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5个指标,有没有糖尿病都得注意



来 源 | 基层医声公社
专栏作者 | 张泰胜
糖尿病患者在我国是较大的慢病群体,但需要注意的是,实际上有不少人因为没有症状而没有去检查,可能已经患有糖尿病但未被查出,等到发现可能已经对身体造成一定负担了。
笔者将这些糖尿病相关数值进行总结,一共五个重点,供各位基层医生参考使用(值得手收藏)。
01
7.0/11.1mmol/L
这两个是糖尿病诊断的两个数值,具体可看:
7.0mmol/L:为患者在至少未进食8小时以上,监测到的空腹血浆血糖≥7.0mmol/L,即为糖尿病诊断数值;
11.1mmol/L:代表两个状态的血糖数值,即任意饭后2小时血糖、糖耐试验或24小时中任意时间点血糖,11.1mmol/L即同为糖尿病的诊断数值之一。
注意事项
1.以上两个血糖数值必须是动脉血浆血糖;
2.如果患者没有多食、多尿、多饮、口干、体重下降等这些症状,需择日再次复查。
3.以上两个数值均需要在患者排除所有的应激状态(如外伤、手术、感染等)后,监测到的血糖具备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02
13.9mmol/L
这是临床中的一个分界点,也是糖尿病酮症起始点,需要警惕。
当患者的血糖升高至13.9mmol/L及以上时,身体内部的血管、器官等长期处于高糖的环境中,可对器官造成很大的影响;其次这个数值的血糖,可抑制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血糖在这种状态下会继续升高,加重糖毒性。
注意事项
1.当患者血糖超过这个数值需告知患者尽快降糖;
2. 若无法处理则建议上一级医院治疗。
03
16.7mmol/L
当血糖达到这个数值及以上,患者有基本具备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风险。
在这个情况下,基层医生需要做的事情主要是:
1. 建议患者多饮水,或者增加液体静脉滴注,进行扩容,降低血糖;若无心脏基础疾患,可建议饮水+静脉输注量达到1000-1500ml;有心脏基础疾患则建议饮水为主,输液降低输液速度;
2.若有动物或人胰岛素则直接启动胰岛素治疗,笔者建议0.9%生理盐水50ml+动物或人胰岛素50u 持续微量泵输注或静脉滴注,依据血糖结果调整泵速;
3.积极转诊。
注意事项
1.DKA是风险较大的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尤其是当出现腹痛、恶心及呕吐等症状时,直接上一级医院进行转诊;
2.应尽量避免各种诱因导致患者出现DKA,如各种原因的感染、外伤、创伤等;
3.补液过程注意患者心肾功能。
04
33.3mmol/L
这个值在血糖仪中是无法监测到的数值,机器中会直接显示为HI,意思为:血糖过高,无法监测。
一般出现这个血糖数值的较多为糖尿病急性并发症患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或高血糖高渗状态(HHS)。而HHS的严重程度要远高于DKA,因此当血糖仪监测提示为HI,抽血提示血糖在33.3mmol/L以上时,和(或)患者存在有明显的症状时,应尽快转诊治疗。
注意事项
1.第一时间积极补液,建议补液量在2000-2500ml,若患者可自主进水,鼓励患者积极进水;
2.无论是否有症状,当患者血糖仪无法监测出数值或抽血结果提示在33.3mmol/L时,直接上一级医院转诊;
3.补液过程中注意心肾功能。
05
2.8/3.9mmol/L
这是两个低血糖临界值,2.8mmol/L为非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低血糖标准为:3.9mmol/L。
无论是糖尿病或非糖尿病患者,低血糖表现基本是一致的。但老年患者可能因器官老化衰退、糖尿病病史过长等,可出现无症状性低血糖,尤其是长期使用格列齐特、瑞格列奈等胰岛素促泌剂,应嘱患者定期监测血糖。
处理方式:
1.若可进食,则予以患者直接进食,或50%葡萄糖注射液20ml口服;
2.无法进食则直接50%葡萄糖注射液20-40ml静脉推注,并持续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
3.若仍无法清醒则直接予以糖皮质激素静脉滴注,并直接上一级医院转诊。
注意事项
1.处理后每过15分钟监测一次血糖;
2.低血糖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建议每1小时监测一次毛糖,可持续8小时以上;
3.非糖尿病患者处理后建议上一级医院明确病因,糖尿病患者则重新调整治疗方案,若在自己能力范畴之外则建议上一级医院调整方案。
最后笔者总结表格如下,可保存查看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 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 13(4): 315-409.
[2]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21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 13(10): 936-948.
[3]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糖尿病血酮监测专家共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4年3月第30卷第3期
[4]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中国糖尿病患者低血糖管理的专家共识[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2年8月第28卷第8期
(应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用药,本文仅供参考)

- END -
责 编 | 佘易鸿
微信号:x1292902933
本文为基层医声公社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基层医声公社
商务咨询,请微信联系:18601264308
看过这篇文章的人还在看:
过敏性鼻炎用药大全,太实用了
高血压患者不规范质控标准
痛风发作的肌肤红肿热痛,这个外用方一敷就好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