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生
·
出
路
人生海海,遍布荆棘
唯破局而出,
方可寻得出路
读书 写作 寻找出路
Way out
水木说
很多时候我们一直会被限制在现实的牢笼里。你抬头四望。你会发现人生常常如囚笼,我们像苦苦挣扎的困兽一样。
我希望可以将那些从生活困境中破牢而出的人物故事和方式方法整理出来,分享给自己以及读者朋友,以期获得挣破牢笼的智慧和勇气。
这里是《出路系列》的第9个分享!
我们或多或少都有这种体验,明明晚上应该睡了,却格外清醒,明明白天应该醒了,却好像还在睡着。
主动熬夜如今正在变成一种流行的趋势,被戏称“敷最贵的面膜,熬最深的夜。”
凌晨12点,原本到了作息时间,注意力却格外清晰。仿佛在将睡那一刻,你才真正的醒来。
白天,却好像总像觉得没睡醒。
一大早,在睡眼惺忪中,我们的脚步无意识地沿着特定的路线,融入赶早高峰的工作的人流中,仿佛每个人都顶着一张相同的疲惫脸。
《认知觉醒》的作者周岭,生动地形容这为“醒着的睡着的人。”
01走神,付出痛苦的代价
这种明明醒着却好像没醒的状态,本质上是一种注意力的缺失!
你是不是有这样的体验,白天工作时间,一会儿打印个文件,一会儿回复个微信,一会儿和同事聊会儿八卦,一整天都在忙忙碌碌,但更多时候,大脑一片浆糊。
快到下班的时间,才发现,最重要,最棘手的工作迟迟没有进展。
注意力缺失已经成为了当今这个时代的病症。
根据《2022国民专注力洞察报告》显示,人类的连续专注时长,已经从2000年的12秒,下降到了8 秒。
被人类经常吐槽专注力奇差的金鱼,专注时长是9秒,比人类多1秒。
哈佛大学心理学博士Matt Killingsworth指出,清醒的一天中,人类几乎有46.9%,即将近一半的时间都在走神。
注意力涣散,走神,让我们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和代价。
心理学家威尔海姆·霍夫曼(Wilhelm Hofmann)和罗伊·鲍迈斯特(Roy Baumeister)在2012年牵头进行的一项有关注意力的实验。
研究人员搜集了7500多个样本。每间隔一段时间,记录实验者回想当时过去30分钟的感受和记忆。
最后绝大数的人整天,是整天,都在抵抗欲望。
当你处于醒着却睡着的状态,相当于栖居于一片迷茫的精神领地,很容易受冥冥中难以捉摸但必须应答的命令驱使而焦躁不安。
当我们焦虑时,我们不由自主地选择本能中最清晰,最简单的确定项—满足欲望,进而深陷欲望的旋涡!
转眼过去,已经30岁了,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三没中年”,对自己没了解,对命运没主张,对未来没安排。
02 专注,人生逆袭的法宝
比尔·盖茨与沃伦·巴菲特第一次相识的时候,盖茨的父亲就分别给他们一人一张卡片,让他们在上面各写一个词,描述究竟是什么成就了自己。
结果两个人的答案竟然一模一样,都是专注。
时刻保持专注,熟练管理注意力是优质生活的重要因素。因沉浸能力的不同,人类最终处在了不同的层次。
提升专注力无疑是逆袭人生的重要法宝,甚至决定着我们的未来。
邻居姐姐在一段可怕感情经历之后,被确诊患上了癌症,还是那种异常难缠的类型。我们左邻右户都为她感到可惜,甚至可怜。
然而,过了1个月,偶尔碰到,却发现她的状态格外好,总是喜笑颜颜,还经常和自己的妈妈去看电影,散步,仿佛人生没有受到影响。
通过和她交流,才发现,她很好地运用了注意力这个法宝:
“诊断之后我离开医院,突然萌生出一种强烈的直觉:“这种疾病想要控制我的注意力,但是我要尽可能专注于自己的生活。”
我开始时刻锻炼自己刻意注意生活中好的方面,如电影,散步,傍晚的可口晚餐。”
她本来应该陷入恐惧和遗憾的泥沼,然而通过控制自己的注意力和关注的事情,最终却过的很愉快,病情也得到了持续的改善。
在一段痛苦不安的人生经历之后,你选择关注的事物将极大地影响你对未来生活的态度。熟练使用这些情绪“影响力点”可以产生极为积极的效果。
03 睁开紧闭的睡眼
关于如何提升专注,伦理哲学教授安东尼-达尔梅斯·塞汀朗吉思这样建议:
“让你的头脑成为透镜,汇聚专注之光;让你的灵魂完全投入到头脑中的主导之物上,尽情吸收思想。”
保持对主导事物,重要事物的持续专注,才能真正地唤醒我们。
试试这几点,有效提升自己的专注力,来把自己“唤醒”。
1、美好的一天,从最重要的事情开始做起
很多时候,我们一早醒来,会下意识地打开手机,或许是因为一个短信,也许是看一个好玩的短视频,很快,半小时过去了,我们依旧赖在床上,大脑昏昏沉沉的。
如果是这样方式开启美好的一天,我们就拒绝了早上起来的第一份礼物—纯净的注意力。
一早上,从重要的事情做起,我们的注意力就能得到强化,会带给我们一整天更专注的注意力。
一天之计在于晨,利用好早起的注意力,将会迎来美好而专注的一天。
2、找到匹配自己的难度
曾经,开车的我也很难集中注意力,经历几次有惊无险后,我试着把车速提高,这样我必须更加关注路上的各种障碍,久而久之,注意力就集中了起来。
在工作学习中也是一样,当我们遇到的任务太难或者太过简单的时候,专注力就开始下降,走神的现象就开始频频出现。
好的办法就是找到合适的,匹配自己能力的任务。那种任务让你必须打起12分精神,这样更能调动自己的专注度,效率也会更高。
3、打造独属于自己的专注仪式
培养集中专注的习惯,关键在于越过那些欲望,在工作生活中加入一些特别设计的惯例和固定程序。
在工作或学习过程中,建立一套独属于自己的专注仪式。
你可以按照重要性,设置一天的目标,形成一个计划。在工作开始前,清理所有会干扰到我们专注的细碎小事儿,然后倒给自己一杯水,并小声说出“我要开始专注工作了”。结束后,形成一个固定的完结仪式,譬如,提醒自己“我的专注工作结束了”。
试着打造自己的专注仪式,让习惯引领我们走向深度关注。
4、适当给自己的专注力买单
社交媒体的先驱彼得·尚克曼发现自己在3000英尺的高空,能够更好地集中注意力。
为了完成一本著作,他预定了一张美国往返东京的商务舱机票,然后在高空中写了一个来回,只花了30小时,就完成了著作的初步手稿,虽然这趟旅行花了4000美元,但他却觉得物有所值。
有时,为了获得很好的关注,我们应该适当付出点“代价”。
写在最后
亚历山大·贝尔曾经说过,“你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手头的工作上。阳光只有汇聚到一点,才能燃起火焰”。
然而,这个世界太嘈杂,成年人的世界充满了喧嚣,我们很难聚焦。更多的时候,大脑和心灵都因为吸收过多的“噪音”而过载,让我们看似醒着,却仿佛睡着。
《认知觉醒》告诉我们,只有找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渴望,运用认知的力量与时间做朋友,持续保持专注,才能真正地觉醒。
点个「在看」,愿每一个醒着却睡着的人,都可以睁开自己的双眼,找到专注的力量!
【人生出路系列】
撰稿:水木;审稿:水木
关注我,和水木一起寻找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