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虫咬性皮炎”,两种方法可治



来 源 | 基层医声公社
专栏作者 | 常怡勇
夏季来临,蚊虫活跃度增加,虫咬性皮炎发病风险随之增加。常见诱发皮炎的昆虫包括蚊、蚤、螨、臭虫、飞蠓与黄蜂等,此外,部分桑毛虫与刺毛虫体内毒毛刺进入皮肤后,也可诱发虫咬性皮炎。
受叮咬虫类种类与叮咬患者体质差异,叮咬处可能出现不同皮肤反应,常见水肿性丘疹、丘疱疹、水肿性红斑、淤点等,表现为灼痛、瘙痒、刺痛。
另外一些虫咬性皮炎发病与接触毒液毒毛有关。尤其昆虫毒毛、毒刺损伤皮肤后,可导致损伤位置出现红、热、肿、痛等症状,甚至导致局部坏疽严重反应甚至休克,危及患者生命。
那么,夏季虫咬性皮炎应如何应对?以下方法供参考。
01
鲜马齿苋+冰片
治疗蚊虫叮咬性皮炎
蚊虫叮咬性皮炎,好发春、夏、秋季,易导致患者出现刺痛、灼疼、奇痒等自觉症状,进而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鲜马齿苋能够发挥清热解毒、凉血的作用,外敷可起到消肿的效果;冰片则能够起到开窍醒神、清热止痛的作用,外用能够对皮肤起到凉爽的作用,使神经末梢起到麻醉作用,进而使瘙痒感症状减轻;两药联用,可使消肿及止痛效果增强,促进皮肤黏膜的吸收 。
临床治疗结果显示,针对蚊虫叮咬性皮炎患者采取鲜马齿苋加冰片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缓解疼痛,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
用药方法:鲜马齿苋100g,用清水洗干净之后,添加1-2g的冰片,搅拌均匀之后,于患者患处皮肤均匀涂抹,进一步采取无菌纱布进行包扎处理,并适当进行固定处理,2次/d,连续外敷。持续治疗3-5d,患处皮肤恢复正常暂停治疗。
02
醒脑止痛酊
治疗蚊虫叮咬后虫咬性皮炎
醒脑止痛酊主要有冰片、樟脑、薄荷脑、医用酒精等组成。本药本来是中医治疗头痛头晕的专方,用其治疗蚊虫叮咬后引起的虫咬性皮炎瘙痒肿胀为其治疗新发现。
叮咬后喷涂该药即刻止痒,有肿胀表现者短时可消。若蚊虫叮咬后能够即刻使用,喷涂一次可愈。蚊虫叮咬后所出现皮炎征象,醒脑止痛酊中冰片、樟脑、薄荷及医用酒精所具有的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止痒之效,正合其使用指征,故药效明显。
典型病例:王某某,女性,学生,主因蚊子叮咬左足部致左足奇痒难忍,疼痛,彻夜难眠。曾在社区门诊就医,予以口服西替利嗪并外涂“止痒药水”,效果不明显。
就诊时见左足及左下肢局部肿胀,多处划痕,有的已经渗血。病人诉说蚊子咬后,叮咬部位肿胀突起,红肿,奇痒无比,搔抓几下,越抓越痒,肿胀范围越大,长时间不去,其父说女儿是过敏体质,每年都如此。予以醒脑止痛酊局部外用。病人上午取走药,下午其父母告诉医生用药后立即止痒止痛,几小时肿胀消退,孩子己安心上学。
03
2种特殊患者的处理
1.蚊虫咬伤可能发生过敏性休克的紧急救护
1例患者在门口与人闲聊,突然身上不知被什么叮了,火辣辣地疼,而且感觉疼痛范围不断扩大,身体也越来越热,三四分钟后,整个人像喝醉了酒,全身发红,四肢发软,家人赶紧打了“120”。
救护车接送患者往附近医院的途中,患者心跳呼吸骤停,经全力抢救得以恢复,但之后依旧昏迷不醒,转到市医院。这位患者后来出现缺血缺氧性脑病、瞳孔散大无反应、呼吸微弱、两肺感染等症状,需要靠呼吸机维持生命,预后极差。
炎热的夏季,人们衣着单薄,蚊虫频出没,急诊科的医护人员明显感觉到被马蜂、蜈蚣、隐翅虫等咬伤的患者比之前多了几倍。有些患者自己也说不清是被什么虫咬了,身上裸露的部位就出现了过敏性皮炎的症状,有的甚至还出现了过敏性休克等危急情况。
过敏性休克一旦发生,抢救要争分夺秒!患者发病迅速,短时间内病情急转直下,如果处理不及时,就会危及生命。最好的办法是就近就医,立即注射肾上腺素等急救药物进行抢救。一旦出现窒息、心跳骤停等情况,要尽快施行心肺复苏术。多数昆虫叮咬后会出现程度不同的皮肤刺激症状如:咬伤处肿胀、瘙痒或烧灼感、局部麻木或刺痛。
严重的可出现全身症状:眼、唇、舌或喉部的迅速肿胀;呼吸困难;喘息或声音嘶哑;严重的瘙痒或痉挛或麻木;全身红斑、荨麻疹;胃部痉挛;神志不清、丧失。出现以上危急情况者,也应立即抢救。
2.蜘蛛咬伤致软组织坏疽的救治
1例男患者,27岁。右上肢蜘蛛咬伤后肿胀伴渗出6h。查体:体温38.4 ℃,面色潮红,右上肢肿胀明显,创面中心有5个针尖大小齿印,呈圆形,部分创面有小水泡,部分表皮脱落,伴有大量暗黄色脓性分泌物,右手感觉减退。诊断:虫(蜘蛛)咬性皮炎。
入院后给予创面过氧化氢纱布湿敷,小剂量激素静滴等常规处理后,患者一般状况无明显改善,10 h后出现谵妄、头晕、寒战、乏力等不适,右上肢肿胀加剧,创面增大,皮下有捻发音。
急诊手术切开减张,见皮下血管血栓形成,脂肪广泛性液化坏死,部分肌肉组织呈暗灰色,电刺激收缩性消失,切除所有坏死组织,并打开各肌肉间隙,刨面过氧化氢、氯己定反复清洗,甲硝唑纱布包扎,术后患者右上肢肿胀减轻,经多次换药、高压氧治疗后,一般状况逐渐好转,于11d后经植皮治愈出院。
蜘蛛在我国各地都有,多数为无毒性,咬伤后仅导致局部炎症反应,但少数可以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甚至导致患者死亡。蜘蛛唾液中主要含大量厌氧菌,咬伤后在局部密闭环境下容易大量繁殖,导致局部肿胀、皮肤坏死,并出现全身中毒症状。处理时必须注意在早期使用抗厌氧菌药物的同时,要局部切开,并用过氧化氢冲洗,以消除局部的厌氧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芳.鲜马齿苋加冰片治疗蚊虫叮咬性皮炎的观察[J].饮食保健,2020,7(13):55-56.
[2] 刘宏勋.醒脑止痛酊治疗蚊虫叮咬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疑难杂症分会成立大会暨首届中医疑难杂症学术论坛 2019年
[3] 张凤霞.夏季蚊虫咬伤患者陡增 过敏性休克的紧急救护你都行吗?[J].医师在线,2016,6(16):26-27.
[4]李剑,冯正勇蜘蛛咬伤致右上肢软组织坏疽1例[J]. 临床军医杂志,2006,34(5):571.
(应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用药,本文仅供参考)
"
常怡勇
基层医声公社专栏作者

作者简介:副主任药师,河南省中医药科普先进个人。丁香园用药助手优秀科普作者,新媒体《医学界》优秀作者,多家医药公众号特约撰稿人和审稿专家,个人医药科普公众号《药聊斋》。
专栏文章:
点击文首#常怡勇专栏,可查看全部内容。
- END -
责 编 | 佘易鸿
微信号:x1292902933
本文为基层医声公社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基层医声公社
商务咨询,请微信联系:18601264308

看过这篇文章的人还在看:
这个中成药,壮一身之元气国家基本公卫服务调查,人人须知
连花清瘟5种联合用药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