死亡已经占到总死亡人数的85%,脑血管病、癌症、呼吸系统及心脏病位列城乡死因的前四位。随着当今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变,这个比例和数字还在逐年上升。
然而慢病的可怕之处不在于疾病本身,而是疾病会导致多器官损害的并发症。加之老龄化逐渐加重,会愈发加重健康威胁。

目前,慢病管理已经成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重要执行目标,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尽管条件及环境有一定的限制,但对于常见的代谢性慢性病,均有一定的干预和指引能力。
对此,笔者总结了四个慢病管理的实用方法,供基层医生们参考:
1. 病史采集
在病史采集上优先注意慢性病的询问。尤其是糖尿病、高血压以及高脂血症,应仔细到患者长期使用的药物过程,以及控制的情况,有一个详细的记录。这对于后续的管理也有一定的好处。尤其是偏远地区,部分老年患者文化程度有限,对于药物的不熟悉,无法为后续的医师描述用药的过程和具体药物名称。
详细的病史可以帮助后续诊治的医师有一个对患者直观的认知,这样可以避免患者在多个诊治医师过程中出现药物使用变化或中断现象出现。
2.科学规范的宣传
科学规范的宣传是让群众意识到慢病危害的最直接的方式。通过一对一的方式面对面进行宣教显然不现实。因此,基层医生通过合适的方式进行慢性病的危害风险进行宣教也是一种促进当地居民学习和重视的有效方式。
但要注意的是,不同群体,其对理论的宣传接受程度不同。比如:建议每次运动以中等强度为主,即心率达到心率储备的40-60%。当然这么说,不少群众难以理解,换种方式如:可结合患者个人感觉判断运动强度,中等强度为与安静状态时相比,呼吸、心率微微加快,微微气喘,能讲话而无法唱歌,基本达到中等强度。糖尿病患者调整进餐顺序,建议养成先喝汤(素菜汤)、蔬菜、蛋白质、碳水化合物。通俗可直接换成:先喝汤(素菜汤)、蔬菜、肉类、主食。
通过通俗的方式来大致进行介绍,可基本涵盖所有的需要科普群体。
3.重视形态指标
形态指标一直都是许多基层医生忽视的参数,尤其是现在许多慢性病涉及身高体重以及体型。肥胖体型大多可引发或伴随有高尿酸血症、胰岛素抵抗、高血压等慢性相关疾病。该比例在年轻人群中逐渐增加。
形态指数常用的指标有:身高、体重、BMI(体重指数)、腰围(腹围)

*BMI公式计算:「BMI=体重➗身高2」体重:kg  身高:m

可对不符合健康指标群众进行基本的健康教育宣教,告知群众需引起重视,以及指标异常可导致的风险和危害。让群众知道胖不仅仅只是胖,还可能有其他的潜在隐患。为每一位肥胖患者制定一个短期目标及远期目标,以此来激励患者加强生活方式干预。
4.充分利用现有检验设备
上述所有的代谢性慢性疾病都需要检验设备的支持方可完善,基层医生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检验设备对患者进行筛查。并建议患者每次将结果保留或制定成册,每次就诊时可携带该册子进行复诊,有助于医师随访及制定治疗、生活调理方式。并通过这些检验设备,对患者进行一些基本的复查及并发症筛查,如尿常规、肾功能、电解质、肝功能等。可通过这些检验设备化验结果,来不断激励患者。
慢病管理重在对患者诊治的延续性,也增加患者对医师的信任感。持续不断的随访可大大降低慢性病发生的几率和并发症风险。这不仅仅只是两个角色的转变,还涉及许多内外在因素。
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不断的推动我国居民培养科学、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学习和掌握健康知识和健康技能,提高抵御慢性病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艳.高血压前期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心血管风险[J].中国社区师,2023,39(04):7-9.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2012慢性病防治中国专家共识,《心脑血管防治》2012年10月第12卷第5期
[3]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高血压健康管理规范(2019年),中华心血管杂志,2020,48(1):10-46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成人糖尿病食养指南(2023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
[5]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胰岛素抵抗相关临床问题专家共识(2022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22,14(12):1368-1379
[6]中国医师协会风湿免疫科分会痛风专业委员会,痛风诊疗规范[J],中华内科杂志2020年6月第59卷第6期
[7]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315-409.
(应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用药,本文仅供参考)
"
张泰胜
基层医声公社专栏作者

个人简介:海南省琼海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在多个专业平台撰写数篇科普及病例文章,擅长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痛风)、高脂血症等常见代谢性疾病以及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疾病诊治。
专栏文章:
点击文首#张泰胜专栏,可查看全部内容。
- END -
责 编 | 佘易鸿
微信号:x1292902933
本文为基层医声公社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基层医声公社
商务咨询,请微信联系:18601264308

看过这篇文章的人还在看:
冰硼散的16种妙用,值得收藏高血压患者60条,你想知道的全都有
出现这几个症状别大意!你可能已经中暑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