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总喊肚子痛?警惕四种疾病



来 源 | 基层医声公社
专栏作者 | 张泰胜
腹痛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尤其是老年人腹痛,大多起病急、病因复杂且繁琐,变化多端。随着身体的逐渐老化,老年人对腹痛的感觉较差,临床腹痛症表现也不是特别典型,若未及时处理可导致严重风险。
实际上,不少疾病都是以腹痛为首发病症状。笔者查阅文献及临床经验,总结如下,希望可以帮助各位基层医生进一步协助诊治老年性腹痛。
01
这四种常见疾病,都有腹痛症状
以下4种常见急性情形,以及临床中容易忽视的地方,需引起基层医生重视:
01
急性胰腺炎
我国主要原因为胆石症,其次为暴饮暴食、长期大量饮酒、高甘油三酯血症等。
临床表现:典型表现急性发作的持续性上腹部剧烈疼痛,常可放射向背部,部分可放射至左肩部。伴随有腹胀、恶心以及呕吐,呕吐后症状不改善及缓解。
老年患者常可伴随有脱水及昏迷,而无明显腹痛症状。临床查体轻者仅表现为上腹部轻压痛,严重者腹部可见皮下淤斑征(Grey-Tuner征)
诊断标准:1)上腹部持续疼痛;2)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浓度高于3倍及以上;3)腹部影像学提示急性胰腺炎改变。其中这三项中符合其中2项即可诊断。
02
急性胆囊炎
结石性胆囊炎女性较男性多见;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多见于男性和老年患者。细菌感染、化学因素、肿瘤等均可诱发胆囊管梗阻引起胆囊炎。
临床表现:典型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可放射至右侧肩部、肩胛和背部。发病初期仅仅只有右腹胀痛。逐渐发展至绞痛。夜间、饱餐后及进食油腻食物为常见诱因。10-20%的患者可出现黄疸。部分老年患者病情进展较慢,仅仅以轻微腹痛及腹胀、发热为早期表现。
右上腹可有压痛,可伴随有反跳痛、腹肌紧张,或Murphy征(+)。
诊断标准:1)局部炎症表现:可触及右上腹肿块,压痛及反跳痛,Murphy征(+);2)全身炎症反应:发热、C反应蛋白升高,白白细胞升高;3)影像学检查:提示为急性胆囊炎的特征。其中,1)+2)的任意一项即可怀疑急性胆囊炎,加上3)确诊。
03
心肌梗死
当心肌缺血时间达到20分钟以上时,心肌即可发生缺血性坏死。
临床表现:典型表现为急性缺血性胸痛,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烈性压榨性疼痛(持续时间超过10-20分钟)。可向左上臂、下颌、颈部、背部以及双侧肩部放射;部分患者可以上腹痛为主要表现,可伴随有恶心、呕吐,大汗淋漓和呼吸困难,甚至可出现晕厥。而对于糖尿病或老年患者,前者因自主神经病变,后者因器官衰退老化,均可导致患者对疼痛不敏感或感觉轻微,糖尿病患者更是可出现无痛性心肌缺血。
因此当高龄群体,伴或不伴有糖尿病,出现不明原因胸腹痛时,建议积极完善心肌酶、心肌蛋白、心电图等检查。
诊断标准:1)急性心肌损伤(血清心肌肌钙蛋白升高);2)新出现的缺血性心电图改变(ST段抬高)2项标准。

▲诊断流程图截图源自文献《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基层诊疗指南》
02
临床中容易忽视的情况
一、忽视老年性群体身体特征     
老年群体大多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若这些疾病症状较为明显,极易掩盖腹痛症状,导致患者和医生共同忽视;
二、医生和患者在了解病情上均有主观客观性因素
主观:如医生对患者病史尚未完全追问详细的前提下直接进行病情的判断,缺乏推敲;患方因个人因素,如拒绝就诊、排斥就诊等,拒绝与医生配合检查及治疗,导致治疗出现难度;
客观:患者就诊数量大,医生难以在每一个患者上有极为细致的病史采集和查体等;患者因腹痛因素难以配合医生检查,或无法回答医生的病史采集等。
三、临床医生思维框架比较狭窄
在临床思维上容易局限在:腹痛涉及消化系统,头晕涉及神经系统,关节痛涉及肌肉骨骼系统等,易导致对病情的错误判断。
四、过度依赖各种仪器检查
临床医生如果过度依赖辅助检查,缺乏详细的查体和病史采集,很难将异常的结果将患者联系至一起进行详细的分析。
五、老年人对自己身体情况并不了解
老年群体本身对自身腹痛症状常定义为:年纪偏大,腹痛是小事,休息一下可以缓解。错过最佳治疗和诊断时机;部分老年群体在和医生沟通中存在很大的问题,多种因素导致患者难以详细清楚描述自己的症状,发病等,加之老年腹痛的复杂性和全面性,易出现误诊。
03
诊治老年性腹痛的四项建议
1.重视每一位胸腹痛患者,不仅需要了解他们近期进食情况,还需要关注是否有糖尿病、冠心病、心衰、高血压等病史;是否有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或慢性病长期使用的药物均有哪些等,医生对于老年性腹痛必须树立「全局观及整体观」;
2. 合理运用相关检查设备。如积极行大便常规及尿常规;反复进行细节部位的查体时,如腹股沟区、肾区、腹部等,还需要观察症状变化;在检查期间注意生命体征变化,如血压、体温、血糖、心率等;若腹痛严重且持续不缓解则需要进行生命支持;腹痛合并呼吸困难应积极行胸片检查;对于原因不明的老年腹痛,建议优先完善心电图、心肌蛋白、心肌酶等检查优先排除急性心源性腹痛;
3. 不要过度依赖辅助检查,在检查的同时,需积极进行查体和病史采集,或从较为熟悉病情的家属中采集,将患者病情与辅助检查相互联合,可增加医生对病情的判断;
4. 对于剧烈腹痛,药物治疗后无法缓解、生命各项指标不稳定、病因不明确或留观期间,患者或家属强烈要求转诊、考虑为严重引起腹痛症状的病因(如心脏疾患、严重消化系统疾患,如胰腺炎、溃疡穿孔出血等),笔者建议在严密监护下尽快转诊至上一级医院,并做好详细交接。
参考文献:
[1] 马洪卫.消化内科老年急性腹痛病因构成及误诊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16):12-13.
[2] 高登贵.消化内科老年急性腹痛病因构成及误诊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6):87.
[3] 秦天霞.消化内科老年急性腹痛病因构成及误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0):185.
[4] 吴冬,黄宗华.老年腹痛患者的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28):57-58.
[5] 中华医学会,慢性腹痛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版)[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19,18(7):628-634
[6]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胰腺外科学组,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2021年版)[j],中华外科杂志,2021,59(7):578-587
[7]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急性胆囊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8,26(10):805-811
[8] 中华医学会,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基层诊疗指南(2019年)[j],中华全科医师杂志,2020,19(12):1092-1099
(应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用药,本文仅供参考)
"
张泰胜
基层医声公社专栏作者

个人简介:海南省琼海市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治医师,在多个专业平台撰写数篇科普及病例文章,擅长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痛风)、高脂血症等常见代谢性疾病以及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疾病诊治。
专栏文章:
点击文首#张泰胜专栏,可查看全部内容。
- END -
责 编 | 佘易鸿
微信号:x1292902933
本文为基层医声公社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基层医声公社
商务咨询,请微信联系:18601264308

看过这篇文章的人还在看:
逍遥丸,适用这11类人群窜稀拉肚子,一个中成药解决
4类常用降糖药用法,收藏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