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 源 | 基层医声公社
专栏作者 | 张泰胜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当前我国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仍处于较低水准。正值夏季气温比较高,对血压的影响程度比较大。
▲高血压分级分类
一般来说,血压达到一定值就可能发生高血压急症,十分危险。从上表可以看到,当收缩压达到180或(和)舒张压达到110mmHg就是3级高血压,属于重度高血压,而当舒张压达到120mmHg则有发生急症的危险。
那么是不是,血压高于 180/120 mmHg 就是高血压急症呢?
答案当然不是。高血压急症是指血压突然和显著升高,一般收缩压超过180和(或)舒张压超过120 mmHg,在某种诱因下,同时还伴随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表现(心、脑、肾、大动脉等)。
所以,血压水平的高低和靶器官损害并不一定成正比,即便血压不高,但已经对器官产生比较明显的影响,也应视为高血压急症;反之则不应视为高血压急症。
基层医生们在面对高血压患者时,一定要注意以下两种情况,并做好对症处理:
第一种:血压显著升高,但无症状者
当血压≥180/110 mmHg,不伴心、脑、肾急性并发症(心、脑、肾急性并发症:包括高血压脑病、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梗死、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急性心力衰竭、肺水肿、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等疾病)的临床症状。
① 口服短效降压药物,如卡托普利12.5~25 mg,或酒石酸美托洛尔25 mg 口服,1 h 后可重复给药,门诊观察,直至降180/110 mmHg 以下。
② 经上述处理,血压仍≥ 180/110 mmHg,或症状明显,建议转诊。
③ 24~48 h 将血压降至160/100 mmHg 以下,之后调整长期治疗方案。
④ 注意:不建议舌下含服硝苯地平快速降压
第二种:血压明显升高,患者也有临床表现
此处可分为高血压急症和高血压亚急症:
高血压急症:原发或继发性高血压在某些诱因下,血压突然明显升高(一般SBP超过180和(或)DBP超过120mmHg),伴随有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表现出功能不全。
高血压急症包括:高血压脑病、颅内出血、脑梗死、急性左心衰、急性冠脉综合征等。治疗以静脉降压药物为主。
高血压亚急症:指血压明显偏高,但不伴随有靶器官损害,患者可有明显高血压导致的症状,如头痛、胸闷、鼻出血、烦躁不安等。多数患者口服药物依从性较差所导致,治疗也以口服药物为主。
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并非血压升高程度,而是近期有无新发的进行性靶器官损害。
基层医生在面对可疑高血压急症的患者,至少做到以下两点:
首先,应尽可能详细的评估,以明确是否为高血压急症,但起始的治疗不要因对患者进行整体评估时而延迟;
其次,即使患者非上述的高血压急症或压急症,但血压在均在180/110 mmHg以上,以及SBP超过180mmHg或DBP超过120mmHg时,都应该积极处理;同时当舒张压在120mmHg时,发生高血压急症或亚急症风险更大。
▲截图源自文献《高血压基层诊治指南》
另外,当基层医生面临以下情况,超出自身医院或医疗机构能力范畴时,应积极告知患者及家属风险,并积极转诊至上一级医院治疗:
|
|
|
|
|
▲初诊及随诊高血压转出条件,释义为相关定义解释
参考文献:
[1]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高血压健康管理规范(2019)[J],中华心血管杂志,2020,48(1):10-46.
[2]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20年版)[J],中国循环杂志,2021,36(3):209-220.
[3] 张素平.继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诊疗思路[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6):109.
[4] 李南方.继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诊疗思路[J].中华高血压杂志,2014,22(06):516-518.
[5] 王文,隋辉,陈伟伟,《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要点解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5,35(4)317-319.
[6] 李新立,抵抗性高血压的原因及处理[J],铁道医学,1001,0912(2001)03-0141-02.
[7] 中华医学会,高血压基层诊治指南(2019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9,18(4):301-313.
(应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用药,本文仅供参考)
"
张泰胜
基层医声公社专栏作者
个人简介:海南省琼海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在多个专业平台撰写数篇科普及病例文章,擅长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痛风)、高脂血症等常见代谢性疾病以及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疾病诊治。
专栏文章:
点击文首#张泰胜专栏,可查看全部内容。
- END -
责 编 | 佘易鸿
微信号:x1292902933
本文为基层医声公社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基层医声公社
商务咨询,请微信联系:18601264308
看过这篇文章的人还在看:
老年带状疱疹用药,一文搞定3.5元一盒的牛黄解毒丸,竟有这12种新用法
耳鸣4类症状及联合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