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
乐儿随笔
】
Hi,我是乐儿!
上周日晚,在腾讯会议和小伙伴们简单复盘了一周读书写作情况,没想到自己会出现在文思老师的文章中,惊喜且高兴。
我想,既然我跟大家讲自己读完《总会过去,总会到来》一书,那不如趁记忆犹新,做一些输出。
这本书的作者是王潇,我们习惯称她“潇洒姐”,她是“趁早”品牌的创始人,也是许多女性的励志人物榜样。
书中主要记录她在2015年~2022年,七年间的创业变迁,以及女儿降临在成长中的不断惊喜。
有些人读这本书会哭,可能是身同感受,因为创业实在太艰难了,我还是开心做一个打工人好了。
在书中你会看到一个“三个月,八百万”筹债的潇洒姐,如何通过自救计划,把忒修斯船上的木头一块块逐渐替换掉。
正如她所说,这个世界不存在完全正确的选择,你选择了什么,那接下来就要把它变成正确的选择。
还有她那个“铁三角”团队的合作,养育观,挖掘孩子的兴趣,伴侣之间彼此塑造等内容,足以让你大开眼界。
我特别喜欢她清澈浪漫的文字,她在各方面的比喻很生动形象,什么“不叫事儿”、“阿尔法人”、“贝塔人”……
尤其是她使用的意象词“小火堆”,让我这种词穷的人,很难想象到她是怎样萌生出如此温馨和洽又精准的词语。
不愧为设计系硕士出身的人,想象力丰富,无穷无尽。
潇洒姐在书中描述,让我领会到原来“小火堆”在原始社会早就存在,只是在时间的洪流中,人类忙于奔波,赚取碎银,渐渐把它模糊了。
在《人类简史》里面提到一个“邓巴数”概念,一个人最亲密的社交圈,平均数是五个人。
人类千百万年的进化中,一起陪伴坐在山洞里火堆旁的,常常是五个人,他们便是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和至亲。
火堆旁的五个人不会计较你飞得高不高,只会在乎你疼不疼。
他们怕你受伤,力竭所能去保护你,给你住,给你吃,拥护你,帮你遮风避雨,然后在火堆旁紧紧挨着你睡觉。
当你弱小、累了的时候,只要你回到这个温暖的火堆,你会觉得内心非常安全。
在原始社会,我们的家庭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小火堆”。
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有两个家,一个是原生家庭,也就是我们先天亲人,这个无法选择。
另一个是再生家庭,是我们的后天亲人,可以选择。
假如我们第一个“小火堆”是既定的,那么,我们得做足准备去寻找第二个“小火堆”。
因为,此刻,你的后天亲人也在寻找你的路上。
我在爸妈那个坚实又温暖的火堆中长大,他们常年对我习训,为的是让我的翅膀逐日坚硬,有一天可以独自高飞。
而我也会最终独自离开火堆出发战斗,去寻觅属于自己的另一个“小火堆”,找到他,彼此依偎,在广阔天地协作狩猎。
放在远古,这种情景应该是:
早上,当太阳升起,我们各自出去打猎、采摘和战斗。
到了黄昏,无论我们是否打到猎物,哪怕是空手而归,我们都会回到这里,互相陪伴和安慰。
无论世事变幻,外面狂风暴雨,我们都会围坐在这个火堆旁。
我们不但是亲人、伴侣、同时也互为师生。
我会经常在自己采摘的领域中向他分享当中的心得体会,他也会在他狩猎的领域中向我传授一些秘诀,我们彼此造就和影响。
书有许多金句哲理值得我们细细品味,比如,我最喜欢的一段话:
在人生谷底的时候,我会在纸上画一根波浪线给自己看。首先告诉自己: 看,人生就是这样的,它没有一成不变,它会起伏和变化,让它变化的是环境、机遇和自己的选择。我前面选择错了,机遇也不眷顾我,所以我现在来到了谷底。这样和自己说完,我会在谷底点出一个小黑点,一个渺小的人,那就是我。然后我会想象自己站在小黑点的位置,顺着这条波浪线向前看,目光随波浪线上升,那里是未来希望所在。
如果自己以后遇到人生低谷期,就用“上身法”,模仿潇洒姐在纸上画上一段波浪线。
告诉自己,这就是人生的起伏,你不会一直在波峰,也不会一直在低谷,人生有起有伏,才是常态,一马平川是心电图,挂了。
感谢潇洒姐创作这本书,为我的情感、思想注入温柔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