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路07I 3到6岁的孩子不应该被粗鲁地丢进“动物园”




·


人生海海,遍布荆棘
唯破局而出,
方可寻得出路 
读书 写作  寻找出路
Way out
水木说
很多时候我们一直会被限制在现实的牢笼里。你抬头四望。你会发现人生常常如囚笼,我们像苦苦挣扎的困兽一样。
我希望可以将那些从生活困境中破牢而出的人物故事和方式方法整理出来,分享给自己以及读者朋友,以期获得挣破牢笼的智慧和勇气。
这里是《出路系列》的第7个分享!

01 被丢进动物园?
你一定看到过这种场景,节假日,熙熙攘攘的游乐场被三到六岁的孩子挤满,封闭的游乐场外,总会聚集着一群低头看手机的成年人。
即便门口大大地写着,孩子玩耍需要大人陪同!
他们都统一地坐在临时搭建的凳子上,低着头,玩着手机,时不时隔着游乐场的围栏,抬头看一眼。
那场景,像极了一群成年人在隔着“动物园的玻璃”,在看动物。
事实上,这种类型的“动物园”充斥在孩子的周围。
在幼儿园,孩子进入了一个没男老师的“动物园”,甚至连跆拳道的老师也是女性。
在中国广大农村,孩子进入了一个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动物园”,基本都是老人在陪伴。
即便有些孩子跟随着父母来到大城市,只是被丢进了一个叫做“城市的动物园”,曾经安全的玩乐空间,熟悉的小伙伴都被隔离在冰冷的钢筋混凝土之外。
这些孩子就这样一次又一次,被丢进一个接着一个的“动物园”,被丢进了一个孤独的时空里。
在这个空间里,玩伴总是随机的,无法进一步产生联系。
家长和孩子之间不仅隔着围栏,还有手机营造的虚拟时空。
教室总是女老师,无法获得男子汉教育,而孩子的爸爸,总是缺席。
小区中一个单亲母亲每天花费2个小时的通勤时间,不辞辛苦将孩子到一家很远的跆拳道馆,只是因为那里的男教练比较多,希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缺阳刚之气!

02 围栏,如何产生的?
孩子3到6岁,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将这个阶段称为游戏年龄。
这个阶段的孩子会变成“能量怪物”,他们的运动更为猛烈、语言更为丰富。他们会“好奇”、“侵犯”进入新的空间、未知的领域、大声侵入别人的耳朵,甚至侵犯别人的身体。
这个阶段的父母,平均差不多35岁,正处于职场压力最大的时候,稍有不慎就会引发职场危机。
夫妻双方也迎来了所谓的婚姻的“七年之痒”。如打卡般的夫妻生活让双方都显得疲惫不堪。

孩子游戏期,职场危机期,婚姻疲惫期“三期”重叠,将家庭矛盾推向顶峰!
“能量怪物”弄的家里鸡飞狗跳,职场压力让父母一点就着,夫妻的生活品质降至冰点。
造成的后果就是孩子被粗鲁地对待,被丢进“游乐场”。
要么被语言暴力,“不要来烦我,让我玩会儿手机。”
甚至大打出手!
这些行为,不仅会伤害孩子的“自主性”,也会错过孩子大脑发黄金发育期,进而影响孩子的智力发育。
而孩子是一个家庭稳定的基石。
03 围栏,如何打开?
1)先戴上自己的氧气面罩
关于氧气面罩,飞机上的安全广播总有这样一句话,
如果您是和儿童相临而坐,请先带好自己的,再帮儿童带上面罩。
那些在游乐场外的成年人,应该先戴上自己的氧气面罩!
这个时期的成年人比以往更需要“二次养育”。
《养育你内心的小孩》告诉我们,成年人如果不能关掉生活烦恼的水龙头,烦恼就会源源不断。
关注我们自身的内心的需求就是那个可以随时关掉生活烦恼的水龙头。
当烦恼和情绪来临时,我们不能任由情绪攻击我们自己和我们的亲人,而是转向内在,问问自己,内在发生了什么?我的需求是什么?
当意识到我们的需求,我们就可以找寻能够满足自己需求的替代方法。
而当我们花费了太多的努力也无法满足自己的需要时,不要让情绪载伤害我们,不要自责,而是要学会心疼自己。
求而不得是一种悲伤,我们应该停下来,学着心疼下自己!
2)学会共同养育
在这个关键的困难时期,我们也应该要学会求助。求助自己的伴侣,求助社会的资源,来帮助自己一起培育小孩。构建“共同养育”的观念。
孩子并不是某一个家长的孩子!孩子的养育也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养育。
当我们获得帮助,获得更多的能量投入到自己和孩子的相处时,我们就要试着放下手机,提高培育的质量和深度。

       04 打开门,和孩子一起玩耍
3到6岁的孩子大脑在幼年时期发育得更快,它每秒可以产生多达100万个神经元连接,但这一切需要成年人高质量陪伴。
最好的方式就和孩子一起参与游戏!
父母参与游戏的过程,增加了与孩子的良好互动,强化了孩子神经元的连接。
孩子在游戏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非社会游戏。孩子在没有家长参与的情况下,会倾向与一个玩。
第二阶段是平行游戏。孩子参与到其他小朋友游戏的倾向,凑进游戏的场所,静静地看,却没有相互交流。
第三个阶段是协同游戏,孩子能完全地参与到游戏过程中。
在游戏的前两个过程中,家长可以进行适当的鼓励,甚至作为游戏的发起方,让孩子能够快速地融入到游戏过程中,减少非社会游戏的时间,真正让孩子参与到合作的游戏过程中。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能够很好地释放了溢出的能量,简单地说就是给孩子放电。
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的认知能力得到显著提升。这个阶段的孩子的抽象思维还未建立,无法从书本上获取信息,他们的知识来源于游戏过程中的感官刺激!
游戏也能给予孩子足够的探索自由空间,在一种安全、有效的方式下守护了他们这个时期最主要的品质—主动性。
家长和孩子们说话、玩,逗他们笑时,同时能建立和巩固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和精神健康。还能教给他们一些重要的人生技能。

写在最后
国庆期间,上海4岁女孩,被自己的爸爸大意地放在海滩边,被死亡无情卷走,失去了原本幸福的生命!
这样的悲剧让每一位家长都感到无助和悲伤,也为我们敲响了细心培养孩子的警钟!
假性的亲子互动,丧偶式亲子陪伴,朋友圈式打卡养育,这些就如同将孩子生硬地丢进“动物园”。
缺乏和父母的互动和陪伴,将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进而影响一个健康的家庭。
在养育的孩子的过程,也是成年人二次教育,养育自己的过程。
希望更多的家长,更多的游戏空间,都为孩子和家长的互动和陪伴献出一份注重和接纳!

【人生出路系列】
文:水木;图:水木
关注我,和水木一起寻找出路!

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