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关注【乐儿随笔】
Hi,我是乐儿!
孙少平家庭贫困潦倒,时常在学校省吃俭用,吃两个非洲黑馍顶肚子。
他正当是十七八岁的发育年龄,吃不饱让他饥黄脸瘦,而且每次在学校劳动的时候,就会感到饿得头晕眼花。
可是为了面子,还是有气无力地撑着,不让同学们看到端倪。
上学对于孙少平来说既艰难,又来之不易。
孙少平家里有一个80岁半瘫的奶奶,父母一把年纪挣不到钱,姐姐嫁了不务正业的痞子,一个人拉扯两个孩子吃顿没顿不说,姐夫还经常给他们家添堵。
哥哥为了减轻家庭负担,13岁就出来劳动。现在只有他和妹妹在上学,吃、喝、用样样都是钱。
孙少平心里明白自己家里的光景比筛子的窟窿还要大,因此他特别珍惜这个读书的机会,即使上学的路途遥远,翻山越岭,他也从不埋怨。
01 前路再崎岖,不灭读书心
孙少平在县城念书的高中,离他们村有七十华里路。
每次他和好友金波骑一部自行车,回家都要蹬很长的路程。
黄土高原从出县城起,公路汽车很多,川面比较宽。但之后就会越走越窄,约五十华里川道就消失了。
接着到分水岭,这里的山面公路坡度很陡,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上坡时,所有的自行车都不能骑,孙少平和金波就轮流推着车子,两人都累得满头大汗。下岥时,又像风一样从大坡上飞下来,实在让人心惊胆战。
翻过分水岭就是他们的公社,沟道仍然非常狭窄。下了山,过了一个村子再走十华里路就是石圪村了,而孙少平住的双水村离石屹公社,还有十里路。
中午从学校出发,历尽艰辛,回到家后已经是晚上了。而第二天回校,又要提前半天动身。
生活很苦,但有了希望,人就会产生激情,并可以义无反顾地为之而付出代价。
读书就是孙少平的希望,他虽出生贫寒,却不迂腐,有一颗向外探索的心。即使家庭破落,他也不认命,不泄气。
他跋山涉水去求学,不为别的,就是希望有一天能走出双水村,用知识改变命运。
02 21世纪版的孙少平,艰苦求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读书不再是件艰难的事,但21世纪仍然有个别像孙少平一样的寒门子弟。
去年刷到一个视频:贫困男孩韦仁龙,考上北大的故事。
韦仁龙12岁父母双亡,留给他的只有一间毛坯房和父亲临终的一句话:“好好读书,考上大学。”
他读书时,经常挨饿,甚至两三天都没有东西吃。同学在吃饭时,他只好看书,借着看书忘记饥饿。有时实在饿得不行就会去讨饭吃,低声下气地乞求水果摊的老板把那些坏水果扔给他充饥。
韦仁龙经常去河里抓螃蟹,不知多少次被蚂蝗叮得满脚是血。
为了挣学费,爬上3米高的树上摘八角卖,半年才挣到一百多块钱。
这种环境活下去都难,但韦仁龙坚持读书的心从没动摇过。
没有铅笔,他就在垃圾桶捡别人扔掉不用的笔头;家里没有灯,他就借助昏暗的天光在灶台上写作业。再难,他也没有喊过苦。
直到老师发现他身体离奇消瘦,了解他的情况后,全校师生为他捐了1500元。他一直都很努力,终于以707分的成绩考上北京大学。
上大学以后还要用很多钱,这个命苦的孩子却很坚强地说:“如果没有钱交学费,我就恳求校方允许我去打几天工,再回来读书。”
当时很多网友都被他的事感动了,纷纷留言怎样联系他。
我在评论区发现有个网友留言说:“虽然我不富有,但捐几百元给他是可以的。”
可是,视频中并没有留下韦仁龙的联系方式。唉,这个孩子连饭都吃不上,哪来的电话呢?
都说寒门出贵子,这话真不假。因为他们吃过生活的苦,苦难磨练了他们的心志和灵魂,知道读书是唯一的出路。
命运给了韦仁龙一手烂牌,他就用坚强与之抗行,用知识改命。
03 写在最后
贫穷限制了人的物质生活条件,但阻挡不到一个人求知的欲望和崇高的理想。
无论是孙少平,还是韦仁龙一路走来的艰辛和不容易,非常人所能忍。
中国有句古语说的好:“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推荐阅读:
《额尔古纳河右岸》: 最好的人生态度,就藏在这3句话里
3种存钱方法,让你越存越有钱(建议收藏)
《平凡的世界》:孙少平一出场,就让我泪哭了
《平凡的世界》:孙少平写给妹妹香兰的一封信
《平凡的世界》:孙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故事,惹哭无数人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乐儿随笔
和千万读者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